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1864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3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电池单体包括外壳、电极端子、电极组件及连接组件。所述电极端子设置于所述外壳,所述电极组件容纳于所述外壳内且包括极耳。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层叠设置并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于所述电极端子,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中的一者设有通孔,所述极耳穿过所述通孔,且所述极耳的至少部分夹持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能够使极耳被夹持于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仅通过连接组件自身的机械结构,就可完成极耳与连接组件间的连接需要。就可完成极耳与连接组件间的连接需要。就可完成极耳与连接组件间的连接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自然资源的消耗及环境的破坏日益加重,各领域中对可以储存能量并有效地利用储存能量的装置兴趣日益增长。电池单体是可以彼此结合的利用新的可再生能量的系统。
[0003]在电池技术中,通常电池单体包括用于进行电化学过程的电极组件、用于将电极组件与外部电连接的连接组件,连接组件与电极组件间易出现焊接不良,影响电池单体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降低电池单体中出现焊接不良的风险。
[0005]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包括外壳、电极端子、电极组件及连接组件。所述电极端子设置于所述外壳,所述电极组件容纳于所述外壳内且包括极耳。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层叠设置并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于所述电极端子,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中的一者设有通孔,所述极耳穿过所述通孔,且所述极耳的至少部分夹持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
[0006]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相连接,能够使极耳被夹持于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降低极耳与连接组件间的连接过程对电池单体质量造成的影响,如极耳与连接组件焊接时,不仅对极耳与连接组件的材质种类的限制较大,还易出现焊接点虚焊,造成极耳与连接组件间的连接强度不足,引发电池单体的安全问题。
[0007]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背离所述电极端子的一侧;所述电极组件还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背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所述极耳从所述主体部的面向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端面引出。
[0008]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对主体部、极耳、连接组件及电极端子间位置关系的限定,能够便于连接组件与极耳及电极端子相连接。
[0009]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板设有所述通孔,所述极耳经由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背离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穿过所述通孔。
[0010]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在第一连接板上设置通孔,便于引导极耳的走向,能够起到收拢整形极耳的作用,从而降低极耳与主体部间的干涉风险。
[0011]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板设有所述通孔,所述极耳经由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背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穿过所述通孔。
[0012]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在第二连接板上设置通孔,能够缩短极耳的延伸长度,降低了极耳对电池单体内体积的占用,便于提高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
[0013]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
[0014]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连接件,能够对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夹持极耳后产生的间隙空间,进行有效的填充,便于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相连接。
[0015]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连接件为一体形成结构。
[0016]采用上述结构,通过第一连接板与连接件一体成型,能够降低连接件、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三者相连接时的操作难度,提高装配效率。
[0017]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粘接或焊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
[0018]采用上述结构,通过第一连接板与连接件粘接或焊接连接,能够增强第一连接板与连接件间的连接强度。
[0019]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包括容纳于所述通孔的限位部,沿所述通孔的宽度方向,所述限位部的一侧与所述极耳相抵接,另一侧与所述通孔的侧壁相抵接。
[0020]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限位部,一方面,能够有效占用极耳穿过通孔后,通孔内剩余的空间,降低残留区域,另一方面,能够使极耳与通孔间的位置关系得到固定,提高极耳与连接组件间的连接强度。
[0021]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主体和所述限位部,所述连接主体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所述限位部凸出于所述连接主体面向所述通孔的表面,在远离所述连接主体的方向,所述限位部的截面积逐渐减小。
[0022]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在远离连接主体的方向上,使限位部的截面积逐渐减小,一方面,能够降低限位件进入通孔的难度,另一方面,能够提高与限位件对极耳的兼容能力,如极耳尺寸较小时,需要的卡位面积较大,可增大限位件伸入通孔内深度,使用限位件上横截面较大部分进行抵接。
[0023]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通孔的深度方向上,所述限位部的尺寸与所述通孔的尺寸之比大于或等于0.5。
[0024]采用上述结构,通过使通孔的深度方向上,限位部的尺寸与通孔的尺寸之比大于或等于0.5,能够保证限位部在通孔内的延伸长度,进而保证限位部对极耳的固定能力。
[0025]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基体材料、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基体材料以及所述连接件的基体材料相同。
[0026]采用上述结构,通过使第一连接板的基体材料、第二连接板的基体材料以及连接件的基体材料相同,能够降低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连接件间的连接难度,便于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连接件间适用于多种连接手段。
[0027]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极耳穿过所述通孔的部分向所述通孔背离所述连接件的一侧弯折。
[0028]采用上述结构,通过使极耳穿过通孔的部分向通孔背离连接件的一侧弯折,能够使极耳避让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与连接件相连接的区域,提高连接组件对极耳的夹持能力,也降低极耳对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与连接件间连接过程的影响。
[0029]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通孔的长度方向上,所述通孔的尺寸为L1,所述极耳的尺寸为L2,满足,1.2≤L1/L2≤1.5。
[0030]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对通孔长度的限定,一方面,能够防止通孔的长度过小,不利于极耳穿过通孔,为装配提供冗余;另一方面,也能够防止通孔的长度过大,使极耳穿过通孔后的在长度方向上可移动空间较大,导致结构松散,影响极耳与连接组件间的连接强度。
[0031]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通孔的宽度方向上,所述通孔的尺寸为L3,所述极耳的尺寸为L4,满足,1.2≤L3/L4≤1.5。
[0032]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对通孔宽度的限定,一方面,能够防止通孔的宽度过小,不利于极耳穿过通孔,另一方面,能够防止宽度方向上通孔的尺寸越大,压缩第一连接板或第二连接板上的空间,影响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间的连接强度,造成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对极耳的夹持强度下降。
[0033]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极耳包括层叠设置的多个极耳层,多个所述极耳层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至少包括一层所述极耳层,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电极端子,设置于所述外壳;电极组件,容纳于所述外壳内且包括极耳;连接组件,包括层叠设置并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于所述电极端子,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中的一者设有通孔,所述极耳穿过所述通孔,且所述极耳的至少部分夹持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背离所述电极端子的一侧;所述电极组件还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背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所述极耳从所述主体部的面向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端面引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设有所述通孔;所述极耳经由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背离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穿过所述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设有所述通孔;所述极耳经由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背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穿过所述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连接件为一体形成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粘接或焊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容纳于所述通孔的限位部,沿所述通孔的宽度方向,所述限位部的一侧与所述极耳相抵接,另一侧与所述通孔的侧壁相抵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主体和所述限位部,所述连接主体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所述限位部凸出于所述连接主体面向所述通孔的表面;在远离所述连接主体的方向,所述限位部的截面积逐渐减小。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孔的深度方向上,所述限位部的尺寸与所述通孔的尺寸之比大于或等于0.5。11.根据权利要求5

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基体材料、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基体材料以及所述连接件的基体材料相同。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穿过所述通孔的部分向所述通孔背离所述连接件的一侧弯折。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孔的长度方向上,所述通孔的尺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海族黄建涛刘桓基凌洋芳孙信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