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渍油脂或矿物油粮食的检验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61672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涂渍油脂或矿物油粮食的检验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检验方法包括:S1、取n张吸油蓝膜置于载物板上,然后从待测粮食中平行取样n次并分别置于所述吸油蓝膜上;S2、将每张吸油蓝膜进行弯折,使待测粮食完全平铺并卷包在所述吸油蓝膜内;S3、将卷包有待测粮食的吸油蓝膜进行加热处理,结束后将卷包在吸油蓝膜内的待测粮食全部倾倒出来,观察吸油蓝膜上的油斑情况;其中,n为正整数,优选地,n为大于或等于3的奇数。如果出现油斑的吸油蓝膜数为0,则结果判定为阴性;如果出现油斑的吸油蓝膜数大于0且小于n/2,则重复步骤S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涂渍油脂或矿物油粮食的检验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涂渍油脂或矿物油粮食的检验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0003]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明确规定:不可使用食品添加剂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改进其感官特性;食品添加剂使用时,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早在2009年,在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三批)》中,涉及陈化大米中工业矿物的违法添加。因此,建立涂渍油脂或矿物油粮食的检验方法对于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和维护广大消费者切身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0004]目前,国内外对于涂渍粮食的检测研究主要集中在涂渍矿物油大米的分析,采用皂化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气相色谱

液相色谱法以及近红外光谱法等。我国标准GB/T 21309-2007《涂渍油脂或石蜡大米检验》中仅有定性方法,并没有相应准确、有效的定量方法,其定性检测方法采用新闻纸作为实验材料,但在加热过程中,涂渍大米的油脂或石蜡随着大米内部水蒸气的蒸发部分渗出,新闻纸在吸附油脂和石蜡的同时会吸附水分,影响油斑的鉴别,且检出限为0.08%。有报道建议取一撮大米用吸油纸包住,然后轻轻揉搓,最后观察吸油纸上有没有油渍残留,市面上家用吸油纸多为硅油和无纺布材质,纸面透明度深浅不一致,难以判断,经验证检出限0.2%以上,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涂渍油脂或矿物油粮食的检验方法。该检验方法可定性检验待测粮食是否为涂渍油脂或矿物油等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粮食,克服了传统检验方法中因不同吸油纸产品吸附水分造成水斑油斑难以区分的问题,减少误判,并且该检验方法的检出限可达到0.04%,同时,该检验方法还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等优点。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如上所述的检验方法在定性检验涂渍油脂或矿物油粮食中的应用。
[0007]在本专利技术中,将对外表面进行过涂渍油脂或矿物油等化学违法添加处理的粮食定义为涂渍粮食,该涂渍处理可以改善陈旧粮食的感官特性,使其外观更有光泽,以掩盖陈旧粮食原本色泽灰暗等特征,达到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就是一种定性检测该类涂渍粮食的方法。
[0008]为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9]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涂渍油脂或矿物油粮食的检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S1、取n张吸油蓝膜置于载物板上,然后从待测粮食中平行取样n次并分别置于所述吸油蓝膜上;
[0011]S2、将每张吸油蓝膜进行弯折,使待测粮食完全平铺并卷包在所述吸油蓝膜内;
[0012]S3、将卷包有待测粮食的吸油蓝膜进行加热处理,结束后将卷包在吸油蓝膜内的待测粮食全部倾倒出来,观察吸油蓝膜上的油斑情况;
[0013]其中,n取值为正整数。
[0014]本专利技术创造性地采用市售的吸油蓝膜,尤其是聚丙烯吸油蓝膜用于涂渍油脂或矿物油粮食的检测之中,该吸油蓝膜可以替代传统检验方法中用到的吸油纸产品(例如:新闻纸、打印纸、信纸、烘焙烧烤硅油纸或pp无纺吸油布),由于吸油蓝膜的背底颜色为蓝色,其油斑的显现程度明显;并且传统的吸油纸产品可能会存在既吸附水也吸附油的问题,造成检验方法中显现在吸油纸产品上的斑点无法区别。本专利技术吸油蓝膜只吸油不吸水,可以消除水斑和油斑难以区分的问题,从而便于研究人员得到正确的判断。经专利技术人进一步研究发现,通过对加热条件的控制,使该吸油蓝膜的检出限最低可以控制在0.04%,检出限也明显低于传统的吸油纸产品,因此,有望广泛应用于定性检验涂渍油脂或矿物油粮食的检验中。
[0015]进一步,为防止偶然误差的出现以及便于技术人员的评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自主选择n为大于或等于3的奇数。
[0016]进一步,所述检验方法还包括对油斑情况的判定:
[0017]如果出现油斑的吸油蓝膜数为0,则结果判定为阴性;
[0018]如果出现油斑的吸油蓝膜数大于0且小于n/2,则重复步骤S1

