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嗅味物质的吸附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2486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嗅味物质的吸附实验装置,属于通用吸附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嗅味是由水中各种有机与无机物质综合作用而表现出来的,例如土壤颗粒、微生物及各种无机盐、有机物等。吸附实验用于评估特定催化材料对嗅味物质的吸附能力。现有技术中,嗅味物质吸附实验缺乏专门装置,某些特定条件的吸附实验难以实施。本嗅味物质的吸附实验装置包括底座和上盖,底座上设有多个实验组件,实验组件包括烧杯、搅拌器和驱动组件,搅拌器设置于烧杯内侧,可以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对烧杯内液体进行搅拌,驱动组件设置于烧杯外周,驱动组件与搅拌器之间没有物理接触,通过电磁感应进行驱动,稳定性高,控制精确,不影响烧杯的密封,实验更方便且结论更可靠。论更可靠。论更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嗅味物质的吸附实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通用吸附实验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嗅味物质的吸附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的嗅味是由水中各种有机与无机物质综合作用而表现出来的,包括土壤颗粒、腐烂的植物、微生物及各种无机盐、有机物和一些气体等等。水中植物在某些微生物,如放线菌、兰绿藻等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微量有机物也是嗅味的主要来源。
[0003]吸附是指物质,主要是固体物质表面吸住周围液体或气体介质中的分子或离子的现象。当流体与多孔固体接触时,流体中某一组分或多个组分在固体表面处产生积蓄,此过程称为吸附。嗅味物质的吸附实验,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测定特定吸附样品,比如光催化材料对流体中嗅味物质的吸附能力,从而评估该样品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对嗅味物质的吸附参数。
[0004]嗅味物质的吸附实验主要步骤包括:将被吸附的嗅味物质溶解于水中,制成原始的测试溶液;往测试溶液中添加催化材料;控制多组实验组的环境参数,例如光照、温度、搅拌强度等;反应过程中,定时从测试溶液中取样,测定分析溶液中嗅味物质的浓度变化;分析得出特定种类催化材料,在特定环境因素下,对嗅味物质的吸附参数。
[0005]现有技术中,嗅味物质的吸附实验缺乏专门的实验装置,往往将普通玻璃烧杯作为反应池,某些嗅味物质的实验要求持续进行数十个小时,每隔一段时间还要进行取样测定分析,实验过程中还要求控温和密封,某些实验条件还要求持续搅拌。因此,现有技术中,某些特定条件嗅味物质的吸附实验难以实施,例如要求密封且持续搅拌数十个小时的实验,实验人员不可能拿着玻璃棒在烧杯中搅拌这么久,而外部机械辅助搅拌时,搅拌轴或电机需要伸入烧杯中,虽然也可以进行实验,但是为实验条件控制带来了其他问题,例如密封问题,这会降低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再比如,现有技术中,当要求控制环境温度时,一般通过将烧杯浸泡在恒温水中实现保温,这种方式不仅温度精度不高,而且热传导效率低,浪费热源,持续数十个小时的吸附实验会浪费大量能源,还会造成各组对照组之间差异进一步扩大,影响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嗅味物质的吸附实验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嗅味物质吸附实验专门的实验装置,尤其在需要持续搅拌且保持溶液密封的实验条件下,现有实验设备不能满足要求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嗅味物质的吸附实验装置,包括底座和上盖,所述上盖设于所述底座上方;
[0008]还包括多个实验组件;
[0009]所述底座上设有多个凹腔,所述实验组件位于所述凹腔,所述实验组件包括烧杯、
搅拌器和驱动组件;
[0010]所述烧杯内侧设有环形的导槽,所述搅拌器安装于所述导槽;
[0011]所述搅拌器包括环形件、多个永磁体和多片螺旋叶片,所述环形件为三层的夹心结构,所述永磁体设置于所述环形件的中间层,所述螺旋叶片设置于所述环形件内侧壁,所述环形件的其中一个端面还设有导块,所述导块插入所述导槽中并滑动配合,所述搅拌器可在所述烧杯内转动;
[0012]所述驱动组件环绕设置于所述烧杯外周,且其高度区域与所述搅拌器的高度区域相同,所述驱动组件内侧设置有多个凸台,所述凸台上绕有导线绕组。
[0013]可选的,所述烧杯包括下杯体、杯身和连接件一,所述连接件一为“H”形结构,所述下杯体和杯身分别卡入所述连接件一的下侧凹陷区和上侧凹陷区并连接成密封的整体,所述导槽设于所述连接件一上侧的内环上。
[0014]可选的,所述杯身包括上杯体、中杯体和连接件二,所述连接件二为“H”形结构,所述上杯体和中杯体分别卡入所述连接件二的上侧凹陷区和下侧凹陷区并连接成密封的整体,所述连接件二下侧的内环上也设有所述导槽。
[0015]可选的,所述环形件的两个端面均设有导块,两个所述导块分别插入所述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的所述导槽中并滑动配合。
[0016]可选的,所述烧杯还包括杯盖,所述杯盖下部中心设有玻璃管,所述玻璃管的长度略小于所述烧杯的深度;
[0017]所述玻璃管高于所述搅拌器和低于所述搅拌器的两端均设有多个贯通孔。
[0018]可选的,所述贯通孔在所述玻璃管上呈交叉的梅花形布置。
