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翻转式的转炉加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3299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翻转式的转炉加料装置,属于钢管制造的机械技术领域。提供的基于翻转式的转炉加料装置包括两个第一支架、四个第二支架、两个第三支架、两个第四支架、一根转轴、两块轴承支板、两块支板、二十四根螺钉、一个垫块、二十四个轮子、二十六根铰、六个滚动轴承、十六根螺杆和十六个螺母,该装置能够实现固体物料的精准投放、减小固体物料对转炉的炉罐的冲击作用,并具有制造成本低、操作灵活和使用效果好的特点。灵活和使用效果好的特点。灵活和使用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翻转式的转炉加料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钢管制造的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翻转式的转炉加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转炉的冶炼过程中经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固体物料,通常采用吊车和料斗配合加入的方式,这就存在如下的两个问题;一方面由于料斗在空中的稳定性较差,固体物料难免会磕碰到炉罐的内衬;另一方面由于投料的位置相对较高,高处坠落的固体物料也会对炉罐的内衬产生非常严重的冲击作用,同样也会造成炉罐的内衬的局部损坏,导致炉罐中途被迫进行修补,这就缩短了转炉的炉罐的使用寿命,不但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而且还可能影响到转炉的生产作业率。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文献CN102839253A公开一种转炉合金加料旋转装置,其主要由外筒、旋转体、溜槽体、托轮、下料管、法兰、开启件、齿轮、固定体和手柄组成,然而该装置只能解决溜槽体和转炉的炉罐的对中问题,但不能有效降低合金的投料高度,会导致对炉罐的内衬产生非常严重的冲击作用,同样也会造成炉罐的内衬的局部损坏。专利文献CN103525975A公开一种电炉或电转炉炉后合金加料系统成套设备,其主要由上料设备、高位料仓、可伸缩式输送机和可移式加料装置组成,由于该装置基于PLC联网和S7

400模块编程技术,因此投资相对较大,同时也不能有效降低合金的投料高度,会导致对炉罐的内衬产生非常严重的冲击作用,同样也会造成炉罐的内衬的局部损坏。专利文献CN202415597U公开一种转炉喷补料罐加料装置,其主要由罐体和位于罐体顶端的倒锥组成,该专利装置的设计相对简单,能够实现自动加料,具有安全、省时、省力的特点,但也不能有效降低合金的投料高度,会导致对炉罐的内衬产生非常严重的冲击作用,同样也会造成炉罐的内衬的局部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的一个或多个,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翻转式的转炉加料装置,本技术装置采用对称结构进行设计,垫块和螺钉的联合使用,能实现两块轴承支板的相对设置;第一支架、滚动轴承和转轴的联合使用,能实现两块轴承支板按照预定的轨迹进行翻转;轴承支板、第二支架车和支板的联合使用,能实现第二支架车按照预定的轨迹进行穿梭移动;第二支架车、第四支架和螺钉的联合使用,能实现在第二支架车移动的过程中、既能防止第三支架的翻转,又能防止固体物料的洒落;第一支架车、轴承支板和滚动轴承的联合使用,既能实现第三支架的自由翻转,又能实现固体物料的精准投放,同时还能有效降低固体物料的投放高度、减小固体物料对转炉的炉罐的冲击作用,因此,本技术装置的使用效果相对较好。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翻转式的转炉加料装置,其包括:两个第一支架、四个第
二支架、两个第三支架、两个第四支架、一根转轴、两块轴承支板、两块支板、二十四根螺钉、一个垫块、二十四个轮子、二十六根铰、六个滚动轴承、十六根螺杆和十六个螺母,其中:
[0007]所述第一支架由一个第一本体、四个第一凸台和一个第二凸台连接组成,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均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四个所述第一凸台同时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下端面,所述第二凸台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上端面;所述第一凸台的下端面开设有一条长方体状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之内穿设有所述轮子;所述第二凹槽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之内穿设有所述铰;所述第二凸台的左端面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之内穿设有所述滚动轴承;所述第一凹槽的轴线位置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之内穿设有所述转轴的轴承段;
[0008]所述第二支架由一个第三本体和两个第四凸台连接组成,所述第三本体和所述第四凸台均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两个所述第四凸台分别位于所述第三本体的左右两个端面;所述第三本体对称开设有四个圆柱体状的第七通孔,所述第七通孔之内穿设有所述螺杆;所述第三本体还对称开设有四个圆柱体状的第八通孔,所述第八通孔之内穿设有所述螺钉;所述第四凸台的一个端面对称开设有两条长方体状的第五凹槽,所述第五凹槽之内穿设有所述轮子;所述第五凹槽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九通孔,所述第九通孔之内穿设有所述铰;
[0009]所述第三支架由位于两端的第五凸台和位于中间的第四本体连接组成,所述第五凸台为圆柱体状的对称结构,用于穿设所述滚动轴承;所述第四本体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所述第四本体的上端面开设有一条长方体状的第六凹槽,所述第六凹槽之内用于容纳固体物料;
[0010]所述第四支架由一个第五本体和一个第六凸台连接组成,所述第五本体和所述第六凸台均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所述第六凸台位于所述第五本体的前端面;所述第五本体穿设在所述第三支架的第六凹槽之内,所述第六凸台对称开设有四个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之内拧接有所述螺钉;
