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型消光尼龙复合膜以及包装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3153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菌型消光尼龙复合膜以及包装袋,该复合膜的膜层结构至少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消光层、第一粘合层、高阻隔抗菌聚酰胺复合薄膜层、第二粘合层和热封层;其中,所述高阻隔抗菌聚酰胺复合薄膜层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聚酰胺抗菌上表层、聚酰胺阻隔芯层和聚酰胺抗菌下表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抗菌型消光尼龙复合膜,在保持良好外观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阻隔性、抗菌性和热封性能。抗菌性和热封性能。抗菌性和热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型消光尼龙复合膜以及包装袋


[0001]本技术涉及软包装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菌型消光尼龙复合膜以及包装袋。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人消费理念与审美观念的变化,对于包装膜的外观需求也逐渐多样化。消光膜是其中应用广泛的一种包装膜材料,其具有低光泽、高雾度的特点,能予消费者一种柔和、舒适、朦胧的视觉效果,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
[0003]但是,有些需要包装的内容物不易保存,其与氧气接触容易发生氧化、霉变,也难以抵抗细菌的侵袭,这也就对消光膜的性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目前市面上存在的消光膜,仅能在较短时间内使包装内容物不发生变质。
[0004]综上,如何开发一款兼具良好的抗菌、良好的阻氧性能、热封性能的消光膜材料,使得其在保持良好外观的同时延长保质期,是本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抗菌型消光尼龙复合膜,其在保持良好外观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抗菌和阻氧性能。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6]该抗菌型消光尼龙复合膜的膜层结构至少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消光层、第一粘合层、高阻隔抗菌聚酰胺复合薄膜层、第二粘合层和热封层;
[0007]其中,所述高阻隔抗菌聚酰胺复合薄膜层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聚酰胺抗菌上表层、聚酰胺阻隔芯层和聚酰胺抗菌下表层。
[0008]在一实施例中,其膜层结构依次由消光层、第一粘合层、高阻隔抗菌聚酰胺复合薄膜层、第二粘合层以及和热封层组成。
[000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消光层为BOPP消光膜、BOPA消光膜、BOPE消光膜中的任一种;所述消光层的厚度为10~25μm。
[00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高阻隔抗菌聚酰胺复合薄膜层的厚度为10~30μm。
[00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聚酰胺阻隔芯层的材质为添加有聚乙醇酸、脂肪族聚酮和抗菌剂的聚酰胺材料;所述聚酰胺抗菌上表层和所述聚酰胺抗菌下表层的材质均为添加有抗菌剂的聚酰胺材料。
[00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聚酰胺抗菌上表层和聚酰胺抗菌下表层上背离聚酰胺阻隔芯层的一面均设置有电晕面,且电晕值>50dyn。
[00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粘合层和所述第二粘合层均为聚氨酯胶水层;所述第一粘合层和第二粘合层的厚度均为1~4μm。
[00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热封层为聚乙烯薄膜层或聚丙烯薄膜层;所述热封层的厚度为30~80μm。
[00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热封层为直线易撕聚乙烯薄膜层。
[0016]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包装袋,所述包装袋的袋体采用复合膜制成;所述复合膜为如上所述的抗菌型消光尼龙复合膜。
[0017]基于上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菌型消光尼龙复合膜,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提供的抗菌型消光尼龙复合膜,在保持良好外观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阻隔性、抗菌性和热封性能。
[0019]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有益效果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有益效果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下面描述中附图所述的位置关系,若无特别指明,皆是图示中组件绘示的方向为基准。
[0021]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抗菌型消光尼龙复合膜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10

消光层、20

第一粘合层、30

高阻隔抗菌聚酰胺复合薄膜层、31

聚酰胺抗菌上表层、32

聚酰胺阻隔芯层、33

聚酰胺抗菌下表层、40

第二粘合层、50

热封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设计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应进一步理解,本技术所使用的术语应被理解为具有与这些术语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和相关领域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意义来理解,除本技术中明确如此定义之外。
[0025]本技术提供如图1实施例所示的一种抗菌型消光尼龙复合膜,其技术方案如下:
[0026]该抗菌型消光尼龙复合膜,其膜层结构至少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消光层10、第一粘合层20、高阻隔抗菌聚酰胺复合薄膜层30、第二粘合层40和热封层50;所述高阻隔抗菌聚酰胺复合薄膜层3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聚酰胺抗菌上表层31、聚酰胺阻隔芯层32和聚酰胺抗菌下表层33。其中,所述消光层10和所述高阻隔抗菌聚酰胺复合薄膜层30之间通过第一粘合层20相连接,所述高阻隔抗菌聚酰胺复合薄膜层30和所述热封层50之间通
过第二粘合层40相连接。
[0027]具体实施时,消光层10与高阻隔抗菌聚酰胺复合薄膜层30通过第一粘合层20连接,消光层10所使用的消光膜使复合膜表面呈现低光泽度和高雾度,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包装良好外观的需求;高阻隔抗菌聚酰胺复合薄膜层3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聚酰胺抗菌上表层31、聚酰胺阻隔芯层32和聚酰胺抗菌下表层33,其中,聚酰胺抗菌上表层31和聚酰胺抗菌下表层33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聚酰胺阻隔芯层32也有优异的抗菌性和氧气阻隔性。使用时,氧气从消光层10进入,被阻隔在高阻隔抗菌聚酰胺复合薄膜层30外,细菌从消光层10进入,高阻隔抗菌聚酰胺复合薄膜层30内各层均有抗菌性,多层抗菌结构复合能够达到有效杀菌、抗菌作用,氧气和细菌都无法接触到内容物,从而能够有效延长保质期。并且,高阻隔抗菌聚酰胺复合薄膜层30与热封层50通过第二粘合层40连接,该热封层50赋予复合膜良好的热封性能;其中,第一粘合层20和第二粘合层40起到功能膜层间的粘合作用,使各层之间连接紧密,不易脱落。
[0028]综上,消光层10使复合膜表面呈现低光泽度和高雾度,满足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型消光尼龙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其膜层结构至少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消光层(10)、第一粘合层(20)、高阻隔抗菌聚酰胺复合薄膜层(30)、第二粘合层(40)和热封层(50);其中,所述高阻隔抗菌聚酰胺复合薄膜层(3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聚酰胺抗菌上表层(31)、聚酰胺阻隔芯层(32)和聚酰胺抗菌下表层(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型消光尼龙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其膜层结构依次由消光层(10)、第一粘合层(20)、高阻隔抗菌聚酰胺复合薄膜层(30)、第二粘合层(40)以及和热封层(50)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型消光尼龙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光层为BOPP消光膜、BOPA消光膜、BOPE消光膜中的任一种;所述消光层(10)的厚度为10~25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型消光尼龙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阻隔抗菌聚酰胺复合薄膜层(30)的厚度为10~30μ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型消光尼龙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阻隔芯层(32)的材质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海明李会霞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乐膜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