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重轻可塑性强的模板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3048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重轻可塑性强的模板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斜结构板,在所述斜结构板的顶面填充50mm规格的厚聚苯板填充,所述聚苯板整体呈三菱柱结构,所述聚苯板的填充方式为少交错或无交错的层层对齐堆叠密实铺设,所述聚苯板的两侧还设置用于支撑聚苯板的封堵墙,所述聚苯板的标高大于底板完成面高的5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重轻可塑性强的模板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模板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自重轻可塑性强的模板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的建筑模板工程支撑体系施工,普遍采用的是常规的胶合木模板+钢管架体+方钢管(方木)模板支撑体系,但该施工方法应用必须具备足够的搭设空间(搭设高度≥800mm),并且支撑的混凝土构件水平坡度不得超过5%,否则支撑钢管与斜板板底支撑面因存在较大夹角而无法加固到位且支撑架体稳定性差,会导致浇筑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混凝土渗漏情况,若施工的构件尺寸体量大,甚至存在支撑体系坍塌的重大安全风险,所以常规的模板支撑体系不适用于下狭窄空间和水平坡度较大的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重轻可塑性强的模板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一种自重较轻、可塑性强并且能够在狭窄空间和水平坡度较大的混凝土构件。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重轻可塑性强的模板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斜结构板,在所述斜结构板的顶面填充规格50mm的厚聚苯板,所述聚苯板整体呈三菱柱结构,所述聚苯板的填充方式为少交错或无交错的层层对齐堆叠密实铺设,所述聚苯板的两侧还设置有用于支撑聚苯板的封堵墙,所述封堵墙的标高大于聚苯板完成面高的5mm

30mm,所述聚苯板的顶部设置有用于保护所述聚苯板的木模板。
[0005]传统的钢模、木模的支撑面积较大,可塑性较低,地基必须具备一定的承载力,为了解决其问题采用聚苯板作为支撑模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小其支撑材料的自重,并且聚苯板的可塑性比较强,可以随意切割、拼接等,如此就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我们的对狭窄空间进行支模;
[0006]通过采用聚苯板的设置能够最大程度的减轻支撑模具的自重,因为在建立模具后还需要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完全浇筑完毕之前所有的模具都不能拆除,无法分段式浇筑所以传统的钢模自重太大,就无法使用于承载力较弱的支撑基础进行支模。
[000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聚苯板的阻燃等级为A级或A级以上。
[0008]通过采用阻燃等级较高的聚苯板能够防止钢筋材料或钢梁焊接时其溅射的火星能够保证其不被点燃或融化,从而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步骤如下:
[0010]步骤一:斜结构板定位放样,首先对所述斜结构板板底进行定位放样,在所述斜结构板板底拉设云线明确标高,便于后续施工标高控制;
[0011]步骤二:铺设聚苯板,所述聚苯板在铺设时,铺设标高按照高出标高控制线5

