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桶废料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1934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塑料废料处理装置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塑料桶废料处理装置,通过两组粉碎辊和多组粉碎刀片对塑料废品和破损的塑料桶进行粉碎的塑料桶废料处理装置;包括塑料处理装置本体,塑料处理装置本体的底端设置有四组支腿,四组支腿的底端均设置有稳固垫,塑料处理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腔室,塑料处理装置本体的后端设置有动力组件,腔室的中部设置有粉碎组件,塑料处理装置本体的前端设置有进料口,塑料处理装置本体的右端设置有出料口;其特征在于,粉碎组件包括两组第一转动轴、三组第二转动轴和两组导流块,两组第一转动轴的前端与腔室的前端轴承连接。组第一转动轴的前端与腔室的前端轴承连接。组第一转动轴的前端与腔室的前端轴承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料桶废料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塑料废料处理装置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塑料桶废料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塑料桶多用于各种液体的储存和运输,对特殊的危险品包装具有良好的特性,它有不易碎、不生锈、质轻等特点,而且耐油、耐强腐蚀性能好优异,多用于需要保温、防潮、耐压、抗腐蚀的危险品包装。塑料桶的材料多采用聚乙烯、聚丙烯、聚酯等塑料吹塑、注塑、吸塑、滚塑而成,多用于盛装化工、农药、医药、食品、五金电子、机电等行业液体、固体物品,其在的化工、农药、医药、食品、五金电子、机电等行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0003]现有的塑料桶生产时,在塑料压缩成型时,会产生一定的废品,这些废料会和破损的塑料桶一块通过塑料处理装置进行粉碎,在利用;
[0004]现有的塑料处理装置使用中发现,塑料处理装置在使用时对塑料的粉碎不均与,且会有一部分的塑料存在粉碎不彻底,存在一定较大的碎片,从而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通过两组粉碎辊和多组粉碎刀片对塑料废品和破损的塑料桶进行粉碎的塑料桶废料处理装置。
[0006]包括塑料处理装置本体,塑料处理装置本体的底端设置有四组支腿,四组支腿的底端均设置有稳固垫,塑料处理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腔室,塑料处理装置本体的后端设置有动力组件,腔室的中部设置有粉碎组件,塑料处理装置本体的前端设置有进料口,塑料处理装置本体的右端设置有出料口;其特征在于,粉碎组件包括两组第一转动轴、三组第二转动轴和两组导流块,两组第一转动轴的前端与腔室的前端轴承连接,两组第一转动轴密封穿出塑料处理装置本体的后端与动力组件连接,两组第一转动轴上分别设置有粉碎辊,三组第二转动轴的前端与腔室的前端轴承连接,三组第二转动轴的后端轴承密封穿出塑料处理装置本体的后端,三组第二转动轴的外壁分别设置有多组粉碎刀片,两组第一转动轴和三组第二转动轴分别与动力组件连接,腔室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导流块连接;
[0007]动力组件包括两组支撑台、两组电机、两组转动板、四组齿轮圈,四组传动齿轮和四组直角齿轮箱,塑料处理装置本体的后端与两组支撑台的前端连接,两组支撑台的顶端分别与电机的底端连接,电机的输出端分别与转动板连接,底部转动板的前端与中部第二转动轴的后端连接,两组转动板的后端均设置有齿轮圈,两组齿轮圈分别与两组传动齿轮齿面啮合,四组传动齿轮分别与直角齿轮箱的输入端连接,四组直角齿轮箱的前端分别与塑料处理装置本体的后端连接,顶部两组直角齿轮箱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转动轴的后端连接,底部两组直角齿轮箱的输出端分别与左右第二转动轴的后端连接。本技术的塑料桶废料处理装置,腔室的底部设置有导料板。
[0008]本技术的塑料桶废料处理装置,包括导流台,塑料处理装置本体的底部右端
与导流台的左端连接。
[0009]本技术的塑料桶废料处理装置,还包括防护罩,塑料处理装置本体的后端与防护罩的前端连接。
[0010]本技术的塑料桶废料处理装置,所述防护罩的后端设置有通风口,通风口处设置有防护网。
[0011]本技术的塑料桶废料处理装置,进料口的顶部设置有多组塑料布条。
[0012]本技术的塑料桶废料处理装置,还包括把手,塑料处理装置本体的前端设置有维修口,维修口处设置有铰接的柜门,柜门的前端与把手的后端连接。
