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杂地质大断面隧道V级围岩开挖支护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5243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复杂地质大断面隧道V级围岩开挖支护架,包括初支拱架;所述初支拱架内壁的两侧均固定焊接有嵌合块,所述嵌合块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有支撑板;通过支撑机构的设置,通过支撑机构的设置与支撑板配合使用,对复杂地质大断面隧道V级围岩隧道进行纵向的支撑支护,按压限位柱,限位柱对复位弹簧施加压力,并缩入固定柱内,对支撑杆的限位解除,转动支撑杆变成竖直状态,而多支支撑杆的长度是根据支撑板顶部和初支拱架内顶壁之间的间距和支撑板底部和地面的距离定制而成,继而支撑杆竖直后,支撑杆的顶端与初支拱架的内底壁和地面支撑接触,从而完成纵向的支撑支护。从而完成纵向的支撑支护。从而完成纵向的支撑支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杂地质大断面隧道V级围岩开挖支护架


[0001]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具体是一种复杂地质大断面隧道V级围岩开挖支护架。

技术介绍

[0002]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军事隧道等,在隧道施工工程中,通常把开挖断面在50m2至100m2的隧道称之为大断面隧道。
[0003]对于自稳能力差的软弱、浅埋、破碎等V级围岩地段大断面铁路隧道,一般主要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或者四部CD法施工,再采取洞身管棚、超前小导管等一系列辅助措施,尽量减少隧道开挖时的拱顶下沉及拱脚收敛值,保证隧道线形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安全要求。
[0004]在支护的过程中采用的支护结构大都无法循环使用,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且施工拆装工序繁琐,而且不能循环使用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使工期延长;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复杂地质大断面隧道V级围岩开挖支护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在支护的过程中采用的支护结构大都无法循环使用,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且施工拆装工序繁琐,而且不能循环使用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使工期延长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复杂地质大断面隧道V级围岩开挖支护架。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复杂地质大断面隧道V级围岩开挖支护架,包括初支拱架;所述初支拱架内壁的两侧均固定焊接有嵌合块,所述嵌合块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支撑机构,且所述支撑机构用于对复杂地质大断面隧道V级围岩隧道进行支撑支护;
[0007]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固定焊接在支撑板的正面和背面,所述固定柱内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安装有滑动连接的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一端通过复位弹簧与限位槽的内侧壁弹性连接,所述滑动板的另一端安装有固定连接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延伸出固定柱远离支撑板的一侧面开设的滑槽,所述支撑板的正面和背面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通过安装组件安装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杆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固定焊接在支撑板的正面和背面。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支撑机构错位对称分布。
[0009]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转动杆,所述支撑板的正面和背面均安装有转动连接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内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滑动连接的传动块,所述传动块的一端通过限位弹簧与安装槽的内侧壁弹性连接,所述传动块的另一端安装有固定连接的锥形块,所述锥形块延伸出转动杆外壁开设的通槽,所述转动杆上安装有滑动连接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支撑杆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安装槽设置有四组,且四组安装槽环形分布,所述通槽设置有四组,且四组通槽环形分布。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槽,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底壁安装有转动连接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上安装有固定连接的齿轮,所述连接槽内安装有滑动连接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靠近齿轮的一侧面安装有固定连接的齿条,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所述限位板的一端延伸出连接槽并插设嵌合块上开设的嵌合槽内,所述驱动杆的一端贯穿支撑板的底端并安装有固定连接的旋钮。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上可拆卸安装有抵接块。
[0013]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14]1.本技术通过支撑机构的设置,通过支撑机构的设置与支撑板配合使用,对复杂地质大断面隧道V级围岩隧道进行纵向的支撑支护,按压限位柱,限位柱对复位弹簧施加压力,并缩入固定柱内,对支撑杆的限位解除,转动支撑杆变成竖直状态,而多支支撑杆的长度是根据支撑板顶部和初支拱架内顶壁之间的间距和支撑板底部和地面的距离定制而成,继而支撑杆竖直后,支撑杆的顶端与初支拱架的内底壁和地面支撑接触,从而完成纵向的支撑支护。
[0015]2.本技术通过安装组件的设置可以使的支撑杆可以进行装配式更换,使得本支撑结构可以应对不同高度的隧道的支撑支护,具体为当要更换支撑杆时,将支撑杆取下并更换后,将与支撑杆连接的连接环上的安装孔与转动杆对准并进行插设,在插设过程中,连接环对锥形块施加压力,锥形块逐渐缩入安装槽内并同时对限位弹簧施加压力,直至连接环套设至转动杆上设定的位置,继而对锥形块的压力消失,继而在限位弹簧弹力的作用下,是的锥形块复位,并使得锥形块与转动杆设置的卡环配合使用对连接环进行限位,继而将支撑杆与支撑板稳定的连接在一起。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7]图1为实施例一的XX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实施例一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实施例一的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实施例一的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实施例一的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22]图6为实施例二的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初支拱架;2、嵌合块;3、连接机构;31、连接槽;32、驱动杆;33、齿轮;34、限位板;35、齿条;36、旋钮;4、支撑板;5、支撑机构;51、固定柱;52、限位槽;53、限位柱;54、滑槽;55、支撑杆;56、支撑柱;57、复位弹簧;6、安装组件;61、转动杆;62、安装槽;63、传动块;64、限位弹簧;65、通槽;66、锥形块;7、卡合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一
[0026]请参阅图1

5所示,一种复杂地质大断面隧道V级围岩开挖支护架,包括初支拱架1;所述初支拱架1内壁的两侧均固定焊接有嵌合块2,所述嵌合块2通过连接机构3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上设置有支撑机构5,且所述支撑机构5用于对复杂地质大断面隧道V级围岩隧道进行支撑支护;
[0027]所述支撑机构5包括固定柱51,所述固定柱51固定焊接在支撑板4的正面和背面,所述固定柱51内开设有限位槽52,所述限位槽52内安装有滑动连接的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一端通过复位弹簧57与限位槽52的内侧壁弹性连接,所述滑动板的另一端安装有固定连接的限位柱53,所述限位柱53延伸出固定柱51远离支撑板4的一侧面开设的滑槽54,所述支撑板4的正面和背面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杆55,所述支撑杆55通过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杂地质大断面隧道V级围岩开挖支护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初支拱架(1);所述初支拱架(1)内壁的两侧均固定焊接有嵌合块(2),所述嵌合块(2)通过连接机构(3)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上设置有支撑机构(5),且所述支撑机构(5)用于对复杂地质大断面隧道V级围岩隧道进行支撑支护;所述支撑机构(5)包括固定柱(51),所述固定柱(51)固定焊接在支撑板(4)的正面和背面,所述固定柱(51)内开设有限位槽(52),所述限位槽(52)内安装有滑动连接的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一端通过复位弹簧(57)与限位槽(52)的内侧壁弹性连接,所述滑动板的另一端安装有固定连接的限位柱(53),所述限位柱(53)延伸出固定柱(51)远离支撑板(4)的一侧面开设的滑槽(54),所述支撑板(4)的正面和背面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杆(55),所述支撑杆(55)通过安装组件(6)安装在支撑板(4)上,所述支撑杆(55)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柱(56),所述支撑柱(56)固定焊接在支撑板(4)的正面和背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杂地质大断面隧道V级围岩开挖支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5)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支撑机构(5)错位对称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杂地质大断面隧道V级围岩开挖支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6)包括转动杆(61),所述支撑板(4)的正面和背面均安装有转动连接的转动杆(61),所述转动杆(61)内开设有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苑雪飞高学亮郑翔陈殿航姜永伟陈宁孙成龙马跃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