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动力驱动的驻塔无人机机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4258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动力驱动的驻塔无人机机巢,包括箱体和滑动安装于箱体上部的两个对称设置的箱门,箱体的上部开设有升降口,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充电腔室,充电腔室上下滑动安装有升降座,两个箱门分别与升降座之间设置有一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的一端传动连接升降座、另一端传动连接箱门,两个箱门做相对靠近或远离运动;两个箱门的后侧分别安装有一拉力调节机构,两个拉力调节机构分别与对应的箱门连接,拉力调节机构设置有用于驱动箱门做相对远离运动的拉力F,拉力F小于或等于无人机的自重。无需电机等带电设备作为动力源,减少电磁干扰,提高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升降座封堵升降口,在初始状态下保证充电腔室封闭,延长使用寿命。使用寿命。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动力驱动的驻塔无人机机巢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驻塔无人机机巢
,尤其是涉及一种无动力驱动的驻塔无人机机巢。

技术介绍

[0002]无人机是无人驾驶的飞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在民用领域,主要以四旋翼无人机为主,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等多个领域进行应用。而无人机受制于自身重量,能够携带的供电电池容量有限,导致无人机单次飞行的续航时间较短,在电力巡检过程中,往往需要沿输电线路间隔安装无人机机巢,通过无人机机巢在无人机巡检途中对其进行充电,以延长无人机的航行距离,提高巡检效率。
[0003]现有技术中的无人机机巢一般均安装在电力铁搭的周围空地,但由于部分输电线路需要横跨山林,无人机机巢安装在山林中时,高大的树木会阻挡无人机降落,增大无人机坠机风险,同时山林中的动物也会对无人机机巢造成威胁,导致无人机机巢故障率高,因此为解决这一问题,往往需要将无人机机巢安装在电力铁搭上,而现有技术中的驻塔无人机机巢均需要通过电机等带电设备配合开关箱门,而这些带电设备在高压的电力铁搭上极易受到电磁干扰,导致其使用寿命、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都非常低,使无人机机巢的故障率增高,运营维护成本高。
[0004]而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2010831806.0:一种驻塔式无人机起降系统,包括开口向上并固设在杆塔上的停机箱体,以及固设在无人机底部的正负极分体导电支架;停机箱体的顶部对称并滑动连接有箱体滑盖,停机箱体的内部转动嵌装有开口向上设置并由正负极分体导电支架提供旋转动力的充电转座,该停机箱体的内壁上设有传动单元,且停机箱体的底部设有向上穿透充电转座并为正负极分体导电支架提供充电电能的供电单元;传动单元的动力输入端均与充电转座动力连接,且传动单元的动力输出端均与箱体滑盖动力连接。该专利在未有无人机进行充电时,箱体滑盖始终保持开启状态,导致异物容易进入,故障率极高,而且箱体滑盖开闭的动力源来自无人机,无人机需要在降落的过程中做旋转动作,增加了无人机的降落风险,同时无人机给予的旋转力度有限,导致开闭箱体滑盖的成功率低,可靠性和稳定性差,无人机容易和箱体滑盖发生碰撞,安全性差;传动单元结构复杂,成本高,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动力驱动的驻塔无人机机巢,结构简单,成本低,无需电机开闭箱门,可靠性和稳定性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动力驱动的驻塔无人机机巢,包括箱体和滑动安装于箱体上部的两个对称设置的箱门,箱体的上部开设有升降口,
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充电腔室,充电腔室上下滑动安装有升降座,两个箱门分别与升降座之间设置有一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的一端传动连接升降座、另一端传动连接箱门,两个箱门做相对靠近或远离运动;
[0007]两个箱门的后侧分别安装有一拉力调节机构,两个拉力调节机构分别与对应的箱门连接,拉力调节机构设置有用于驱动箱门做相对远离运动的拉力F,拉力F小于或等于无人机的自重;
[0008]升降座设置有充电机构和上接线机构,升降座的上部具有一起降平台,充电机构与上接线机构电性连接,充电腔室的下部设置有下接线机构和供电电路,下接线机构与供电电路电性连接,在充电时上接线机构与下接线机构抵触且电性连接。
[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传动机构包括绳索,绳索的第一端与升降座固定连接,绳索的第二端与对应的箱门固定连接;
[0010]箱体的上部间隔设置有两个滑轨,两个滑轨分别位于升降口的前后两侧,箱门的下部至少间隔设置有两个滑块,两个滑块分别与对应的滑轨滑动连接。
[00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两个箱门分别与升降座之间设置有两个绳索,各个绳索的第一端分别与升降座的四个角落固定连接,各个绳索的第二端分别与对应的箱门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每一个绳索均设置有一个滑轮机构,各个滑轮机构固定安装于箱体的上部。
[00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两个箱门相互远离的一侧边缘向下延伸出一后挡板,两个箱门的前后两侧边缘分别向下延伸出一侧挡板,任意一个箱门或两个箱门的相对侧设置有侧密封胶条;
[0013]起降平台的边缘和/或充电腔室的上壁设置有正密封胶条,正密封胶条位于升降口的外围。
[001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两个箱门的两个后挡板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两个侧钩环,起降平台的四个角落分别固定安装有正钩环,绳索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扣件,绳索第一端的扣件与对应的正钩环连接,绳索第二端的扣件与对应的侧钩环连接。
[001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起降平台上设置有凸起的充电桩,充电桩的垂直高度与无人机底部距离起落架底部之间的距离相同;
