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2590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7
本申请公开了导尿装置,包括导尿管、尿液收集容器以及连接导尿管和尿液收集容器的连接管路,连接管路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之间设置有自控排液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导尿装置在导尿管和存尿袋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自控排液装置,通过自控排液装置控制膀胱中尿液排出,尿液排出与膀胱内压力相关,使导尿装置根据膀胱尿液压力自动排尿,与使用者的排尿生理相关联,避免人为控制对膀胱造成的不利影响。的不利影响。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尿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导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导尿是将导尿管从尿道插入膀胱排尿的方法,是临床上常规操作,临床上,经常有泌尿疾病、急性尿潴留患者需要导尿,有时,大规模手术前后的非泌尿疾病患者也需要导尿。
[0003]目前,导尿的方法主要有持续性导尿(留置导尿管)、间歇性导尿(留置导尿管)、间歇性导尿(非留置导尿管)。持续性导尿(留置导尿管)是将导尿管一直留置在病人体内,连续不断地将尿液导出膀胱外,需定期更换新导尿管或直至病情许可时拔掉导尿管;间歇性导尿(留置导尿管)与持续性导尿(留置导尿管)的差异为每隔一段时间,手动控制导尿管路开关进行导尿;间歇性导尿(非留置导尿管)是将导尿管每隔一段时间插入膀胱,进行导尿一次,在膀胱排空后即将导尿管拔出。
[0004]持续性导尿时,膀胱中的尿液将随时从体内排出,膀胱将一直处于排空状态。此时,膀胱会卷曲在一起,如果时间过长,会导致膀胱明显挛缩,无法储存尿液,使患者排尿频繁,很难再次保留导尿管或更换膀胱瘘。同时,也打乱了膀胱充盈及排空的正常周期性泌尿生理现象,进而导致产生尿意的神经系统紊乱。患者在去除导尿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泌尿神经系统的紊乱,会经常出现尿意失灵、尿失禁等现象。因此,需要每隔一段时间排尿一次,以维持膀胱的容量,避免膀胱挛缩以及泌尿神经系统紊乱。但是,间歇性导尿是用人工手动控制导尿系统管路开关进行导尿,可以解决膀胱挛缩及泌尿神经系统紊乱现象,但若患者不便操作排尿系统或无人协助时,可能会出现漏尿或膀胱损伤。
[0005]目前使用的导尿装置通常由导尿管和尿袋组成,导尿管一端经尿道插入膀胱,另一端通过连接管路与尿袋(或尿瓶)连接,在连接管路上设置有卡扣来夹持连接管路以控制导尿装置的开启及调控尿液的流量大小。卡扣上设有不等宽的夹持间隙,当连接管路位于夹持间隙大间隙侧,连接管路畅通无变形,从大间隙侧向小间隙侧移动,连接管路变形直至内壁贴合,连接管路封闭。采用卡扣调节导尿装置开关,需要人为去控制,无法与使用者的排尿生理建立联系,而排尿过频或过少均会对膀胱产生不利影响,而影响膀胱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无法自动实现膀胱充盈及排空的正常周期性泌尿生理现象。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尿装置,该导尿系统可与使用者的排尿生理相关联,使导尿如同正常的生理排尿,避免人为控制对膀胱造成的不利影响。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导尿装置,包括导尿管、尿液收集容器以及连接导尿管和尿液收集容器的连接管路,所述连接管路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之间设置有自控排液装置;所述自控排液装置分别设有进液口、进气口A、出液口、内腔A、内腔B、储能蓄压机构,进
液口与内腔A导通并经第一管路连接导尿管,内腔A通过进气口A与外界大气单向导通,出液口与内腔B导通并经第二管路连接尿液收集容器,内腔A和内腔B之间由液体通道导通,内腔A和内腔B之间设有储能蓄压机构,储能蓄压机构控制液体通道的开启或闭合。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内腔A通过设有单向阀A的进气口A与外界大气单向连通。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式,第二管路通过进气口B与外界大气单向导通。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储能蓄压机构包括弹性密封塞和调节件,弹性密封塞的上端面用于封堵液体通道,下端与调节件连接,调节件挤压密封塞。
[0011]更优地,所述调节件与内腔B下部螺纹配合,调节件下侧中心设有调节孔,调节孔外侧设有漏液孔。
[0012]更优地,所述调节孔为多边形孔。
[0013]更优地,所述调节件可相对内腔B移动且与内腔B密封,调节件上端作用于弹性密封塞,调节件内部中空形成调节件内腔,上部设有漏液孔,下端形成排液管,调节件通过漏液孔、调节件内腔连通内腔B和排液管,排液管向下延伸至壳体外;调节件的排液管外壁设有外螺纹,壳体下端设有调节螺母,外螺纹与调节螺母配合。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储能蓄压机构包括弹性密封塞,弹性密封塞的上端面用于封堵液体通道,下部设有漏液孔,漏液孔与出液口导通。
