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水冷板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水冷板
,特别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水冷板。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为保证电池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电池冷却已逐渐有风冷转变为水冷。而冷板是电池水冷却系统不可缺少的一个关键性部件,水冷板的结构形式也因整车的布置而有所不同,但其工作原理都是将电池工作时散发的热量通过与水冷板的表面接触而传递给水冷板内部冷却液,冷却液通过低温散热器或电池冷机散发出去,周而复始的循环从而保证电池的正常工作环境和使用寿命。
[0003]现有技术CN202221338123.2,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水冷板,包括下水冷板,所述下水冷板的上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限位装置,通过在整个装置上设置限位装置、连接装置与排水装置,结构设计合理,方便对水冷板主体内部进行维修,便于拆卸安装使用,排水效果佳,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水冷板的使用。
[0004]但此现有技术水冷板,为条形的冷却液通道,冷却液仅在新能源电池的两侧流动,并不能作用在新能源电池的四周,冷却液与新能源电池的接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水冷板,包括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水冷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水冷板(1)的边缘处开设有若干个侧边定位孔(2);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水冷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耳(3);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水冷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液管(4),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水冷板(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导流管(5),所述进液管(4)与导流管(5)相连通,所述进液管(4)与导流管(5)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密封环(6);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水冷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液水道(7),所述冷却液水道(7)呈弯折状,所述冷却液水道(7)与导流管(5)相连通,所述冷却液水道(7)的顶部开设有新能源汽车电池槽(8),所述冷却液水道(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流管(5)和出液管(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水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水冷板(1)的厚度为1.2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