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臭氧发生器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1668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臭氧发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臭氧发生器外壳,它包括臭氧发生器本体,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的外部加装固定有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遮盖住臭氧发生器本体上除正面外的三个侧面方向,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的左上角位置设有臭氧输送腔,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顶部的左侧设有多组上方臭氧散发孔,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左侧的侧壁位置设有多组侧方臭氧散发孔,所述上方臭氧散发孔、侧方臭氧散发孔均与臭氧输送腔连通。均与臭氧输送腔连通。均与臭氧输送腔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臭氧发生器外壳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臭氧发生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臭氧发生器外壳。

技术介绍

[0002]臭氧发生器是用于制取臭氧气体的装置,由于臭氧气体易于分解无法储存,需现场制取现场使用,所以凡是能用到臭氧的场所均需使用臭氧发生器,这种设备在饮用水、污水、工业氧化、食品加工和保鲜、医药合成、空间灭菌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0003]目前,公开号为CN20998906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臭氧发生器,它包括臭氧发生器主体,臭氧发生器主体底部固定连接有滚轮,臭氧发生器主体开设有螺纹孔,拉杆通过螺纹孔和拉杆连接,拉杆顶端设有把手,臭氧发生器主体底端铰接有支撑柱,支撑柱底端到臭氧发生器主体底部之间距离大于滚轮到所述臭氧发生器主体底部之间的距离。
[0004]这种臭氧发生器虽然改进了外壳结构,通过加装滚轮等结构,使自身具有便于转移的效果,但是:这种臭氧发生器通常是利用管路连通外部,通过管路集中输送臭氧,但是如果工作环境中需要臭氧进行散发式传输,这种臭氧发生器就无法胜任上述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臭氧发生器外壳,其能够通过自身结构调整,对臭氧实现散发式输送与集中输送的快速切换。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臭氧发生器外壳,包括臭氧发生器本体,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的外部加装固定有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遮盖住臭氧发生器本体上除正面外的三个侧面方向,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的左上角位置设有臭氧输送腔,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顶部的左侧设有多组上方臭氧散发孔,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左侧的侧壁位置设有多组侧方臭氧散发孔,所述上方臭氧散发孔、侧方臭氧散发孔均与臭氧输送腔连通。
[0007]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板的左端设有侧密封装置,所述上方臭氧散发孔的顶部设有集中输送装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集中输送装置包括整合罩、密封罩、输送管、连接板,所述密封罩固定连接于整合罩下方,密封罩的外沿整体覆盖于上方臭氧散发孔的外围,所述输送管固定于整合罩上方,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于密封罩与整合罩连接缝位置,连接板共设有四片,四片连接板分别固定在密封罩与整合罩之间的四角位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侧密封装置包括密封板、密封橡胶条,所述侧方臭氧散发孔的外侧安装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自上而下插入在防护板内部,所述密封板内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密封条,所述橡胶密封条覆盖于侧方臭氧散发孔的表面,两者一一对应,橡胶密封条根据侧方臭氧散发孔的具体数量进行配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板顶部的两侧固定有拉环。
[0011]进一步地,四片所述连接板的下方对应设有四片支撑板,左侧的两片所述支撑板
固定于防护外壳顶部,右侧的两片所述支撑板固定于臭氧发生器本体顶部,所述连接板与支撑板之间设有固定柱。
[0012]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罩外沿的底部固定有密封橡胶框,所述密封罩依靠自身重力实现密封效果。
[0013]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两种工作模式状态下进行快速切换,一种是散发式输送的工作模式,另一种是集中式输送的工作模式,两种模式可以帮助臭氧发生器应对不同的工作需求,散发式输送方式可以将臭氧发生器静置在需要使用到臭氧的环境中,集中式输送的方式便于将臭氧定向输送往指定的工作场景。
附图说明
[001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处于集中输送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处于散发式输送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臭氧输送腔的位置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密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5]图中,1、臭氧发生器本体;2、防护外壳;3、臭氧输送腔;4、上方臭氧散发孔;5、侧方臭氧散发孔;6、整合罩;7、密封罩;8、输送管;9、连接板;10、密封板;11、橡胶密封条;12、拉环;13、支撑板;14、固定柱;15、密封橡胶框。
实施方式
[0016]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附图5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0017]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0018]实施例1:一种臭氧发生器外壳,包括臭氧发生器本体1,臭氧发生器本体1的外部加装固定有防护外壳2,防护外壳2遮盖住臭氧发生器本体1上除正面外的三个侧面方向,臭氧发生器本体1的左上角位置设有臭氧输送腔3,臭氧发生器本体1顶部的左侧设有多组上方臭氧散发孔4,臭氧发生器本体1左侧的侧壁位置设有多组侧方臭氧散发孔5,上方臭氧散发孔4、侧方臭氧散发孔5均与臭氧输送腔3连通。
[0019]上方臭氧散发孔4的顶部设有集中输送装置,集中输送装置包括整合罩6、密封罩7、输送管8、连接板9,密封罩7固定连接于整合罩6下方,密封罩7的外沿整体覆盖于上方臭氧散发孔4的外围,密封罩7外沿的底部固定有密封橡胶框15,密封罩7依靠自身重力实现密封效果,输送管8固定于整合罩6上方,将从上方臭氧散发孔4位置流动出的臭氧,从输送管8向上送出,连接板9固定连接于密封罩7与整合罩6连接缝位置,连接板9共设有四片,四片连接板9分别固定在密封罩7与整合罩6之间的四角位置。
[0020]防护板的左端设有侧密封装置,侧密封装置包括密封板10、密封橡胶条,侧方臭氧
散发孔5的外侧安装有密封板10,密封板10自上而下插入在防护板内部,密封板10顶部的两侧固定有拉环12,密封板10内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密封条11,橡胶密封条11覆盖于侧方臭氧散发孔5的表面,两者一一对应,橡胶密封条11根据侧方臭氧散发孔5的具体数量进行配置。
[0021]四片连接板9的下方对应设有四片支撑板13,左侧的两片支撑板13固定于防护外壳2顶部,右侧的两片支撑板13固定于臭氧发生器本体1顶部,连接板9与支撑板13之间设有固定柱14。
[002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具有两种工作模式:

