自动监测除湿空气循环防护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4489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36
本申请涉及自动监测除湿空气循环防护罩,其包括盒体和安装在盒体上的监测组件、除湿组件、操作组件;监测组件与除湿组件电连,监测组件用于检测盒体内的空气湿度是否过高,并将湿度过高信号传给除湿组件;除湿组件用于在接收到湿度过高信号后,将保护罩内的空气湿度降低至预定值;操作组件包括可视化窗口和操作件,可视化窗口设置于盒体的一个端面上,盒体上开设有操作通槽,操作件与所述操作通槽槽壁密封连接,操作件用于实验人员对盒体内的仪器进行操作。本申请具有尽量保证保护罩能够对仪器进行持续性的保护的效果。行持续性的保护的效果。行持续性的保护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监测除湿空气循环防护罩


[0001]本申请涉及仪器外部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自动监测除湿空气循环防护罩。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许多公司和研究院的实验室存放着精密的实验仪器,这些仪器对科研工作有着巨大的支撑作用,然这些精密实验仪器经常因空气湿度过大而导致仪器检测精度降低,因此需要对这些精密仪器采取降湿度的保护措施。
[0003]现有的保护措施主要是将精密仪器存放在密封保护罩内。保护罩一般为全封闭性,保护罩上设置有监测组件和除湿组件。监测组件一直对保护罩内的空气湿度进行检测,当保护罩内的空气湿度过大时,监测组件将信号传至除湿组件,然后除湿组件对保护罩内空气进行干燥或者将保护罩内的湿空气抽出,并将干燥的空气输进保护罩内。
[0004]然而在上述技术中,当需要使用仪器时,实验人员拆除保护罩才能进行实验操作,仪器在工作中依然会受到空气湿度的影响。
[000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有保护罩无法对工作中的仪器进行保护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尽量保证保护罩能够对仪器进行持续性的保护,本申请提供自动监测除湿空气循环防护罩。
[0007]本申请提供的自动监测除湿空气循环防护罩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自动监测除湿空气循环防护罩,包括盒体和安装在盒体上的监测组件、除湿组件、操作组件;
[0009]所述监测组件与所述除湿组件电连,所述监测组件用于检测盒体内的空气湿度是否过高,并将湿度过高信号传给除湿组件;
[0010]所述除湿组件用于在接收到湿度过高信号后,将保护罩内的空气湿度降低至预定值;
[0011]所述操作组件包括可视化窗口和操作件,所述可视化窗口设置于盒体的一个端面上,所述盒体上开设有操作通槽,所述操作件与所述操作通槽槽壁密封连接,所述操作件用于实验人员对盒体内的仪器进行操作。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监测组件检测到盒体内的湿度过高时,监测组件将盒体内湿度过高的信号传至除湿组件,然后除湿组件将盒体内的湿度降低至预定值,从而尽量避免湿空气对盒体内的精密仪器造成损害,实现了对盒体内的精密仪器进行保护的效果;另外,当需要使用精密仪器时,实验人员可通过可视化窗口对盒体内的精密仪器进行观察,然后通过操作件对盒体内的精密仪器进行操作,从而在整体上实现对工作中的精密仪器进行持续保护的效果。
[0013]优选的,所述操作件包括操作手套,所述操作手套的开口端部分与所述操作通槽的槽壁密封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使用精密仪器时,实验人员将操作手套戴上,然后将手伸进盒体内并对盒体内的精密仪器进行操作。由于操作手套与盒体上操作通槽的槽壁是密封连接的,因此实验人员在操作仪器时,盒体内的空气与盒体外的空气依然是尽量处于隔绝状态,从而尽量避免在盒体内的精密仪器工作时,盒体外的空气进入盒体内的情况发生,从而实现对工作中的精密仪器进行持续保护的效果。
[0015]优选的,所述操作手套由涤纶材料制作而成。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手套具有一定的防透气性和弹性。因此,手套能尽量防止盒体外的空气进入盒体内部,从而尽量避免盒体外的高湿度空气对精密仪器损坏的现象发生;另外,实验人员的手在盒体内进行操作时,操作手套难免会被进行一定的拉扯。因此操作手套具有一定的弹性,一是尽量避免实验人员在操作时因操作手套对手的限制,而导致操作不便的情况发生;二是操作手套在被拉扯时,存在有操作手套从操作通槽的槽壁上脱落的可能性,而由于操作手套具有弹性,操作手套对自身被拉扯所产生的力起一个缓冲作用,从而降低了操作手套从操作通槽的槽壁上脱落的概率。
[0017]优选的,所述操作件包括弹性密封管、弹性收口绳和锁紧件,所述弹性密封管与所述操作通槽连通且弹性密封管的外周壁与操作通槽的槽壁密封连接,所述弹性密封管管内沿围绕自身轴线方向开设有供弹性收口绳穿过的放置腔,所述弹性密封管外周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放置腔连通的出绳口,所述锁紧件用于使得弹性收口绳处于收紧状态,从而使得弹性密封管远离操作通槽一端的内周壁相贴合。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使用精密仪器时,实验人员打开锁紧件使得弹性密封管上的弹性收口绳处于舒张状态,此时,弹性密封管远离操作通槽一端的内周壁相分离,实验人员将手穿过弹性密封管并伸进盒体内,然后拉伸弹性收口绳并使得弹性密封管的管壁抵紧于实验人员的手腕,最后通过锁紧件使得弹性收口绳处于收紧状态,从而尽量避免在盒体内的精密仪器工作时,盒体外的空气进入盒体内的情况发生,从而实现对工作中的精密仪器进行持续保护的效果。
