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员动作幅度监测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62797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8
本申请涉及一种驾驶员动作幅度监测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图像集;根据所述目标图像集获取第一目标图像和第二目标图像,分别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图像中第一监测目标所对应的第一轮廓区域,以及所述第二目标图像中所述第一监测目标的第二轮廓区域;根据所述第一轮廓区域和第二轮廓区域获得重叠面积,以及第一边缘面积和第二边缘面积;根据所述重叠面积、第一边缘面积和第二边缘面积,获得第一监测目标的位移变化率,并根据所述位移变化率确定动作幅度指数,采用本方法改善现有技术中缺少驾驶员动作幅度监测的问题。测的问题。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驾驶员动作幅度监测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图像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驾驶员动作幅度监测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频繁发生的交通事故中,驾驶员的驾驶状态异常,是导致车辆失控并引发道路交通事故及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
[0003]在通常情况的驾驶场景中,驾驶者的姿态应保持稳定,若驾驶员身体动作幅度过大,则可能存在驾驶不当行为或者有潜在的驾驶危险,现有的驾驶监测技术中大多根据驾驶员的疲劳程度进行监控,缺少针对驾驶员动作幅度进行监测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提供一种驾驶员动作幅度监测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改善现有技术中缺少驾驶员动作幅度监测的问题。
[0005]一方面,提供一种驾驶员动作幅度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6]获取目标图像集;
[0007]根据所述目标图像集获取第一目标图像和第二目标图像,分别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图像中第一监测目标所对应的第一轮廓区域,以及所述第二目标图像中所述第一监测目标的第二轮廓区域,其中,所述第一监测目标至少包括驾驶员部分躯干区域;
[0008]根据所述第一轮廓区域和第二轮廓区域获得重叠面积,以及第一边缘面积和第二边缘面积,其中,所述第一边缘面积为第一轮廓区域中的非重叠区域面积,第二边缘面积为第二轮廓区域中的非重叠区域面积;
[0009]根据所述重叠面积、第一边缘面积和第二边缘面积,获得第一监测目标的位移变化率,并根据所述位移变化率确定动作幅度指数。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图像集获取第一目标图像和第二目标图像之后还包括:
[0011]根据目标图像确定第二监测目标的定位点的坐标,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图像获得第一定位点,以及根据所述第二目标图像获得第二定位点,所述第二监测目标包括驾驶员的手部区域;
[0012]根据所述第一定位点和第二定位点的坐标确定所述第二监测目标的偏移速率,以根据所述第二监测目标的偏移速率以及第一监测目标的位移变化率确定动作幅度指数。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确定第二监测目标的定位点,包括:
[0014]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确定第二监测目标的封闭轮廓曲线;
[0015]根据所述目标图像获得二值化矩阵,其中,所述二值化矩阵中位于所述封闭轮廓曲线内的点的值置1,位于所述封闭轮廓曲线外的点的值置0;
[0016]根据如下数学表达确定所述定位点的坐标(x
c
,y
c
):
[0017][0018][0019]其中:
[0020][0021][0022][0023]其中,V(i,j)为二值化矩阵中的点(i,j)处的值。
[002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确定第二监测目标的定位点之后,还包括:
[0025]获取第二监测目标的定位点距离方向盘区域的偏移量,以根据所述第二监测目标的偏移量以及第一监测目标的位移变化率确定动作幅度指数。
[002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重叠面积、第一边缘面积和第二边缘面积获得第一监测目标的位移变化率,包括采用如下数学表达计算位移变化率:
[0027][0028]其中,ΔS为所述位移变化率,S
A
为所述第一边缘面积,S
B
为所述第二边缘面积,S
AB
为所述重叠面积。
[002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图像集获取第一目标图像和第二目标图像,之后还包括:
[0030]检验所述第一目标图像和第二目标图像的数据有效性,包括:
[0031]根据第一目标图像确定第三监测目标的第三轮廓区域,根据第二目标图像确定第三监测目标的第四轮廓区域,其中,所述第三监测目标包括驾驶员的面部和胸部;
[0032]分别获取所述第三轮廓区域和所述第四轮廓区域中的面部面积和胸部面积;
[0033]当第四轮廓区域中面部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三轮廓区域中面部面积,且第四轮廓区域中胸部面积小于或等于第三轮廓区域中胸部面积时,确定所述目标图像有效;或,
[0034]当第四轮廓区域中面部面积小于或等于第三轮廓区域中面部面积,且第四轮廓区域中胸部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三轮廓区域中胸部面积时,确定所述目标图像有效。
[003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验所述第一目标图像和第二目标图像的数据有效性,还包括:
[0036]检验所述胸部面积的数据有效性,包括:
[0037]根据所述面部的定位点在第三轮廓区域和第四轮廓区域中的坐标确定面部的位