S3,如果出现油斑的吸油蓝膜数仍小于n/2,则结果判定为阴性,说明待测粮食不是涂渍油脂或矿物油粮食;
[0019]如果出现油斑的吸油蓝膜数>n/2,则结果判定为阳性,说明待测粮食是涂渍油脂或矿物油粮食。
[0020]示例性地,当n为3时,对检验方法中油斑情况进行判定,如果出现油斑的吸油蓝膜数为0时,则结果可直接判定为阴性,说明待测粮食不是涂渍油脂或矿物油粮食;如果出现油斑的吸油蓝膜数为1时,则重复步骤S1

S3,如果重复实验后出现油斑的吸油蓝膜数为0或1,则结果判定为阴性,说明待测粮食不是涂渍油脂或矿物油粮食;如果出现油斑的吸油蓝膜数为2或3时,则结果判定为阳性,说明待测粮食是涂渍油脂或矿物油粮食。
[0021]进一步,所述吸油蓝膜选自聚丙烯吸油蓝膜。
[0022]进一步,所述油脂包括但不限于植物油;示例性地,所述植物油包括但不限于米糠油、大豆油和花生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3]进一步,所述矿物油选自碳原子数为10~50的饱和烃和芳香烃,在实验中可以直接选用市售矿物油,也可选用市售的经矿物油深度化学精制得到的液体石蜡(碳原子数约为16~30的烃类混合物),二者通过检验方法得到的结论是无差别的。
[0024]进一步,所述粮食包括大米、大豆、绿豆、红豆、豌豆和黑豆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5]进一步,所述加热的温度为55℃
±
5℃,加热时间为15min

90min;优选地,所述加热的温度为55℃
±
2℃,加热时间为60min,该条件下即可以使吸油蓝膜的检出限更低,也可以较大程度的缩短检测时间。
[0026]进一步,所述检验方法的检出限为0.04%。
[0027]进一步,为了使待测粮食可以紧贴在所述吸油蓝膜上,可以在吸油蓝膜的上面放置盖物板;所述载物板和盖物板的材质可以为玻璃,需保证载物板和盖物板是清洁、干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载物板和盖物板的外周尺寸应大于吸油蓝膜的外周尺寸,以保证吸油蓝膜能完全置于载物板和盖物板之内。
[0028]为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29]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利用如上所述的检验方法在定性检验涂渍油脂或矿物油粮食中的应用。
[003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涂渍油脂或矿物油粮食的检验方法,具有如下优势:
[0032]1、选用了成本低的吸油蓝膜,尤其是聚丙烯吸油蓝膜作为新实验材料,该吸油蓝膜只吸油不吸水,消除了水蒸气渗出时残留在实验材料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渍油脂或矿物油粮食的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取n张吸油蓝膜置于载物板上,然后从待测粮食中平行取样n次并分别置于所述吸油蓝膜上;S2、将每张吸油蓝膜进行弯折,使待测粮食完全平铺并卷包在所述吸油蓝膜内;S3、将卷包有待测粮食的吸油蓝膜进行加热处理,结束后将卷包在吸油蓝膜内的待测粮食全部倾倒出来,观察吸油蓝膜上的油斑情况;其中,n取值为正整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n取值为大于或等于3的奇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验方法还包括对油斑情况的判定:如果出现油斑的吸油蓝膜数为0,则结果判定为阴性;如果出现油斑的吸油蓝膜数大于0且小于n/2,则重复步骤S1

S3,如果出现油斑的吸油蓝膜数仍小于n/2,则结果判定为阴性;如果出现油斑的吸油蓝膜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佳雅李建谢刚吴乾坤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