[0013]本技术的塑料桶废料处理装置,还包括卡板,柜门的前端与卡板的后端铰接,塑料处理装置本体的底部前端设置有卡块,卡块与卡板卡装。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进行塑料处理时,将废料和破烂的塑料桶通过进料口放入腔室中,然后启动两组电机,两组电机带动转动轮和齿轮圈进行旋转,之后两组齿轮圈带动齿面啮合的四组传动齿轮进行相对反向旋转,然后四组反向旋转的齿轮带动两组第一转动轴和两组第二转动轴与通过底部转动板带动中部第二转动轴进行旋转,之后两组第一转动轴带动两组粉碎辊对塑料桶进行挤压和初步粉碎,然后通过三组第二转动轴和多组刀片对塑料进行充分的粉碎,粉碎后的塑料掉落到腔室底端,之后通过出料口排出,从而增强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导流板与腔室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两组电机与支撑台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的电机输出端与转动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的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中标记:1、塑料处理装置本体;2、支腿;3、进料口;4、出料口;5、第一转动轴;6、粉碎辊;7、第二转动轴;8、粉碎刀片;9、支撑台;10、电机;11、转动板;12、齿轮圈;13、传动齿轮;14、直角齿轮箱;15、导料板;16、导流台;17、防护罩;18、防护网;19、塑料布条;20、柜门;21、把手;22、卡板;23、卡块;24、稳固垫;25、导流块;30、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2]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塑料桶废料处理装置,包括塑料处理装置本体1,塑料处理装置本体1的底端设置有四组支腿2,四组支腿2的底端均设置有稳固垫24,塑料处理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腔室30,塑料处理装置本体1的后端设置有动力组件,腔室30的中部设置有粉碎组件,塑料处理装置本体1的前端设置有进料口3,塑料处理装置本体1的右端设置有出料口4;其特征在于,粉碎组件包括两组第一转动轴5、三组第二转动轴7和两组导流块25,两组第一转动轴5的前端与腔室30的前端轴承连接,两组第一转动轴5密封穿出塑料处理装置本体1的后端与动力组件连接,两组第一转动轴5上分别设置有粉碎辊6,三组
第二转动轴7的前端与腔室30的前端轴承连接,三组第二转动轴7的后端轴承密封穿出塑料处理装置本体1的后端,三组第二转动轴7的外壁分别设置有多组粉碎刀片8,两组第一转动轴5和三组第二转动轴7分别与动力组件连接,腔室30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导流块25连接;
[0023]动力组件包括两组支撑台9、两组电机10、两组转动板11、四组齿轮圈12,四组传动齿轮13和四组直角齿轮箱14,塑料处理装置本体1的后端与两组支撑台9的前端连接,两组支撑台9的顶端分别与电机10的底端连接,电机10的输出端分别与转动板11连接,底部转动板11的前端与中部第二转动轴7的后端连接,两组转动板11的后端均设置有齿轮圈12,两组齿轮圈12分别与两组传动齿轮13齿面啮合,四组传动齿轮13分别与直角齿轮箱14的输入端连接,四组直角齿轮箱14的前端分别与塑料处理装置本体1的后端连接,顶部两组直角齿轮箱14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转动轴5的后端连接,底部两组直角齿轮箱14的输出端分别与左右第二转动轴7的后端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桶废料处理装置,包括塑料处理装置本体(1),塑料处理装置本体(1)的底端设置有四组支腿(2),四组支腿(2)的底端均设置有稳固垫(24),塑料处理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腔室(30),塑料处理装置本体(1)的后端设置有动力组件,腔室(30)的中部设置有粉碎组件,塑料处理装置本体(1)的前端设置有进料口(3),塑料处理装置本体(1)的右端设置有出料口(4);其特征在于,粉碎组件包括两组第一转动轴(5)、三组第二转动轴(7)和两组导流块(25),两组第一转动轴(5)的前端与腔室(30)的前端轴承连接,两组第一转动轴(5)密封穿出塑料处理装置本体(1)的后端与动力组件连接,两组第一转动轴(5)上分别设置有粉碎辊(6),三组第二转动轴(7)的前端与腔室(30)的前端轴承连接,三组第二转动轴(7)的后端轴承密封穿出塑料处理装置本体(1)的后端,三组第二转动轴(7)的外壁分别设置有多组粉碎刀片(8),两组第一转动轴(5)和三组第二转动轴(7)分别与动力组件连接,腔室(30)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导流块(25)连接;动力组件包括两组支撑台(9)、两组电机(10)、两组转动板(11)、四组齿轮圈(12),四组传动齿轮(13)和四组直角齿轮箱(14),塑料处理装置本体(1)的后端与两组支撑台(9)的前端连接,两组支撑台(9)的顶端分别与电机(10)的底端连接,电机(10)的输出端分别与转动板(11)连接,底部转动板(11)的前端与中部第二转动轴(7)的后端连接,两组转动板(11)的后端均设置有齿轮圈(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道民盛锦磊庞贺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宝鑫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