30mm标准施工;
[0012]步骤三:砌筑封堵墙,在聚苯板铺设完成后,在所述斜结构板两侧采用190*190*80mm空心砖各砌筑一道封堵墙;
[0013]步骤四:加固封堵墙,当砌筑深度超过2m时,所述封堵墙采用钢管回顶加固;
[0014]步骤五:斜结构板模底铺设,在步骤一中的所述聚苯板面层上铺设木模板,木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0015]通过采用上述流程进行按照步骤施工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每个流程尽量的标准化,以及对于每个步骤。
[00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二中,所述聚苯板两侧面的垂直度、平整度均小于等于
±
8mm。
[0017]通过采用限定垂直度和平整度的一定规定来进行施工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
[001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四中当砌筑深度超过3m时,开始设置砖柱,200mm厚墙采用400mm砖柱,400mm厚及以上墙体采用600mm砖柱。
[0019]当砌筑深度超过3m时,通过采用设置砖柱就能够保证封堵墙的一个封堵力度符合要求,防止在聚苯板的顶部出现压力时产生侧向的力而导致聚苯板的变形,以保证浇筑面的不变形。
[002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五中,木模板的拼缝间隙不大于1mm,拼缝处两块模板间的高低差不大于1mm。
[0021]通过采用木模板的拼接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聚苯板的完整,而通过规定木模板的拼接缝隙和高低差以保证浇筑过程中不出现漏浆,防止渗漏对聚苯板污染。
[0022]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聚苯板的设置能够最大程度的减轻支撑模具的自重,因为在建立模具后还需要浇筑混凝土,在浇筑完毕至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之前所有的模具都不能拆除,无法分段式浇筑所以传统的钢模自重太大,就无法使用于承受力较弱的底板进行支模。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施工搭建的俯视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本结构搭建后的剖视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本结构搭建后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0026]图中:1、低标高结构板;2、斜结构板;3、高标高结构板;4、木模;5、聚苯板;6、封堵墙。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实施例
[0029]在目前国内混凝土制成构建模板的水平坡度不得超过5%,否则支撑钢管和斜板板底会存在各种问题,例如:支撑架的稳定性差、对底板的点压力增大,相同位置若要更加稳固的话其自重更大;
[0030]而目前在模板构建的层面上还有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对于异形空间或者是狭窄空间的模板支撑也是一个难点,支模的精准能够减少后续多道工序的进程。
[0031]当遇到承载力弱的地基又遇上了狭窄空间支模的情况下,就成为了行业难题。
[0032]例如:城市轨道交通上盖转换厚板基础施工项目,无结构桩基施工阶段,转换厚板基础结构形式为混凝土+型钢梁,布置面为地铁运营库屋面板(二层结构梁板),厚板高2.0m,占地约800

,由于原维修基地屋面板预留荷载受限,为保证盖下维修基地的正常运营结构安全,设计理念为转换厚板与盖上预留结构柱连接,部分区域存在一段跨度长达7.2m,宽24.1m,高差1.9m,坡度为26
°
的架空斜厚板,沿斜厚板跨度方向剖切,剖切面呈现为宽7.2m
×
高1.9m的垂直三角形,斜厚板为钢混结构,需要搭设模板支撑用于砼浇筑施工,厚板采取分两次浇筑的方式,首层厚板砼浇筑厚度为800mm,浇筑体量大,而且地铁屋面结构板可承受荷载≤30KN/


[0033]综上所述,主要施工难点如下:
[0034]①
模板支撑面与地面夹角15
°
,倾斜角度较大,支撑构件无法有效贴合斜面,现有的模板支撑体系均无法保证满足施工需求;
[0035]②
在斜厚板底部存在狭窄的空间,常规的模板支撑钢管尺寸不满足空间要求,无法施工;
[0036]③
地铁屋面结构板荷载受限,不便使用堆砌渣土、砌块、轻质混凝土等材料作为支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重轻可塑性强的模板支撑结构,包括斜结构板(2),其特征是:在所述斜结构板(2)的顶面填充规格50mm的厚聚苯板(5),所述聚苯板(5)整体呈三菱柱结构,所述聚苯板(5)的填充方式为少交错或无交错的层层对齐堆叠密实铺设,所述聚苯板(5)的两侧还设置有用于支撑聚苯板(5)的封堵墙(6),所述聚苯板(5)的标高大于底板完成面高的5mm

30mm,所述聚苯板(5)的顶部设置有用于保护所述聚苯板(5)的木模(4)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重轻可塑性强的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聚苯板(5)的阻燃等级为A级或A级以上。3.一种自重轻可塑性强的模板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一:斜结构板(2)定位放样,首先对所述斜结构板(2)板底进行定位放样,在所述斜结构板(2)板底拉设云线明确标高,便于后续施工标高控制;步骤二:铺设聚苯板(5),所述聚苯板(5)在铺设时,铺设标高按照高出标高控制线5

30mm标准施工;步骤三:砌筑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理辉何荣海丘华生姜少伟张平军杨肇敏方能森张铮太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