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波玻璃及其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1681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波玻璃及其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所述吸波玻璃包括玻璃本体以及嵌设于所述玻璃本体中的网格状吸波结构,所述网格状吸波结构的制备原料包括复合磁性材料和凝固剂;其中,所述复合磁性材料包括由多孔石墨烯椭球体和硫化锌纳米材料复合构成的复合材料以及包覆于所述复合材料表面的有机绝缘材料,其中,所述复合材料中,多个所述多孔石墨烯椭球体有序排列构成石墨烯群,所述硫化锌纳米材料融合于所述石墨烯群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吸波玻璃兼具优异的光学性能以及吸波性能,应用于电子设备时,能够有效改善电子设备的电磁屏蔽性能,提升电子设备的电磁抗扰度。提升电子设备的电磁抗扰度。提升电子设备的电磁抗扰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波玻璃及其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磁吸波材料
,特别是涉及吸波玻璃及其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玻璃作为一种特殊的光学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半导体领域、精密器件领域等都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其性能直接制约着相关装备的分辨率、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性能。
[0003]然而,传统玻璃主要针对光学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对玻璃的吸波性能研究相对比较薄弱,因此,传统玻璃不具有吸波性能,导致电磁波会通过玻璃干扰电子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吸波玻璃及其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所述吸波玻璃兼具优异的光学性能以及吸波性能,应用于电子设备时,能够有效改善电子设备的电磁屏蔽性能,提升电子设备的电磁抗扰度。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吸波玻璃,包括玻璃本体以及嵌设于所述玻璃本体中的网格状吸波结构,所述网格状吸波结构的制备原料包括复合磁性材料和凝固剂;
[0006]其中,所述复合磁性材料包括由多孔石墨烯椭球体和硫化锌纳米材料复合构成的复合材料以及包覆于所述复合材料表面的有机绝缘材料,其中,所述复合材料中,多个所述多孔石墨烯椭球体有序排列构成石墨烯群,所述硫化锌纳米材料融合于所述石墨烯群中。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格状吸波结构中网格线的线宽为0.095mm

0.105mm。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格状吸波结构中单个网格的面积为3.9mm2‑<br/>4.1mm2。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格状吸波结构的单个网格为正方形。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合磁性材料在所述网格状吸波结构中的质量分数为5%

15%。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石墨烯群中,所述多孔石墨烯椭球体呈三维阵列排布。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孔石墨烯椭球体的赤道半径为100nm

120nm,极半径为200nm

250nm。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孔石墨烯椭球体的孔径为14nm

25nm,所述硫化锌纳米材料的粒径与所述多孔石墨烯椭球体的孔径的比值为1:8

1:12。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合磁性材料中,所述硫化锌纳米材料与所述石墨烯群的质量比为1:3

1:5。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所述的吸波玻璃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0016]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复合磁性材料中材料的选择以及结构的调控,使得复合磁性材料的吸波带宽覆盖20MHz

1.2GHz,插入损耗达到25dB左右,具有吸收带宽可调和吸波性能强的优势。从而,将其制成网格状吸波结构并嵌设于所述玻璃本体中时,使得到的吸波玻璃具有
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
[0017]另外,由于嵌设于玻璃本体中的吸波结构为网格状,可以保证吸波玻璃的透光性等光学性能。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吸波玻璃兼具优异的光学性能以及吸波性能,应用于电子设备时,能够有效改善电子设备的电磁屏蔽性能,提升电子设备的电磁抗扰度。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吸波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网格状吸波结构的示意图;
[0020]图3为实施例1制得的石墨烯群的高倍扫描电镜图;
[0021]图4为实施例1制得的复合磁性材料的高倍扫描电镜图;
[0022]图5为电子设备使用实施例1的吸波玻璃的电磁兼容辐射骚扰图;
[0023]图6为电子设备使用对比例1的玻璃的电磁兼容辐射骚扰图。
[0024]图中:10、玻璃本体;20、网格状吸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或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的可选范围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所列项目中任一个,也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所述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包括任意的两个相关所列项目、任意的更多个相关所列项目、或者全部相关所列项目的组合。
[0027]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实施方式的吸波玻璃,包括玻璃本体10以及嵌设于所述玻璃本体10中的网格状吸波结构20,所述网格状吸波结构20的制备原料包括复合磁性材料和凝固剂。
[0028]所述复合磁性材料包括由多孔石墨烯椭球体和硫化锌纳米材料复合构成的复合材料以及包覆于所述复合材料表面的有机绝缘材料,可选的,有机绝缘材料可以部分包覆于复合材料表面,也可以完成包覆复合材料,优选有机绝缘材料完全包覆复合材料,其中,有机绝缘材料优选为嵌段聚合物,如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嵌段共聚醚,采用有机绝缘材料进行包覆,不仅能够使得复合磁性材料具有电绝缘的性能,还能够使复合材料的结合更加稳定。
[0029]所述复合材料中,多个所述多孔石墨烯椭球体有序排列构成石墨烯群,所述硫化锌纳米材料融合于所述石墨烯群中。具体的,所述硫化锌纳米材料融合于所述石墨烯群的方式包括:至少部分多孔石墨烯椭球体的表面附着有硫化锌纳米材料,且石墨烯群的至少部分间隙填充有硫化锌纳米材料;进一步的,当硫化锌纳米材料的粒径小于多孔石墨烯椭球体的孔径时,所述硫化锌纳米材料融合于所述石墨烯群的方式还包括至少部分多孔石墨烯椭球体的孔道内包含有硫化锌纳米材料,当然,具体的融合方式并不会对吸波性能产生
实质性影响。
[0030]不同的结构类型和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电磁波转化能力不同。本专利技术中,在材料方面,采用石墨烯和硫化锌进行配合,在结构方面,石墨烯粒子通过酚醛树脂等粘结剂粘结构成多孔石墨烯椭球体,且多孔石墨烯椭球体有序排列构成石墨烯群,而硫化锌纳米材料以多种方式融合于石墨烯群中,从而,能够使电磁波更快、更高效的转化为热能,且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能实现热能的快速传递,进而,使得复合磁性材料在较宽频段均具有优异的吸波性能。具体的,复合磁性材料的吸波带宽覆盖20MHz

1.2GHz,插入损耗达到25dB左右。
[0031]从而,再将复合磁性材料制成网格状吸波结构20并嵌设于所述玻璃本体10中时,使得到的吸波玻璃具有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
[0032]另外,由于嵌设于玻璃本体10中的吸波结构为网格状,可以保证吸波玻璃的透光性等光学性能。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吸波玻璃兼具优异的光学性能以及吸波性能,应用于电子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波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本体以及嵌设于所述玻璃本体中的网格状吸波结构,所述网格状吸波结构的制备原料包括复合磁性材料和凝固剂;其中,所述复合磁性材料包括由多孔石墨烯椭球体和硫化锌纳米材料复合构成的复合材料以及包覆于所述复合材料表面的有机绝缘材料,其中,所述复合材料中,多个所述多孔石墨烯椭球体有序排列构成石墨烯群,所述硫化锌纳米材料融合于所述石墨烯群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波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状吸波结构中网格线的线宽为0.095mm

0.10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波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状吸波结构中单个网格的面积为3.9mm2‑
4.1mm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波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状吸波结构的单个网格为正方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波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磁性材料在所述网格状吸波结构中的质量分数为5%

15%。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金表邓志吉王雷陈阿龙孔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