[0015]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储能蓄压机构包括密封座和弹簧,密封座上端面用于封堵液体通道,下端与弹簧连接,弹簧上端与密封座抵触,下端与内腔B底部相抵触。
[0016]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储能蓄压机构包括密封座、弹簧和调节座,密封座上端面用于封堵液体通道,下端与弹簧连接,弹簧上端与密封座抵触,下端与调节座相抵触,调节座可相对内腔B移动,调节座下端形成排液管,排液管向下延伸至壳体外。
[0017]更优地,所述调节座的排液管外壁设有外螺纹,壳体下端设有调节螺母,外螺纹与调节螺母螺纹配合。
[0018]所述调节座与内腔B的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
[0019]更优地,下壳的通孔外侧设有环形凸起,调节螺母上设有与环形凸起配合的环形凹槽。
[0020]更优地,所述调节螺母外设有与壳体卡合的护套。
[0021]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内腔A内设有壳体B,由壳体B形成内腔B,壳体B下端形成液体通道,液体通道位于内腔A下方,所述储能蓄压机构包括重物,通过重物封闭或开启液体通道。
[0022]所述尿液收集容器为弹性体制成的尿袋;或为硬材质制成的尿瓶/尿袋,其上设有与大气相通的进气管。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导尿管和存尿袋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自控排液装置,自控排液装置分为内腔A和内腔B,两个腔室间液体通道开启或闭合由储能蓄压机构控制,排尿时膀胱内的压力取决于储能蓄压机构。本专利技术通过自控排液装置控制膀胱中尿液排出,尿液排出与膀胱内压力相关,与使用者的排尿生理相关联,避免人为控制对膀胱造成的不利影响。该装置可以适用不同膀胱压力,通过调节自控排液装置压力设置,使之等同于使用者的膀胱压力(膀胱压可以刺激泌尿系统神经产生尿意)。使用该装置可以轻松实现膀胱充盈、排空的正常生理周期循环。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是导尿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第一种自控排液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第二种自控排液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第三种自控排液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是第四种自控排液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0]图6是第五种自控排液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1]图7是第六种自控排液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2]图8是另一种导尿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3]图9是图8中A处放大图。
[0034]图中: 1导尿管,2连接管路,21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导尿装置,包括导尿管、尿液收集容器以及连接导尿管和尿液收集容器的连接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路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之间设置有自控排液装置;所述自控排液装置分别设有进液口、进气口A、出液口、内腔A、内腔B、储能蓄压机构,进液口与内腔A导通并经第一管路连接导尿管,内腔A通过进气口与外界大气单向导通,出液口与内腔B导通并经第二管路连接尿液收集容器,内腔A和内腔B之间由液体通道导通,内腔A和内腔B之间设有储能蓄压机构,储能蓄压机构控制液体通道的开启或闭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A通过设有单向阀A的进气口A与外界大气单向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尿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管路通过进气口B与外界大气单向导通。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导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蓄压机构包括弹性密封塞和调节件,弹性密封塞的上端面用于封堵液体通道,下端与调节件连接,调节件挤压密封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与内腔B下部螺纹配合,调节件下侧中心设有调节孔,调节孔外侧设有漏液孔。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可相对内腔B移动且与内腔B密封,调节件上端作用于弹性密封塞,调节件内部中空形成调节件内腔,上部设有漏液孔,下端形成排液管,调节件通过漏液孔、调节件内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勇胡峰林李敏王建徽杨运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盛美山东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