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抖动行车记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3274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行车记录仪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抖动行车记录仪,包括顶座、记录仪本体、安装组件、防抖动组件和定位组件,顶座底部设置有记录仪本体,顶座内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球形槽,球形槽一侧顶部连通有开槽,开槽另一端连通有通孔,通孔另一端与外界连通,通孔上下分别连通有滑槽,顶座底部两侧分别开设有凹槽,球形槽内设置有球体,安装组件设置在顶座和记录仪本体之间,防抖动组件设置在顶座和记录仪本体两侧,定位组件贯穿在顶座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发生颠簸时,行车记录仪通过连接件推动活塞,活塞向第二空心筒内挤压空气,而第二空心筒内封闭,使得难以推动,并且提供了缓冲的余地,则减缓了记录仪本体的抖动。则减缓了记录仪本体的抖动。则减缓了记录仪本体的抖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抖动行车记录仪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行车记录仪
,具体涉及一种防抖动行车记录仪。

技术介绍

[0002]行车记录仪即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等相关资讯的仪器。安装行车记录仪后,能够记录汽车行驶全过程的视频图像和声音,可为判定交通事故责任提供证据。喜欢自驾游的人,还可以用它来记录征服艰难险阻的过程。开车时边走边录像,把时间、速度、所在位置都记录在录像里,相当“黑匣子”。现有的行车记录仪在使用时安装及拆卸不方便,浪费工作人员的时间,且抗震防抖动性不佳,易松动位移,对行车记录仪的拍摄造成不利影响,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防抖动行车记录仪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抖动行车记录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达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抖动行车记录仪,包括顶座、记录仪本体、安装组件、防抖动组件和定位组件,所述顶座底部设置有记录仪本体,所述顶座内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球形槽,所述球形槽一侧顶部连通有开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抖动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座(1)、记录仪本体(2)、安装组件、防抖动组件和定位组件,所述顶座(1)底部设置有记录仪本体(2),所述顶座(1)内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球形槽(3),所述球形槽(3)一侧顶部连通有开槽(4),所述开槽(4)另一端连通有通孔(5),所述通孔(5)另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通孔(5)上下分别连通有滑槽(6),所述顶座(1)底部两侧分别开设有凹槽(7),所述球形槽(3)内设置有球体(8),所述安装组件设置在顶座(1)和记录仪本体(2)之间,所述防抖动组件设置在顶座(1)和记录仪本体(2)两侧,所述定位组件贯穿在顶座(1)上;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第一空心筒(9)、条形滑槽(10)、环形滑槽(11)、转杆(12)、轴承座(13)、旋钮(14)和锁块(15),所述第一空心筒(9)顶部与球体(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空心筒(9)内两侧分别开设有条形滑槽(10),所述条形滑槽(10)顶端垂直连通有环形滑槽(11),所述转杆(12)上还固定有旋钮(14),所述转杆(12)顶端通入到第一空心筒(9)内,所述转杆(12)顶端两侧分别固定有锁块(15);所述防抖动组件包括第二空心筒(16)、第一连接块(17)、连接件(18)、第二连接块(19)、转轴(20)和活塞(21),所述第二空心筒(16)为左右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空心筒(16)对称固定在对应的凹槽(7)内,所述第一连接块(17)固定在记录仪本体(2)顶部两侧,所述第一连接块(17)外侧端设置有连接件(18),所述连接件(18)另一端通入到第二空心筒(16)内,所述连接件(18)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块(19),所述第二连接块(19)另一端固定有与第二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书涛张文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进业智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