[0016]充电机构包括无线充电线圈和充电电路,无线充电线圈设置于充电桩的顶部,充电电路固定安装于升降座的内部,无线充电线圈与充电电路电性连接,充电电路与上接线机构电性连接。
[001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升降座位于充电桩的外围设置有至少一个上排水孔,上排水孔贯穿升降座,箱体的底部开设有至少一下排水孔,上排水孔与下排水孔之间连接有排水软管;
[0018]充电腔室的底部设置有减震防护装置,减震防护装置包括下固定板、上固定板和至少一减震弹簧,下固定板固定安装于充电腔室的下壁,减震弹簧固定安装于下固定板与上固定板之间,上固定板与升降座抵顶配合。
[001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上接线机构包括正极接线插座和负极接线插座,下接线机构包括正极接线插头和负极接线插头,正极接线插头和负极接线插头均包括下插接座和下接线端子,两个下接线端子分别与供电电路电性连接,两个下插接座间隔设置于充电腔室的底部,下接线端子设置于下插接座的上部且向上凸出于下插接座的上端面,正极接线插
座和负极接线插座间隔设置于升降座的下部,正极接线插座位于正极接线插头的正上方,负极接线插座位于负极接线插头的正上方,正极接线插座和负极接线插座的中心部开设有开口朝下的充电插口,充电插口的内壁设置有导电片,两个导电片分别与充电电路电性连接,在充电时正极接线插头的下接线端子插入正极接线插座的充电插口,负极接线插头的下接线端子插入负极接线插座的充电插口,两个下接线端子分别与对应的两个导电片抵触配合。
[002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充电桩设置有用于吸附固定无人机的磁吸机构,磁吸机构选用电磁铁环或永磁铁环,电磁铁环或永磁铁环套设于无线充电线圈的外围,电磁铁环与两个下接线端子电性连接。
[002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箱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调节支架,拉力调节机构包括拉簧和调节件,调节件包括调节螺纹杆和两个调节螺母,调节螺纹杆的一端折弯形成一弯钩部,两个调节螺母与调节螺纹杆螺纹连接,调节支架开设有穿杆孔,调节螺纹杆穿设于穿杆孔,两个调节螺母夹紧固定于调节支架,拉簧的第一端与箱门的外侧面连接,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动力驱动的驻塔无人机机巢,包括箱体(1)和滑动安装于箱体(1)上部的两个对称设置的箱门(2),其特征在于:箱体(1)的上部开设有升降口(11),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充电腔室(12),充电腔室(12)上下滑动安装有升降座(3),两个箱门(2)分别与升降座(3)之间设置有一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的一端传动连接升降座(3)、另一端传动连接箱门(2),两个箱门(2)做相对靠近或远离运动;两个箱门(2)的后侧分别安装有一拉力调节机构,两个拉力调节机构分别与对应的箱门(2)连接,拉力调节机构设置有用于驱动箱门(2)做相对远离运动的拉力F,拉力F小于或等于无人机的自重;升降座(3)设置有充电机构和上接线机构,升降座(3)的上部具有一起降平台(31),充电机构与上接线机构电性连接,充电腔室(12)的下部设置有下接线机构和供电电路,下接线机构与供电电路电性连接,在充电时上接线机构与下接线机构抵触且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动力驱动的驻塔无人机机巢,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绳索(41),绳索(41)的第一端与所述升降座(3)固定连接,绳索(41)的第二端与对应的所述箱门(2)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的上部间隔设置有两个滑轨(13),两个滑轨(13)分别位于所述升降口(11)的前后两侧,所述箱门(2)的下部至少间隔设置有两个滑块(24),两个滑块(24)分别与对应的滑轨(13)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动力驱动的驻塔无人机机巢,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箱门(2)分别与升降座(3)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绳索(41),各个绳索(41)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升降座(3)的四个角落固定连接,各个绳索(41)的第二端分别与对应的箱门(2)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每一个绳索(41)均设置有一个滑轮机构(14),各个滑轮机构(14)固定安装于所述箱体(1)的上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动力驱动的驻塔无人机机巢,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箱门(2)相互远离的一侧边缘向下延伸出一后挡板(21),两个箱门(2)的前后两侧边缘分别向下延伸出一侧挡板(22),任意一个箱门(2)或两个箱门(2)的相对侧设置有侧密封胶条(23);所述起降平台(31)的边缘和/或所述充电腔室(12)的上壁设置有正密封胶条(32),正密封胶条(32)位于所述升降口(11)的外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动力驱动的驻塔无人机机巢,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箱门(2)的两个后挡板(21)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两个侧钩环,所述起降平台(31)的四个角落分别固定安装有正钩环(43),所述绳索(4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扣件(42),绳索(41)第一端的扣件(42)与对应的正钩环(43)连接,绳索(41)第二端的扣件(42)与对应的侧钩环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动力驱动的驻塔无人机机巢,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降平台(31)上设置有凸起的充电桩(33),充电桩(33)的垂直高度与所述无人机底部距离起落架底部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充电机构包括无线充电线圈(34)和充电电路,无线充电线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森旭通用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