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辙机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1566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4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转辙机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涉及铁路道岔转换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底座,还包括若干缓冲装置以及若干定位座;所述缓冲装置设置于所述定位座上;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具有空腔,两端均开设有让位孔;所述缓冲装置还包括若干缓冲件,若干所述缓冲件填充所述空腔,所述若干缓冲件包围所述螺栓;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进料口以及出料口;所述壳体于所述进料口处可拆卸连接有进料盖,且所述壳体于所述出料口处可拆卸连接有出料盖。本申请具有更好的缓冲效果,能够长期高效减小水平方向的振动对转辙机安装位置的影响;更换过程方便,且更换过程中对转辙机安装位置精确度的影响较小。转辙机安装位置精确度的影响较小。转辙机安装位置精确度的影响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辙机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铁路道岔转换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转辙机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铁路道岔转换设备,即转辙机,是指用以可靠地转换道岔位置,改变道岔开通方向,锁闭道岔尖轨,反映道岔位置的重要的信号基础设备,它可以很好地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行车人员的劳动强度。
[0003]目前,于铁路运输系统上安装转辙机时,通常采用角钢式安装方式将转辙机固定在钢轨上,转辙机通过若干螺栓和若干螺母与由若干角钢组成的安装底座固定连接后,安装底座再通过若干螺栓与钢轨固定连接。
[0004]当列车从钢轨上驶过时,钢轨将发生振动,且振动将通过钢轨先传递至安装底座再传递至转辙机上。钢轨发生振动的过程中,振动将会增大转辙机与安装底座以及安装底座与钢轨之间连接位置的磨损,从而使转辙机与安装底座以及安装底座与钢轨之间的连接强度减弱;连接强度减弱后,水平方向上的振动将容易导致转辙机的安装位置沿水平方向出现位移。而转辙机安装后需要保持较高的位置精度才能稳定起到转换道岔位置的功能,故振动容易影响转辙机的安装位置精度,从而增加铁路运输系统的安全隐患。
[0005]针对上述情况,现有的解决方案通常是于转辙机与安装底座以及安装底座与钢轨之间的连接处安装用于缓冲的部件(如橡胶垫),从而减小水平方向的振动对转辙机安装位置的影响。但是,现有的用于缓冲的部件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磨损、损坏,导致其缓冲性能降低,不仅需要频繁更换,且更换过程中需要解除转辙机与安装底座以及安装底座与钢轨之间的连接关系,故更换后还需要对转辙机的安装位置重新进行定位,使得更换过程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转辙机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具有更好的缓冲效果,能够长期高效减小水平方向的振动对转辙机安装位置的影响;更换过程方便,且更换过程中对转辙机安装位置精确度的影响较小。
[0007]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转辙机安装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转辙机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底座,还包括若干缓冲装置以及若干定位座,所述若干定位座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上以及所述钢轨上;所述缓冲装置设置于所述定位座上,且所述若干定位座与所述若干缓冲装置一一对应;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具有空腔,两端均开设有供螺栓穿过的让位孔,且所述让位孔与所述空腔相通;所述缓冲装置还包括若干缓冲件,所述螺栓穿设于所述壳体后,若干所述缓冲件填充所述空腔,所述若干缓冲件包围所述螺栓;
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进料口以及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以及所述出料口均与所述空腔相通,所述进料口靠近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出料口靠近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壳体于所述进料口处可拆卸连接有进料盖,且所述壳体于所述出料口处可拆卸连接有出料盖。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辙机与安装底座以及安装底座与钢轨之间均通过若干螺栓固定连接后,若干缓冲装置均安装于对应的定位座上后,分别位于转辙机与安装底座之间以及安装底座与钢轨之间,螺栓通过让位孔穿过壳体后,将若干缓冲件通过进料口送入空腔中将空腔填充,使得螺栓的周围被若干缓冲件包围,且螺栓受到水平方向的振动发生位移时,螺栓将挤压周围的缓冲件,缓冲件吸收螺栓对其产生的冲击力,并将冲击力逐个分散至其余缓冲件,最终传递至壳体上,从而使水平方向的振动对螺栓的影响能够快速、有效地被分散,进而减小水平方向的振动对螺栓的影响;同时,当缓冲件与螺栓接触出现磨损、损坏时,竖直方向的振动能够打乱若干缓冲件于空腔中的位置,重新排列后的若干缓冲件仍能够保持原先吸收冲击并将冲击分散至壳体上的效果,既能够降低缓冲装置因缓冲件磨损导致自身缓冲效果受影响的概率,也能够延长缓冲装置起缓冲效果的时间;当缓冲件磨损至一定程度需要更换时,只需打开出料盖,使旧的缓冲件从出料口离开,再打开进料盖,通过进料口将新的缓冲件送入填充空腔,无需解除转辙机与安装底座以及安装底座与钢轨之间的连接关系,从而能够减小更换缓冲件的过程中对转辙机安装位置精确度的影响。
