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抗变形应急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1482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抗变形应急支撑装置,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所述一种隧道抗变形应急支撑装置包括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侧板,所述侧板远离地面的一端通过连接箱相连接,所述连接箱上方设有支撑弧板,所述连接箱中部贯穿有与支撑弧板相连接的第一导杆,所述连接箱两端对称且滑动设有与支撑弧板相连接的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和连接箱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连接箱和支撑弧板之间设有缓冲组件,所述第一导杆与侧板之间以及第二导杆与侧板之间设有支撑组件,具有多重缓冲、稳定支护、满足不同宽度的隧道支撑需求、操作简便和可靠实用的优点。操作简便和可靠实用的优点。操作简便和可靠实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抗变形应急支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具体是涉及一种隧道抗变形应急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盾构隧道工程中,施工所引发的诸如周围土层或土体的变形和应力场的改变以及施工机械的挤压、搅动和振动等等,都将导致现有隧道结构的受力失衡,使隧道结构发生局部的水平位移、沉降、拉伸或压缩等诸多形变,上述变形一旦超过隧道结构的承载能力,势必会使隧道变形持续发展,进而导致隧道结构的破坏,所以需要用到专门的支撑装置对隧道进行支护。
[0003]现有的隧道抗变形应急支撑装置大多是通过液压缸和弧形板对隧道顶部进行支撑,隧道侧壁与支撑装置并没有有效接触,依靠装置本身的结构对隧道顶部进行支撑,加重了装置的使用损耗,同时,结构固定,难以对顶部的坠落物进行缓冲,装置容易受到硬性冲击而受损,降低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000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隧道抗变形应急支撑装置,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抗变形应急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隧道抗变形应急支撑装置,包括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侧板,所述侧板远离地面的一端通过连接箱相连接,所述连接箱上方设有支撑弧板,所述连接箱中部贯穿有与支撑弧板相连接的第一导杆,所述连接箱两端对称且滑动设有与支撑弧板相连接的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和连接箱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连接箱和支撑弧板之间设有缓冲组件,所述第一导杆与侧板之间以及第二导杆与侧板之间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连接于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远离支撑弧板一端的连板,所述侧板相互靠近一侧设置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内滑动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上分布有若干个滑柱,所述侧板上滑动设有若干个横杆,横杆靠近连接箱的一端安装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设有与滑柱滑动配合的斜槽,所述横杆远离连接箱的一端安装有抵接板,所述连板两端靠近地面的一侧均安装有调节箱,所述调节箱内滑动设有与升降杆相连接的升降齿条,所述调节箱内转动设有转杆,所述转杆上设置有与升降齿条啮合连接的调节齿轮,所述转杆一端贯穿调节箱并与活动设置于调节箱外侧的限位齿轮相连接,所述限位齿轮外端设置有摇柄,所述调节箱上滑动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上设有与限位齿轮活动啮合的限位齿条,所述调节杆与调节箱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组件包括:
[0009]滑杆,所述滑杆对称设置于第一导杆的两侧并与滑动设置于第一导杆上的连接筒相连接,所述滑杆上滑动设有滑筒,所述滑筒和连接筒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
[0010]第一铰接杆,所述第一铰接杆的一端与支撑弧板铰接,所述第一铰接杆的另一端与滑筒铰接;
[0011]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对称设置在连接箱上,所述转动座上转动设有传动齿轮;
[0012]第二铰接杆,所述第二铰接杆的一端与传动齿轮相连接,所述第二铰接杆的另一端与滑筒铰接;
[0013]缓冲模块,所述缓冲模块设置于连接箱内并与传动齿轮相配合。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模块包括:
[0015]滑槽,所述滑槽设置于连接箱内;
[0016]密封滑板,所述密封滑板滑动设置于滑槽内部,所述密封滑板的一侧安装有移动杆;
[0017]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安装于移动杆上并与传动齿轮啮合连接;
[0018]导向筒,所述导向筒设置于滑槽内并与移动杆滑动连接;
[0019]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连接于滑槽和移动杆之间;
[0020]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设置于滑槽远离密封滑板的一端。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侧板底部还设有用于支撑的定位组件。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组件包括:
[0023]支撑筒,所述支撑筒倾斜设置于侧板之间并通过安装座与侧板相连接;
[0024]调节板,所述调节板滑动设置于支撑筒内,所述调节板的一端连接有与地面活动抵接的底板,所述调节板内部设置有通槽;
[0025]定位齿条,所述定位齿条设置于通槽的一侧;
[0026]定位齿轮,所述定位齿轮转动设置于支撑筒内并与定位齿条啮合连接,所述定位齿轮与安装于支撑筒上的定位电机相连接。
[002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齿条到调节箱的最近距离大于限位齿条的宽度。
[002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斜槽靠近侧板的一端靠近调节箱。
[002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筒位于转动座与第一导杆之间。
[0030]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1]本专利技术中的支撑弧板受力下移并通过带动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下移的方式推动连板下移,连板带动调节箱下移,限位齿条通过与限位齿轮啮合的方式固定调节齿轮,调节齿轮通过与升降齿条啮合的方式推动升降杆下移,升降杆通过滑柱与斜槽之间的滑动配合带动移动板相互远离,移动板通过横杆推动抵接板远离侧板,抵接板通过与隧道侧壁抵接的方式对支撑弧板进行支撑,通过升降齿条、调节齿轮、转杆、限位齿轮和限位齿条的配合,可以调节抵接板与侧板之间的间距,从而满足不同宽度的隧道支撑需求,通过缓冲组件,可以对支撑弧板的下移进行多重缓冲,提高装置的支护效果,具备多重缓冲、稳定支护、满足不同宽度的隧道支撑需求、操作简便和可靠实用的效果。
[0032]为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0035]图3为图1中B的放大图。
[0036]图4为图1中C的放大图。
[0037]图5为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滑筒的结构示意图。
[0038]附图标记:1

