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1439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41
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包括:板,该板在其一侧具有入口端口和第一汇合端口并且在其另一侧具有排放端口和第二汇合端口,流体通过入口端口流入,第一汇合端口的周边向上突出,流体通过排放端口排放,第二汇合端口的周边向上突出;以及散热鳍片,该散热鳍片位于板的上表面上并且具有至少一个非散热鳍片部分,非散热鳍片部分具有在与从板的一侧到另一侧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切割的特定区域。散热鳍片可以插入在一对堆叠板之间。入在一对堆叠板之间。入在一对堆叠板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交换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形成为防止在板中流动的流体的压力损失的旁通流动路径的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0002]通常,热交换器是指设计成允许两种或更多种流体彼此交换热量的装置。热交换器用于允许不同的流体彼此交换热量,使得流体被冷却或加热。代表性地,热交换器被应用于车辆冷却/加热系统、冰箱、空调等。
[0003]通常,应用于车辆冷却/加热系统的板形热交换器具有形成在板之间的通道,每个板具有预定厚度,使得流体流过该通道。该板形热交换器的特征在于,多个板以预定间隔设置,使得不同的流体交替地流过多个板之间的通道。
[0004]参照韩国专利申请公开No.10

2020

0011163,如图1所示,作为热交换器之一的水冷式冷凝器1可具有堆叠的多个板10以限定流体流过的流动部分。
[0005]参照韩国专利No.10

1206858,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板形热交换单元30可包括流体入口/出口部,该流体入口/出口部包括第一流体入口端口11、第一流体出口端口12、第二流体入口端口21和第二流体出口端口22。此外,第一压力增强结构41和第二压力增强结构42可设置在邻近流体入口/出口部的区域中。热交换单元可包括板51和人字形部50,人字形部50构造成在与流体交换热量的同时从流体散热。
[0006]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的板形热交换器使用诸如人字形部或散热鳍片的散热构件来从在板之间流动的流体散热。在使用人字形部和散热鳍片的情况下,改善了热交换器的散热性能。然而,在人字形部或散热鳍片的形状与流体的流动垂直的情况下,有时会出现导致流体压力过度损失的不利影响。
[0007][相关技术文献][0008][专利文献][0009]韩国专利申请公开No.10

2020

0011163(2020年2月3日公开)
[0010]韩国专利No.10

1206858(2012年11月26日登记)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技术问题
[0012]本专利技术致力于解决上述问题,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其中插入到堆叠板中的散热鳍片的部分区域被切割,这使得可以防止在堆叠板中流动的流体的压力损失。
[0013]技术方案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可以包括:板,每个板具有引入流体的入口端口和从中排放所述流体的出口端口;以及插入在一对板之间的散热鳍片,其中,所述入口端口和所述出口端口形成在基于板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处并且在所述板的纵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其中,
所述散热鳍片包括非散热鳍片部分,所述非散热鳍片部分形成在基于所述板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处,并且其中,通过堆叠多个板而形成热交换器芯部。
[0015]此外,可以通过切割所述散热鳍片的一部分来形成所述非散热鳍片部分。
[0016]此外,所述板可以包括:第一接头端口,所述第一接头端口具有向上突出的周边;以及第二接头端口,所述第二接头端口具有向上突出的周边,并且所述第一接头端口和所述第二接头端口可以形成在基于所述板的所述宽度方向的所述另一侧处,并且在所述板的所述纵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0017]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散热鳍片可以具有对应于所述入口端口、所述出口端口、所述第一接头端口和所述第二接头端口而形成的孔,并且所述散热鳍片位于所述板的上表面上。
[0018]此外,所述非散热鳍片部分可以形成在所述第一接头端口的外径和所述第二接头端口的外径之间的最大距离范围内,并且定位在所述散热鳍片的边缘处。
[0019]此外,所述非散热鳍片部分可以形成为包括距离所述入口端口和所述出口端口都最远的点。
[0020]此外,所述非散热鳍片部分的切割起点可以定位在与所述第一接头端口的外径范围相对应的点处,并且基于与从所述板的一侧到另一侧的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外径可以被应用于所述外径范围。
[0021]此外,所述非散热鳍片部分的切割终点可以定位在与所述第二接头端口的外径范围相对应的点处,并且基于与从所述板的一侧到另一侧的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外径可以被应用于所述外径范围。
[0022]此外,所述非散热鳍片部分在从所述散热鳍片的边缘到内部的方向上可以具有1mm到1.5mm的宽度。
[0023]此外,在所述非散热鳍片部分中,中央部分的切割宽度可以大于切割起点的切割宽度和切割终点的切割宽度。
[0024]此外,在所述非散热鳍片部分中,切割起点的切割宽度和切割终点的切割宽度可以彼此不同。
[0025]在这种情况下,在所述非散热鳍片部分中,所述切割宽度可以在从所述切割起点到所述切割终点的方向上增加。
[0026]此外,在所述非散热鳍片部分中,所述切割宽度可以在从所述切割起点到所述切割终点的方向上减小。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水冷式冷凝器包括所述热交换器,其中冷却剂流过所述热交换器芯部,并且所述热交换器还包括:接收器干燥器;以及连接器,所述连接器构造成连接所述热交换器芯部和所述接收器干燥器。
[0028]有利效果
[0029]通过上述构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可以在从流过由堆叠该对板而限定的空间的流体散热方面保持最大性能,并且使由于散热鳍片的形状而导致的流体流动路径增加所引起的压力损失最小化。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水冷式冷凝器的分解立体图。
[0031]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热交换器板的立体图。
[0032]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堆叠板和散热鳍片的分解立体图。
[0033]图4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板和散热鳍片的组装俯视图。
[0034]图5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板和散热鳍片的放大图。
[0035]图6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板和散热鳍片的组装俯视图。
[0036]图7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和第四实施方式的板和散热鳍片的组装俯视图。
[0037]图8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方式和第六实施方式的板和散热鳍片的组装俯视图。
[0038]图9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水冷式冷凝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在下文中,将使用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精神。此外,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或词语不应被解释为限于一般或字典含义,而应被解释为符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精神的含义和概念,其基于专利技术人可以适当地定义术语的概念以便通过最佳方法描述他/她自己的专利技术的原理。因此,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和在附图中示出的构造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最佳优选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不代表本专利技术的全部技术精神。因此,应当理解,在提交本申请时可以做出能够替代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各种修改示例。
[0040]在下文中,将使用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精神。附图仅是为了更详细地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精神而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且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包括:板,每个板具有引入流体的入口端口和从中排放所述流体的出口端口;以及插入在一对板之间的散热鳍片,其中,所述入口端口和所述出口端口形成在基于板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处并且在所述板的纵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其中,所述散热鳍片包括非散热鳍片部分,所述非散热鳍片部分形成在基于所述板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处,并且其中,通过堆叠多个板而形成热交换器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通过切割所述散热鳍片的一部分来形成所述非散热鳍片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板包括:第一接头端口,所述第一接头端口具有向上突出的周边;以及第二接头端口,所述第二接头端口具有向上突出的周边,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接头端口和所述第二接头端口形成在基于所述板的所述宽度方向的所述另一侧处,并且在所述板的所述纵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散热鳍片具有对应于所述入口端口、所述出口端口、所述第一接头端口和所述第二接头端口而形成的孔,并且所述散热鳍片位于所述板的上表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非散热鳍片部分形成在所述第一接头端口的外径和所述第二接头端口的外径之间的最大距离范围内,并且定位在所述散热鳍片的边缘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非散热鳍片部分形成为包括距离所述入口端口和所述出口端口都最远的点。7.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圣泓
申请(专利权)人: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