移偏移量;
[0038]根据所述面部在第三轮廓区域和第四轮廓区域中的法向量确定法向量偏移量;
[0039]当所述面部的位移偏移量小于位移阈值,且,所述法向量偏移量小于法向量阈值时,确定第三轮廓区域和第四轮廓区域中的胸部面积数据有效。
[0040]再一方面,提供一种驾驶员动作监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0041]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图像集;
[0042]图像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图像集获取第一目标图像和第二目标图像,分别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图像中第一监测目标所对应的第一轮廓区域,以及所述第二目标图像中所述第一监测目标的第二轮廓区域,其中,所述第一监测目标至少包括驾驶员部分躯干区域;
[0043]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轮廓区域和第二轮廓区域获得重叠面积,以及第一边缘面积和第二边缘面积,其中,所述第一边缘面积为第一轮廓区域中的非重叠区域面积,第二边缘面积为第二轮廓区域中的非重叠区域面积;并根据所述重叠面积、第一边缘面积和第二边缘面积,获得第一监测目标的位移变化率,以根据所述位移变化率确定动作幅度指数。
[0044]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方法的步骤。
[0045]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0046]上述驾驶员动作幅度监测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监控第一监测目标即驾驶员的躯干区域在两个目标图像中的重叠面积以及非重叠面积来获得驾驶员躯干区域的位移变化率,并根据位移变化率进一步确定动作幅度指数的大小。
附图说明
[0047]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驾驶员动作幅度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48]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目标图像中第一监测目标的位移示意图;
[0049]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监测目标的位移示意图;
[0050]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驾驶员动作幅度监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0051]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2]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驾驶员动作幅度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目标图像集;根据所述目标图像集获取第一目标图像和第二目标图像,分别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图像中第一监测目标所对应的第一轮廓区域,以及所述第二目标图像中所述第一监测目标的第二轮廓区域,其中,所述第一监测目标至少包括驾驶员部分躯干区域;根据所述第一轮廓区域和第二轮廓区域获得重叠面积,以及第一边缘面积和第二边缘面积,其中,所述第一边缘面积为第一轮廓区域中的非重叠区域面积,第二边缘面积为第二轮廓区域中的非重叠区域面积;根据所述重叠面积、第一边缘面积和第二边缘面积,获得第一监测目标的位移变化率,并根据所述位移变化率确定动作幅度指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员动作幅度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图像集获取第一目标图像和第二目标图像之后还包括:根据目标图像确定第二监测目标的定位点的坐标,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图像获得第一定位点,以及根据所述第二目标图像获得第二定位点,所述第二监测目标包括驾驶员的手部区域;根据所述第一定位点和第二定位点的坐标确定所述第二监测目标的偏移速率,以根据所述第二监测目标的偏移速率以及第一监测目标的位移变化率确定动作幅度指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员动作幅度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确定第二监测目标的定位点,包括: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确定第二监测目标的封闭轮廓曲线;根据所述目标图像获得二值化矩阵,其中,所述二值化矩阵中位于所述封闭轮廓曲线内的点的值置1,位于所述封闭轮廓曲线外的点的值置0;根据如下数学表达确定所述定位点的坐标(x
c
,y
c
):):其中:其中:其中:其中,V(i,j)为二值化矩阵中的点(i,j)处的值。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员动作幅度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确定第二监测目标的定位点之后,还包括:
获取第二监测目标的定位点距离方向盘区域的偏移量,以根据所述第二监测目标的偏移量以及第一监测目标的位移变化率确定动作幅度指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员动作幅度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重叠面积、第一边缘面积和第二边缘面积获得第一监测目标的位移变化率,包括采用如下数学表达计算位移变化率:其中,ΔS为所述位移变化率,S
A
为所述第一边缘面积,S
B
为所述第二边缘面积,S
AB
为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武训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赛力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