[0019]优选的,所述锁紧件为双孔弹簧扣,所述双孔弹簧扣位于弹性密封管的出绳口处且双孔弹簧扣与出绳口连通,所述弹性收口绳一端依次穿过双孔弹簧扣和出绳口并进入放置腔,弹性收口绳一端沿围绕弹性密封管一周且依次穿过出绳口和双孔弹簧扣。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弹性收口绳处于收紧状态时,打开双孔弹簧扣的卡扣,然后将弹性收口绳的两端沿远离出绳口的方向拉动,直至弹性密封管的内周壁抵紧手腕或者内周壁相互抵紧,然后关闭双孔弹簧扣的卡扣,从而达到使得弹性收口绳处于收紧状态的效果。
[0021]优选的,所述盒体上设置有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位于可视化窗口远离盒体内部的一侧且第一盖板与盒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盖板位于所述操作通槽内,所述第二盖板转动连接于操作通槽的槽壁且第二盖板的侧壁与操作通槽的槽壁抵接。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精密仪器处于工作状态时,打开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方便实验人员对进行操作;当精密仪器未处于工作状态时,闭合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一是第一盖板可以减少强烈光源穿过可视化窗口照射在精密仪器上的光线,以降低强烈光源对精密仪器损害的概率,二是第二盖板对操作通槽起到了密封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对精密仪器的保护效果。
[0023]优选的,所述第二盖板的侧壁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抵紧于操作通槽的槽壁。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减少了第二挡板和操作通槽槽壁之间连接缝隙,进一步提高了盒体的密封性能,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对精密仪器的保护效果。
[0025]优选的,所述盒体的下端面的设置有万向轮。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精密仪器进行搬运时,打开万向轮上的卡键,此时盒体可以充当一个运输工具,减少了装卸的步骤,提升了搬运效率;另外,在搬运的过程中,盒体内的精密仪器依然处于一个保护状态,进一步加强了对精密仪器的保护效果 。
[002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8]1.当需要使用精密仪器时,实验人员可通过可视化窗口对盒体内的精密仪器进行观察,然后通过操作件对盒体内的精密仪器进行操作,从而在整体上实现对工作中的精密仪器进行持续保护的效果;
[0029]2.当需要弹性收口绳处于收紧状态时,打开双孔弹簧扣的卡扣,然后将弹性收口绳的两端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监测除湿空气循环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和安装在盒体(1)上的监测组件(2)、除湿组件(3)、操作组件(4);所述监测组件(2)与所述除湿组件(3)电连,所述监测组件(2)用于检测盒体(1)内的空气湿度是否过高,并将湿度过高信号传给除湿组件(3);所述除湿组件(3)用于在接收到湿度过高信号后,将保护罩内的空气湿度降低至预定值;所述操作组件(4)包括可视化窗口(41)和操作件(42),所述可视化窗口(41)设置于盒体(1)的一个端面上,所述盒体(1)上开设有操作通槽(13),所述操作件(42)与所述操作通槽(13)槽壁密封连接,所述操作件(42)用于实验人员对盒体(1)内的仪器进行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监测除湿空气循环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42)包括操作手套(421),所述操作手套(421)的开口端部分与所述操作通槽(13)的槽壁密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监测除湿空气循环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套(421)由涤纶材料制作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监测除湿空气循环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42)包括弹性密封管(422)、弹性收口绳(423)和锁紧件(424),所述弹性密封管(422)与所述操作通槽(13)连通且弹性密封管(422)的外周壁与操作通槽(13)的槽壁密封连接,所述弹性密封管(422)管内沿围绕自身轴线方向开设有供弹性收口绳(423)穿过的放置腔(4221),所述弹性密封管(422)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晓旭王丽英高艳荣尹丽茹高健泷张雯丽王禹龙陈诺王英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六检测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