[0019]可选的,所述杯盖上部中心设有杯柄,所述杯柄上至少设有一个杯孔,所述杯孔贯穿所述杯盖。
[0020]可选的,所述杯孔中设有细管,所述细管下端插入所述玻璃管中。
[0021]可选的,所述下杯体为双层结构,其中所述下杯体的外层为金属材质。
[0022]可选的,所述实验组件还包括线圈,所述线圈围绕所述下杯体设置,所述线圈的底部高于所述凹腔的底部。
[0023]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嗅味物质的吸附实验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可以进行要求持续搅拌和保持密封的嗅味物质吸附实验,本嗅味物质的吸附实验装置包括底座和上盖,座上设有多个实验组件,实验组件包括烧杯、搅拌器和驱动组件,搅拌器设置于烧杯内侧,可以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对烧杯内液体进行搅拌,驱动组件设置于烧杯外周,其高度区域与搅拌器的高度区域相同,驱动组件与搅拌器之间没有物理接触,无需通过伸入烧杯的轴连接,而是通过电磁感应进行无接触驱动,稳定性高,搅拌控制精确,而且不影响烧杯的密封。在需要长时间持续搅拌的实验中,可以释放实验人员的双手;同时,相比于人工搅拌,也能确保多个对照组之间的搅拌参数一致,从而提高实验结论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5]图1显示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示意图。
[0026]图2显示为本专利技术实验组件示意图。
[0027]图3显示为本专利技术实验组件俯视示意图。
[0028]图4显示为本专利技术实验组件剖视示意图。
[0029]图5显示为本专利技术实验组件未安装搅拌器的示意图。
[0030]图6显示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1]图7显示为本专利技术图5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2]图8显示为本专利技术搅拌器示意图。
[0033]图9显示为本专利技术搅拌器剖视示意图。
[0034]图10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烧杯示意图。
[0035]图11显示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烧杯示意图。
[0036]图12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烧杯及其杯盖示意图。
[0037]图13显示为本专利技术杯盖及玻璃管示意图。
[0038]图14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从实验组件取样示意图。
[0039]图15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玻璃管上贯通孔分布示意图。
[0040]图16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烧杯中液流循环示意图。
[0041]其中:底座1、凹腔11、上盖2、实验组件3、烧杯31、下杯体311、外层3111、上杯体3121、中杯体3122、导槽3131、连接件一3133、连接件二3134、杯盖314、玻璃管3141、贯通孔31411、杯柄3142、杯孔31421、细管31422、搅拌器32、环形件321、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嗅味物质的吸附实验装置,包括底座(1)和上盖(2),所述上盖(2)设于所述底座(1)上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实验组件(3);所述底座(1)上设有多个凹腔(11),所述实验组件(3)位于所述凹腔(11),所述实验组件(3)包括烧杯(31)、搅拌器(32)和驱动组件(33);所述烧杯(31)内侧设有环形的导槽(3131),所述搅拌器(32)安装于所述导槽(3131);所述搅拌器(32)包括环形件(321)、多个永磁体(322)和多片螺旋叶片(323),所述环形件(321)为三层的夹心结构,所述永磁体(322)设置于所述环形件(321)的中间层,所述螺旋叶片(323)设置于所述环形件(321)内侧壁,所述环形件(321)的其中一个端面还设有导块(3211),所述导块(3211)插入所述导槽(3131)中并滑动配合,所述搅拌器(32)可在所述烧杯(31)内转动;所述驱动组件(33)环绕设置于所述烧杯(31)外周,且其高度区域与所述搅拌器(32)的高度区域相同,所述驱动组件(33)内侧设置有多个凸台(331),所述凸台(331)上绕有导线绕组(33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嗅味物质的吸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烧杯(31)包括下杯体(311)、杯身(312)和连接件一(3133),所述连接件一(3133)为“H”形结构,所述下杯体(311)和杯身(312)分别卡入所述连接件一(3133)的下侧凹陷区和上侧凹陷区并连接成密封的整体,所述导槽(3131)设于所述连接件一(3133)上侧的内环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嗅味物质的吸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杯身(312)包括上杯体(3121)、中杯体(3122)和连接件二(3134),所述连接件二(3134)为“H”形结构,所述上杯体(3121)和中杯体(3122)分别卡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如勇徐华明王益军
申请(专利权)人:兰溪市钱江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