支架组件、101

侧板、102

连接箱、103

支撑弧板、104

第一导杆、105

第二导杆、106

第一弹簧、2

缓冲组件、201

第一铰接杆、202

滑杆、203

滑筒、204

第二弹簧、205

第二铰接杆、206

传动齿轮、207

转动座、208

传动齿条、209

滑槽、210

密封滑板、211

移动杆、212

出气口、213

导向筒、214

第三弹簧、215

连接筒、3...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抗变形应急支撑装置,包括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侧板,所述侧板远离地面的一端通过连接箱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箱上方设有支撑弧板,所述连接箱中部贯穿有与支撑弧板相连接的第一导杆,所述连接箱两端对称且滑动设有与支撑弧板相连接的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和连接箱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连接箱和支撑弧板之间设有缓冲组件,所述第一导杆与侧板之间以及第二导杆与侧板之间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连接于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远离支撑弧板一端的连板,所述侧板相互靠近一侧设置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内滑动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上分布有若干个滑柱,所述侧板上滑动设有若干个横杆,横杆靠近连接箱的一端安装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设有与滑柱滑动配合的斜槽,所述横杆远离连接箱的一端安装有抵接板,所述连板两端靠近地面的一侧均安装有调节箱,所述调节箱内滑动设有与升降杆相连接的升降齿条,所述调节箱内转动设有转杆,所述转杆上设置有与升降齿条啮合连接的调节齿轮,所述转杆一端贯穿调节箱并与活动设置于调节箱外侧的限位齿轮相连接,所述限位齿轮外端设置有摇柄,所述调节箱上滑动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上设有与限位齿轮活动啮合的限位齿条,所述调节杆与调节箱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支撑弧板受力下移并通过带动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下移的方式推动连板下移,连板带动调节箱下移,限位齿条通过与限位齿轮啮合的方式固定调节齿轮,调节齿轮通过与升降齿条啮合的方式推动升降杆下移,升降杆通过滑柱与斜槽之间的滑动配合带动移动板相互远离,移动板通过横杆推动抵接板远离侧板,抵接板通过与隧道侧壁抵接的方式对支撑弧板进行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抗变形应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滑杆,所述滑杆对称设置于第一导杆的两侧并与滑动设置于第一导杆上的连接筒相连接,所述滑杆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佳庆李宝东沈建青韩建行郝明王冠淇丁彬刘昕毅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