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颅窝手术后减压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2803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颅窝手术后减压枕,该减压枕主体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不便于预防患者后颅窝手术后卧床治疗期间压迫手术部位和引流管,易增加压疮的发生,影响伤口愈合的技术问题。包括减压枕主体,所述减压枕主体顶部的中心处设置有后颅悬空部,所述减压枕主体的顶部且位于后颅悬空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侧陷部,所述减压枕主体的顶部且位于后颅悬空部的前方设置有颈部支撑部,所述颈部支撑部和后颅悬空部之间设置有颈部悬空部,所述减压枕主体左右两侧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三组安置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解决了现有患者后颅窝手术后卧床治疗期间压迫手术部位和引流管,能够避免压疮现象的发生,便于伤口愈合的技术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颅窝手术后减压枕


[0001]本技术属于废气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后颅窝手术后减压枕。

技术介绍

[0002]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在康复治疗和护理中是一个普通性的问题,现有进行后颅窝手术或左右耳后入路手术后的患者,手术部位需要留置引流管,而为预防患者后颅窝手术后卧床治疗期间压迫手术部位和引流管,现有临床主要通过使用两个米枕固定于患者头部两侧,再用毛巾垫于头部,由于枕后皮肤持续受压,不仅容易增加压疮的发生,且手术部位长期受压影响血供,易致使手术部位脂肪液化,影响伤口愈合,同时增加患者的不适,且引流管易盘曲、折叠和脱出,难以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因此,设计一种新型后颅窝手术后减压枕以改变上述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颅窝手术后减压枕,该减压枕主体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不便于预防患者后颅窝手术后卧床治疗期间压迫手术部位和引流管,易增加压疮的发生,影响伤口愈合的技术问题。
[0005](2)技术方案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后颅窝手术后减压枕,包括减压枕主体,所述减压枕主体顶部的中心处设置有后颅悬空部,所述减压枕主体的顶部且位于后颅悬空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侧陷部,所述减压枕主体的顶部且位于后颅悬空部的前方设置有颈部支撑部,所述颈部支撑部和后颅悬空部之间设置有颈部悬空部,所述减压枕主体左右两侧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三组安置槽,六组所述安置槽的一端均延伸至后颅悬空部内,所述减压枕主体的左右两侧且位于三组安置槽的顶部均设置有固定带。
[0007]使用本技术方案的减压枕主体时,患者通过将头部对应放置在后颅悬空部处,同时颈部位于颈部支撑部上,通过颈部支撑部和两组凸起部对患者颈部进行支撑,同时,通过颈部悬空部和后颅悬空部对患者的颈部和后颅的手术部位进行架空,避免后颅窝术后的患者其手术部位与减压枕主体进行接触受压,进而避免压疮的发生,从而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同时便于伤口愈合,其次,通过将引流管对应放置在安置槽中,防止引流管出现盘曲和折叠现象,再将固定带与减压枕主体进行粘合,对安置槽内安放的引流管进行限位防护,避免引流管从安置槽中脱出,而易对引流管造成挤压影响通畅,此外,通过外抑菌层对减压枕主体进行抗菌防护,避免减压枕主体长期使用后易滋生细菌影响患者伤口愈合,而内防水层能够提高减压枕主体的防水性能,对减压枕主体进行防水保护。
[0008]优选地,两组所述固定带的一端均能与减压枕主体固定连接,而两组所述固定带的另一端均通过正反魔术贴与减压枕主体粘合连接。通过固定带的设置,方便对安置槽内安放的引流管进行限位防护,避免引流管盘曲、折叠和脱出。
[0009]进一步的,所述减压枕主体的外侧依次设置有外抑菌层和内防水层。通过减压枕主体的设置,使用减压枕主体能够避免患者术后卧床治疗期间压迫手术部位和引流管,进而起到减压作用。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外抑菌层具体为抗菌纤维材质制作,所述内防护层具体为聚四氟乙烯微孔膜。通过外抑菌层和内防护层的设置,能够提高减压枕主体的抗菌作用和防水性。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颈部支撑部的顶部设置两组凸起部。通过凸起部的设置,能够对患者颈部进行贴合支撑。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颈部支撑部呈下滑状结构设计,所述后颅悬空部的内部呈弧形结构设计。通过颈部支撑部和后颅悬空部的设置,通过颈部支撑部对患者颈部进行贴合支撑,而后颅悬空部方便架空患者后颅手术部位,可避免后颅窝手术后患者的伤口受压迫。
[0013](3)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本技术通过颈部支撑部、后颅悬空部以及颈部悬空部的设计,对患者的颈部和后颅的手术部位进行架空,避免后颅窝术后的患者其手术部位与减压枕主体进行接触受压,进而避免压疮的发生,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同时便于伤口愈合,其次,结合固定带和安置槽的设计,方便对患者手术部位留置的引流管进行限位防护,避免引流管盘曲、折叠和脱出,此外,结合外抑菌层和内防护层的设计,对减压枕主体进行抗菌和防水保护,避免减压枕主体长期使用后易滋生细菌影响患者伤口愈合。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减压枕主体左侧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减压枕主体右侧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减压枕主体内部解剖图。
[0019]附图中的标记为:1、颈部支撑部;101、凸起部;2、后颅悬空部;3、颈部悬空部;4、侧陷部;5、固定带;6、外抑菌层;7、内防水层;8、安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具体实施方式是一种后颅窝手术后减压枕,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

