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氯消毒清水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5124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氯消毒清水池,旨在解决均匀性一般和消毒效率低下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加氯消毒清水池,包括池体,其特征在于:池体的前端上侧和后端上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板,两个固定板的上端均开设有一个滑槽,池体的左端上侧设置有密封装置,两个滑轨的内部共同设置有滑动消毒装置,池体的右端中侧设置有流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喷管在池体内左右运动时能够将液氯均匀的喷洒到池体内,提高均匀性,同时两个活动网板左右往复运动时对水和液氯进行碰撞冲击,提高其反应速度,进而提高消毒效率,且水泵工作时将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到出水管,使得池体内的水处在运动状态下,加快水和液氯的反应速度,提高消毒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氯消毒清水池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清水池,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加氯消毒清水池。

技术介绍

[0002]清水池是给水系统中调节水厂均匀供水和满足用户不均匀用水的调蓄构筑物。由于每座供水厂的供水能力与水厂总平面布局不同,水厂清水池的数量,容量,平面尺寸,深度以及结构类型不同,但其施工方法与要求是相通和类似的,清水池作用是让过滤后的洁净澄清的滤后水沿着管道流往其内部进行贮存,并在清水中再次投加入液氯进行一段时间消毒,对水体的大肠杆菌等病菌进行杀灭以达到灭菌的效果,现有的加氯消毒清水池在使用时液氯无法均匀的与水反应,降低了均匀性,同时外部的杂质容易进入到清水池内,降低了清水池的水质,且液氯与水反应较慢,降低了消毒效率。
[0003]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氯消毒清水池,通过喷管在池体内左右运动时能够将液氯均匀的喷洒到池体内,提高均匀性,同时两个活动网板左右往复运动时对水和液氯进行碰撞冲击,提高其反应速度,进而提高消毒效率,且水泵工作时将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到出水管,使得池体内的水处在运动状态下,加快水和液氯的反应速度,提高消毒效率。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加氯消毒清水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前端上侧和后端上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均开设有一个滑槽,所述池体的左端上侧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池体的内腔上部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一个滑轨,两个所述滑轨的内部共同设置有滑动消毒装置,所述池体的右端中侧设置有流动装置。
[000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弧形板,两个所述弧形板的相对面上部共同活动穿插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转筒,所述转筒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柔性密封板,所述柔性密封板的前后两端右侧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相背面均固定安装有一个滑块,前侧所述滑块的右端活动穿插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后侧所述滑块的右端活动穿插连接有限位杆,所述密封装置通过连接板与池体固定连接。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消毒装置包括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活动块,前侧所述活动块的右端活动穿插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后侧所述活动块的右端活动穿插连接有限位柱,所述移动板的下端左侧和下端右侧均固定安装有一个活动网板,所述移动板的上端中侧固定安装有储存筒,所述储存筒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动力泵,所述储存筒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通管,所
述通管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喷管,所述滑动消毒装置通过移动板与滑轨活动连接。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流动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外表面前侧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水泵的外表面后侧固定安装有出水管,所述流动装置通过支撑板与池体固定连接。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管位于两个活动网板的中间位置,所述活动网板的长度大小和池体的宽度大小相同。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柔性密封板远离转筒的一端与池体的顶部相接触,所述柔性密封板的宽度大小和池体的宽度大小相同。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均贯穿池体的右端并延伸至池体的内部。
[001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1、通过喷管在池体内左右运动时能够将液氯均匀的喷洒到池体内,提高均匀性,同时两个活动网板左右往复运动时对水和液氯进行碰撞冲击,提高其反应速度,进而提高消毒效率,且水泵工作时将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到出水管,使得池体内的水处在运动状态下,加快水和液氯的反应速度,提高消毒效率;
[0014]2、通过柔性密封板往右运动时处在舒展状态下,此时柔性密封板将池体的顶部覆盖,外部的杂质无法进入到池体内,保障清水池的水质质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滑动消毒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流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池体;2、固定板;3、滑槽;4、密封装置;5、滑轨;6、滑动消毒装置;7、流动装置;41、连接板;42、弧形板;43、转轴;44、转筒;45、柔性密封板;46、固定块;47、滑块;48、丝杆;49、第一伺服电机;401、限位杆;61、移动板;62、活动块;63、螺纹杆;64、第二伺服电机;65、限位柱;66、活动网板;67、储存筒;68、动力泵;69、通管;601、喷管;71、支撑板;72、水泵;73、进水管;74、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
装”、“设置有”、“套设置/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4]一种加氯消毒清水池,如图1和图4所示,包括池体1,池体1的前端上侧和后端上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板2,两个固定板2的上端均开设有一个滑槽3,池体1的左端上侧设置有密封装置4,池体1的内腔上部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一个滑轨5,两个滑轨5的内部共同设置有滑动消毒装置6,池体1的右端中侧设置有流动装置7。
[0025]密封装置4包括连接板41,连接板41的上端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弧形板42,两个弧形板42的相对面上部共同活动穿插连接有转轴43,转轴43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转筒44,转筒44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柔性密封板45,柔性密封板45往右运动时处在舒展状态下,此时柔性密封板45将池体1的顶部覆盖,外部的杂质无法进入到池体1内,保障清水池的水质质量,柔性密封板45远离转筒44的一端与池体1的顶部相接触,柔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氯消毒清水池,包括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的前端上侧和后端上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板(2),两个所述固定板(2)的上端均开设有一个滑槽(3),所述池体(1)的左端上侧设置有密封装置(4),所述池体(1)的内腔上部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一个滑轨(5),两个所述滑轨(5)的内部共同设置有滑动消毒装置(6),所述池体(1)的右端中侧设置有流动装置(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氯消毒清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4)包括连接板(41),所述连接板(41)的上端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弧形板(42),两个所述弧形板(42)的相对面上部共同活动穿插连接有转轴(43),所述转轴(43)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转筒(44),所述转筒(44)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柔性密封板(45),所述柔性密封板(45)的前后两端右侧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固定块(46),两个所述固定块(46)的相背面均固定安装有一个滑块(47),前侧所述滑块(47)的右端活动穿插连接有丝杆(48),所述丝杆(48)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49),后侧所述滑块(47)的右端活动穿插连接有限位杆(401),所述密封装置(4)通过连接板(41)与池体(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氯消毒清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消毒装置(6)包括移动板(61),所述移动板(61)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活动块(62),前侧所述活动块(62)的右端活动穿插连接有螺纹杆(6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益军
申请(专利权)人:兰溪市钱江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