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把手结构及电动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3103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9
本申请公开一种把手结构及电动工具。该把手结构包括:壳体,壳体至少部分设置为弧形结构,其内部设置有导向槽;扳机,其活动连接在壳体内部并自所述壳体的内环侧凸出至所述壳体的外部,扳机形状与所述壳体相适配,复位组件,其连接在壳体与所述扳机之间;导向柱,其设置在扳机上并活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槽内,扳机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时,导向柱沿所述导向槽的内壁滑动,所述导向柱活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槽内,所述扳机相对于壳体移动时,所述导向柱沿所述导向槽的内壁滑动。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在扳动扳机的时候控制扳机的运动方向,使扳机按固定路径移动,扳机移动过程流畅,同时确保操作人员在任意握位扣动扳机均能够触碰到微动开关,启动电机。启动电机。启动电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把手结构及电动工具


[0001]本申请涉及电动园林工具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把手结构及电动工具。

技术介绍

[0002]如修枝机、链锯等手持式工具在工作过程中需要转换刀具的工作方向,因此操作人员按动把手时作用力方向不固定,把手通常设置为环形,把手具有左、右、上三个握位,操作者根据实际需要握住其中任意一个握位,扣动扳机,触发开关,电机开始工作。
[0003]在现有技术中,环形把手上的扳机通常为环形,其具有左、右、上三个操作位置,分别对应于把手的三个握位,这样无论当操作者握持在把手的哪个位置上,都可以操作扳机,但在操作扳机的过程中,扳机的移动方向可能会产生变化,移动位置不固定,导致无法触发把手的开关,同时扳机的移动过程会产生卡顿,操作人员扣动扳机的过程不流畅,进而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上述缺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洁,稳定可靠的把手结构。
[0005]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把手结构,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至少部分设置为弧形结构,其内部设置有导向槽;扳机,其活动连接在所述壳体内部并自所述壳体的内环侧凸出至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扳机形状与所述壳体相适配;复位组件,其连接在所述壳体与所述扳机之间;导向柱,其设置在所述扳机上并活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槽内,所述扳机相对于壳体移动时,所述导向柱沿所述导向槽的内壁滑动。通过这样的设计,在扳动扳机过程中,导向柱在导向槽内移动,扳机按同一方向移动,保证扳机移动过程流畅。
[0007]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复位组件包括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推在壳体上,另一端抵推在扳机上。通过这样的设计可利用弹性件的弹性形变实现扳机位置的复原。
[0008]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对应弹性件位置处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剖面设置为梯形结构,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设置在容纳槽内。通过这样的设计可限制弹性件的一端,防止弹性件在受到力的作用后位置产生偏移。
[0009]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扳机对应弹性件位置处设置有连接柱,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套设在所述连接柱上。通过这样的设计,扳机受到外部力的作用时,能够带动弹性件产生一定量的形变
[0010]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有左握位、右握位和上握位;所述扳机对应所述壳体的三个握位包括有左操作位、右操作位和上操作位。通过这样的方式,便于操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刀具方向时,使用不同握位,操作人员在不同握位抓住把手时均能扣动扳机,使刀具使用更加方便。
[0011]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槽沿所述壳体的中心轴对称式设置在所述壳体
的左右两侧,所述导向槽的开口朝向所述上握位。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操作人员对扳手施加向左或向右的力的作用时,扳手沿导向槽移动时会产生垂直方向上的位移。
[0012]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槽可以设置为V形槽或U形槽。
[0013]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结构可设置为U形或D形。
[0014]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扳机设置为环形,所述扳机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靠近上握位的一侧设置有微动开关。通过这样的设计,操作人员扳动扳机,扳机在垂直方向的产生位移,连接板触碰到微动开关。
[0015]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有相互盖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扳机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通过这样的设计,结构简单,拆卸方便。
[0016]有益效果
[0017]本申请提出的把手结构,包括有壳体和活动连接在壳体内的扳机,在把手壳体内设置导向槽,扳机上配合设置有导向柱,导向柱活动连接在导向槽内,操作人员在向左、右两侧扣动扳机过程中,导向柱沿导向槽的槽壁移动,保证扳机在移动过程中始终沿同一方向进行移动,移动过程保持稳定且流畅,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保证操作人员在任一握位扳动扳机,扳机始终有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移,能够触动微动开关,触发电机。
附图说明
[00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限制。附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申请内容。
[0019]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把手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把手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把手结构的单侧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申请把手结构的单侧壳体和扳手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申请把手结构的隐去一侧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1、壳体;11、上握位;12、左握位;13、右握位;14、第一壳体;15、第二壳体;2、扳机;21、上操作位;22、左操作位;23、右操作位;3、复位组件;31、弹性件;32、容纳槽;33、连接柱;4、导向槽;5、导向柱;6、连接板;7、微动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限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如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0028]接下来结合附图来描述本申请提出的把手结构(下称把手结构)。
[0029]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一种把手结构包括壳体1,壳体1至少部分设置为弧形结构,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抓握。在具体实施例中,弧形结构可为U形或D形,在本实施例中,壳体
1部分设置为U形结构。壳体1包括有装配一体的第一壳体14和第二壳体15,第一壳体14和第二壳体15相互盖合,形成容纳空间。
[0030]壳体1的容纳空间内设置有扳机2,扳机2与壳体1间隙配合并自壳体1的内环侧凸出至壳体1外部,扳机2形状与壳体1相适配,操作人员能够扣动扳机2,扳机2相对于壳体1移动,扳机2的两个端部相互连接设置有连接板6,连接板6沿扳机2扣动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微动开关7,微动开关7控制电机启动。操作人员扣动扳机2,扳机2的端部带动连接板6向微动开关7方向移动,连接板6触碰到微动开关7,启动电机。
[0031]如图2、图5和图6所示,扳机2和壳体1之间通过至少一组复位组件3进行连接,在扣动扳机2后,利用复位组件3实现扳机2位置的复原,每组复位组件3包括有弹性件31,弹性件31的一端抵推在壳体1上,壳体1对应弹性件31位置处设置有容纳槽32,容纳槽32的剖面设置为梯形状,弹性件31的一端抵推在容纳槽32的上槽壁,容纳槽32的周向槽壁对弹性件31起限位作用,能够防止在弹性件31的端部在压缩和复原过程中产生位置偏移,同时减少弹性件31在形变过程中受到的壳体1的摩擦力作用,弹性件31另一端抵推在扳机2上,扳机2对应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至少部分设置为弧形结构,其内部设置有导向槽;扳机,其活动连接在所述壳体内部并自所述壳体的内环侧凸出至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扳机形状与所述壳体相适配;复位组件,其连接在所述壳体与所述扳机之间;导向柱,其设置在所述扳机上并活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槽内,所述扳机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时,所述导向柱沿所述导向槽的内壁滑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包括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推在所述壳体上,另一端抵推在所述扳机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对应所述弹性件位置处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机对应所述弹性件位置处设置有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应平王云峰林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昶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