图3所示,包括减压枕主体,减压枕主体顶部的中心处设置有后颅悬空部2,减压枕主体的顶部且位于后颅悬空部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侧陷部4,减压枕主体的顶部且位于后颅悬空部2的前方设置有颈部支撑部1,颈部支撑部1和后颅悬空部2之间设置有颈部悬空部3,减压枕主体左右两侧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三组安置槽8,六组安置槽8的一端均延伸至后颅悬空部2内,减压枕主体的左右两侧且位于三组安置槽8的顶部均设置有固定带5。
[0021]其中,减压枕主体由外而内依次设置有外抑菌层6和内防水层7,外抑菌层6具体为抗菌纤维材质制作,抗菌纤维材质制作的外抑菌层6能够提高减压枕主体的抗菌性能,避免减压枕主体长期使用后易滋生细菌,从而保障减压枕主体的卫生性,内防水层7具体为聚四氟乙烯微孔膜,聚四氟乙烯微孔膜材质的内防水层7能够对减压枕主体进行防护保护,避免水进入至减压枕主体内部,两组固定带5的一端均能与减压枕主体固定连接,而两组固定带
5的另一端均通过正反魔术贴与减压枕主体粘合连接,通过正反魔术贴方便将固定带5与减压枕主体进行对应粘合。
[0022]此外,颈部支撑部1的顶部设置两组凸起部101,方便患者颈部进行贴合支撑,颈部支撑部1呈下滑状结构设计,符合颈椎贴合的形状,便于对患者颈部贴合支撑,后颅悬空部2的内部呈弧形结构设计,方便对后颅窝术后的患者手术部位进行架空,避免后颅手术部位与减压枕主体进行接触受压,进而避免压疮的发生,便于伤口愈合。
[0023]工作原理:使用本技术方案的减压枕主体时,患者通过将头部对应放置在后颅悬空部2处,同时颈部位于颈部支撑部1上,通过颈部支撑部1和两组凸起部101对患者颈部进行支撑,同时,通过颈部悬空部3和后颅悬空部2对患者的颈部和后颅的手术部位进行架空,避免后颅窝术后的患者其手术部位与减压枕主体进行接触受压,进而避免压疮的发生,从而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同时便于伤口愈合,其次,通过将引流管对应放置在安置槽8中,防止引流管出现盘曲和折叠现象,再将固定带5与减压枕主体进行粘合,对安置槽8内安放的引流管进行限位防护,避免引流管从安置槽8中脱出,而易对引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颅窝手术后减压枕,包括减压枕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枕主体顶部的中心处设置有后颅悬空部(2),所述减压枕主体的顶部且位于后颅悬空部(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侧陷部(4),所述减压枕主体的顶部且位于后颅悬空部(2)的前方设置有颈部支撑部(1),所述颈部支撑部(1)和后颅悬空部(2)之间设置有颈部悬空部(3),所述减压枕主体左右两侧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三组安置槽(8),六组所述安置槽(8)的一端均延伸至后颅悬空部(2)内,所述减压枕主体的左右两侧且位于三组安置槽(8)的顶部均设置有固定带(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颅窝手术后减压枕,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固定带(5)的一端均能与减压枕主体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娟郭明佳余生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