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阵列检测线圈组的无线充电线圈定位方法及电路技术

技术编号:3861757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阵列检测线圈组的无线充电线圈定位方法及电路,包括定位磁场和定位信号的产生;构建离线指纹映射图谱;构建分区算法;指纹映射图谱在线重构;根据在线获得的定位信号确认接收线圈的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配置的不同数目的检测线圈组在定位磁场中产生的定位信号,可检测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的对准情况,还能显示接收线圈的坐标,从而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对准调整,以提高无线充电效率。以提高无线充电效率。以提高无线充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阵列检测线圈组的无线充电线圈定位方法及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电能传输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阵列检测线圈组的无线充电线圈定位方法及电路。

技术介绍

[0002]无线充电技术是利用电感耦合的一种非接触式充电方式。无线充电快捷、方便,减少了输电线路在日常生活中的空间位置,提高了人们的日常用电安全,因此无线充电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器设备。
[0003]对于无线充电技术,特别是在电动汽车的电感或磁耦合无线充电系统中,借助交变磁场将电力从初级发射线圈传输到次级接收线圈,线圈之间的错位将降低充电功率和效率;如何判断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是否对准,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本专利技术通过配置的不同数目的检测线圈组在定位磁场中产生的定位信号,可检测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的对准情况,还能显示接收线圈的坐标,从而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对准调整,以提高无线充电效率。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阵列检测线圈组的无线充电线圈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阵列检测线圈组的无线充电线圈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定位磁场和定位信号的产生;步骤二、构建离线指纹映射图谱;步骤三、构建分区算法;步骤四、指纹映射图谱在线重构;步骤五、将实时测得的检测线圈定位信号的电压向量与离线指纹映射图谱进行匹配,预测接收线圈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阵列检测线圈组的无线充电线圈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具体包括:发射线圈的激励源工作,接收线圈与发射线圈共振建立定位磁场,检测线圈在定位磁场的作用下产生定位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阵列检测线圈组的无线充电线圈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定位信号满足:其中,为n个检测线圈在定位磁场中的感应电压值,ω为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的共振频率,M
TR
为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之间的互感,M
RC

x
为接收线圈与检测线圈之间的互感,R
R
为接收线圈的寄生电阻,为发射线圈接入电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阵列检测线圈组的无线充电线圈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具体包括:设置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的垂直距离,固定发射线圈,接收线圈在发射线圈垂直距离的二维平面内移动,接收线圈的每个位置的指纹向量与n个检测线圈的感应电压信号相对应;在柱坐标系下,接收线圈的坐标(r,θ,z)与柱坐标系下指纹向量的关系表示为:其中,φ
(r,θ,z)
代表接收线圈的坐标(r,θ,z)处的指纹向量,V
x
是的均方根,是的极性(x=1,2,

,n),z为柱坐标系下接收线圈的中心点与发射线圈平面垂直距离,r为柱坐标系下接收线圈的中心与Z轴的距离,θ为柱坐标系下接收线圈的中心与极点的连线在极坐标平面上的投影和极轴之间的夹角;离线指纹映射图谱由指纹向量构成,表示为:其中,Φ
(z)
代表离线指纹映射图谱;r
min
,r
max
为柱坐标系下接收线圈的中心与Z轴距离的边界值,θ
min

max
为柱坐标系下接收线圈的中心与极点的连线在极坐标平面上的投影和极轴之间的夹角的边界值,z
min
和z
max
为柱坐标系下接收线圈的中心点与发射线圈平面垂直距离的边界值。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阵列检测线圈组的无线充电线圈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具体包括:
步骤31、测量检测线圈的感应电压V1,V
i
,

V
n
,1=<i<=n;步骤32、计算感应电压的最大值V
max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强浩刘东辉关甲琪肖菲杭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