散发式输送:此工作状态下,需要将臭氧发生器本体1上的整合罩6卸下,使上方臭氧散发孔4完全暴露在工作环境下,与此同时,防护板上的密封板10也需要同时卸下,通过拉环12抽出密封板10,使侧方臭氧散发孔5也完全暴露在工作环境下,由臭氧发生器本体1制成的臭氧气体会通过臭氧输送腔3,最终由上方臭氧散发孔4、侧方臭氧散发孔5向工作环境中散发输送;

集中输送:此工作状态下,需要将密封板10插入在防护板之间,密封板10内侧的橡胶密封条11会一一堵住侧方臭氧散发孔5,与此同时,需要将整合罩6安装在臭氧发生器本体1顶部,通过连接板9穿入固定柱14实现整体定位安装,密封罩7、整合罩6与密封橡胶框15的结合体通过依靠自身重力实现密封,整合罩6、密封罩7压紧密封橡胶框15,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臭氧发生器外壳,包括臭氧发生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1)的外部加装固定有防护外壳(2),所述防护外壳(2)遮盖住臭氧发生器本体(1)上除正面外的三个侧面方向,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1)的左上角位置设有臭氧输送腔(3),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1)顶部的左侧设有多组上方臭氧散发孔(4),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1)左侧的侧壁位置设有多组侧方臭氧散发孔(5),所述上方臭氧散发孔(4)、侧方臭氧散发孔(5)均与臭氧输送腔(3)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发生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的左端设有侧密封装置,所述上方臭氧散发孔(4)的顶部设有集中输送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臭氧发生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输送装置包括整合罩(6)、密封罩(7)、输送管(8)、连接板(9),所述密封罩(7)固定连接于整合罩(6)下方,密封罩(7)的外沿整体覆盖于上方臭氧散发孔(4)的外围,所述输送管(8)固定于整合罩(6)上方,所述连接板(9)固定连接于密封罩(7)与整合罩(6)连接缝位置,连接板(9)共设有四片,四片连接板(9)分别固定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惠融众科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