[0009]可选的,所述定位座上开设有与所述壳体相适配的定位槽,所述定位座的底部的一侧开设有出口,所述出口与所述定位槽相通,所述壳体位于所述定位槽中时,所述出口与所述出料盖对齐;所述定位座的底部开设有供所述螺栓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定位槽相通。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定位座分别于安装底座以及钢轨上安装后,若干定位座上的定位槽能够便于施工人员确定若干缓冲装置的安装位置,从而便于安装结构的施工;并且,螺栓受到的水平方向的振动能够先后通过若干缓冲件以及壳体传递至定位座上,再通过定位座传递至安装底座以及钢轨上,从而能够将水平方向的振动进一步分散,进而进一步降低水平方向的振动对转辙机安装位置精度的影响。
[0011]可选的,所述缓冲装置还包括第一缓冲垫以及第二缓冲垫,所述第一缓冲垫以及所述第二缓冲垫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表面;所述第一缓冲垫位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壳体位于所述定位槽中时,所述第二缓冲垫与所述定位槽的槽壁相抵。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缓冲垫以及第二缓冲垫共同将壳体的外表面包覆,对壳体起到保护作用,降低壳体受振动影响或其他外力影响导致其变形的概率;并且,第一缓冲垫以及第二缓冲垫对振动也具有缓冲效果,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振动对转辙机安装位置精度的影响。
[0013]可选的,所述缓冲装置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位于所述空腔中且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所述套筒上开设有供所述螺栓穿过的穿孔,所述穿孔与两所述让位孔相通,所述套筒相对于所述壳体沿垂直于所述穿孔轴线的方向活动,所述套筒的外表面与若干所述缓冲件相抵,所述螺栓受振动后带动所述套筒活动。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筒能够便于螺栓穿过缓冲装置,同时能够增大螺栓与缓冲装置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螺栓对缓冲装置的压强,进而降低螺栓与缓冲装置因力的
相互作用而磨损、损坏的概率;并且,套筒沿径向方向具有一定的活动自由度,能够使螺栓沿水平方向振动时充分挤压周围的若干缓冲件,而不是直接将作用力沿水平方向施加于壳体上,从而使若干缓冲件能够有效起到缓冲效果,也能够对壳体起到保护作用。
[0015]可选的,所述套筒靠近所述壳体顶部的一端具有若干限位部,所述壳体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若干限位部均位于所述限位槽中。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筒相对于壳体沿水平方向的活动受限位部与限位槽配合的限制,从而能够便于施工人员对套筒活动的自由度进行控制,使其活动的自由度处于转辙机安装位置精度所能接受的误差范围之中,进而能够进一步降低转辙机使用过程中因安装位置的精度改变而无法继续稳定起到转换道岔位置功能的概率。
[0017]可选的,所述缓冲装置还包括若干锁定件以及若干弹性件,所述锁定件位于所述套筒靠近所述壳体底部的一端,且所述锁定件与所述套筒活动连接;所述壳体开设有若干锁定口,所述若干弹性件与所述若干锁定件一一对应,所述弹性件驱使所述锁定件朝靠近所述锁定口的方向活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辙机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底座(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缓冲装置(3)以及若干定位座(4),所述若干定位座(4)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2)上以及所述钢轨(5)上;所述缓冲装置(3)设置于所述定位座(4)上,且所述若干定位座(4)与所述若干缓冲装置(3)一一对应;所述缓冲装置(3)包括壳体(31),所述壳体(31)的内部具有空腔(311),两端均开设有供螺栓(6)穿过的让位孔(312),且所述让位孔(312)与所述空腔(311)相通;所述缓冲装置(3)还包括若干缓冲件(32),所述螺栓(6)穿设于所述壳体(31)后,若干所述缓冲件(32)填充所述空腔(311),所述若干缓冲件(32)包围所述螺栓(6);所述壳体(31)上还开设有进料口(313)以及出料口(314),所述进料口(313)以及所述出料口(314)均与所述空腔(311)相通,所述进料口(313)靠近所述壳体(31)的顶部,所述出料口(314)靠近所述壳体(31)的底部;所述壳体(31)于所述进料口(313)处可拆卸连接有进料盖(315),且所述壳体(31)于所述出料口(314)处可拆卸连接有出料盖(3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辙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4)上开设有与所述壳体(31)相适配的定位槽(41),所述定位座(4)的底部的一侧开设有出口(43),所述出口(43)与所述定位槽(41)相通,所述壳体(31)位于所述定位槽(41)中时,所述出口(43)与所述出料盖(316)对齐;所述定位座(4)的底部开设有供所述螺栓(6)穿过的通孔(42),所述通孔(42)与所述定位槽(41)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辙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3)还包括第一缓冲垫(33)以及第二缓冲垫(34),所述第一缓冲垫(33)以及所述第二缓冲垫(34)均设置于所述壳体(31)的表面;所述第一缓冲垫(33)位于所述壳体(31)的顶部,所述壳体(31)位于所述定位槽(41)中时,所述第二缓冲垫(34)与所述定位槽(41)的槽壁相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辙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3)还包括套筒(35),所述套筒(35)位于所述空腔(311)中且与所述壳体(31)活动连接;所述套筒(35)上开设有供所述螺栓(6)穿过的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军林静曲国顺郑儆醒马景春孔国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通信信号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