[0011]所述转轴由位于两端的轴承段和位于中间的卡位段连接组成,所述轴承段为圆柱体状的对称结构,用于穿设所述滚动轴承;所述卡位段为正八棱体状的对称结构,用于穿设所述轴承支板的第四通孔和所述垫块的第十一通孔;所述卡位段的两端均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之内穿设有所述铰;
[0012]所述轴承支板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所述轴承支板的左端面对称开设有两条长方体状的第三凹槽,用于对所述轮子进行导向;所述轴承支板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个正八棱体状的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之内穿设有所述转轴的卡位段;所述第四通孔的四周均匀开设有四个圆柱体状的第五通孔,所述第五通孔之内穿设有所述螺钉;所述轴承支板的左端面对称开设有两个圆柱体状的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之内穿设有所述滚动轴承;所述第四凹槽的轴线位置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六通孔,所述第六通孔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三支架的第五凸台;
[0013]所述支板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所述支板对称开设有两组、共八个圆柱体状的第十通孔,所述第十通孔之内穿设有所述螺杆;
[0014]所述垫块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所述垫块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个正八棱体状的
第十一通孔,所述第十一通孔之内穿设有所述转轴的卡位段;所述第十一通孔的四周均匀开设有四个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之内拧接有所述螺钉。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杆的螺纹端拧接有所述螺母。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螺钉由同轴的一个第二本体和一个第三凸台连接组成,所述第二本体和所述第三凸台均为圆柱体状的对称结构,所述第三凸台位于所述第二本体的下端面;所述第三凸台的端部设有螺纹,用于拧接所述垫块的第一螺孔或所述第四支架的第二螺孔。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轮子、所述铰、所述滚动轴承、所述螺杆和所述螺母均为标准件。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1)本技术装置包括两个第一支架、四个第二支架、两个第三支架、两个第四支架、一根转轴、两块轴承支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翻转式的转炉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翻转式的转炉加料装置包括:两个第一支架(1)、四个第二支架(5)、两个第三支架(6)、两个第四支架(9)、一根转轴(2)、两块轴承支板(3)、两块支板(7)、二十四根螺钉(4)、一个垫块(8)、二十四个轮子(10)、二十六根铰(11)、六个滚动轴承(12)、十六根螺杆(13)和十六个螺母(14),其中:所述第一支架(1)由一个第一本体(101)、四个第一凸台(102)和一个第二凸台(103)连接组成,所述第一本体(101)、所述第一凸台(102)和所述第二凸台(103)均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四个所述第一凸台(102)同时位于所述第一本体(101)的下端面,所述第二凸台(103)位于所述第一本体(101)的上端面;所述第一凸台(102)的下端面开设有一条长方体状的第二凹槽(107),所述第二凹槽(107)之内穿设有所述轮子(10);所述第二凹槽(107)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一通孔(104),所述第一通孔(104)之内穿设有所述铰(11);所述第二凸台(103)的左端面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一凹槽(105),所述第一凹槽(105)之内穿设有所述滚动轴承(12);所述第一凹槽(105)的轴线位置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二通孔(106),所述第二通孔(106)之内穿设有所述转轴(2)的轴承段(202);所述第二支架(5)由一个第三本体(501)和两个第四凸台(502)连接组成,所述第三本体(501)和所述第四凸台(502)均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两个所述第四凸台(502)分别位于所述第三本体(501)的左右两个端面;所述第三本体(501)对称开设有四个圆柱体状的第七通孔(504),所述第七通孔(504)之内穿设有所述螺杆(13);所述第三本体(501)还对称开设有四个圆柱体状的第八通孔(505),所述第八通孔(505)之内穿设有所述螺钉(4);所述第四凸台(502)的一个端面对称开设有两条长方体状的第五凹槽(503),所述第五凹槽(503)之内穿设有所述轮子(10);所述第五凹槽(503)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九通孔(506),所述第九通孔(506)之内穿设有所述铰(11);所述第三支架(6)由位于两端的第五凸台(602)和位于中间的第四本体(601)连接组成,所述第五凸台(602)为圆柱体状的对称结构,用于穿设所述滚动轴承(12);所述第四本体(601)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所述第四本体(601)的上端面开设有一条长方体状的第六凹槽(603),所述第六凹槽(603)之内用于容纳固体物料;所述第四支架(9)由一个第五本体(901)和一个第六凸台(902)连接组成,所述第五本体(901)和所述第六凸台(902)均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所述第六凸台(902)位于所述第五本体(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丰小冬薛建国姜涛米永峰常昊张燕邢世杰朱金玉吕鹏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