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蚕丝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1362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41
抗菌蚕丝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新材料领域。抗菌蚕丝,其蚕丝纤维的表面附着有茶多酚。抗菌蚕丝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向软水中加入柠檬酸、茶氨酸助剂,搅拌均匀后加入丝绵,浴比为1: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菌蚕丝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蚕丝。

技术介绍

[0002]蚕丝是一种天然蛋白质纤维,含有18种氨基酸,具有柔软、光滑、透气、吸湿、保暖等特点,有着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被称为“人体第二肌肤”,在纺织品领域,被用作高档面料的原材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蚕丝的功能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致现有的蚕丝在抗菌性方面不能满足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蚕丝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抗菌蚕丝的制备方法,以制备抗菌蚕丝。
[0005]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抗菌蚕丝,其特征在于,其蚕丝纤维的表面附着有茶多酚。茶多酚是茶叶中一些多酚类物质组成,对细菌同时存在抑制和杀灭的双重作用,且具有广谱抑菌性,可赋予蚕丝抗菌性。
[0007]优选,其蚕丝纤维的表面还附着有茶氨酸。茶氨酸是茶叶特有一种氨基酸,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与生物相容性,还具有降血压、松弛神经紧张、放松等功能。
[0008]抗菌蚕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09]步骤1:向软水中加入柠檬酸、茶氨酸助剂,搅拌均匀后加入丝绵,浴比为1:20

1:30,浸泡时间为50

60min,所述茶氨酸助剂中含有茶多酚;
[0010]步骤2:将浸泡后的丝绵进行脱水处理后,移至烘干房烘干,烘房温度为90度,时间约为5

6h。
[0011]优选,所述茶氨酸助剂中还含有茶氨酸。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13]抗菌蚕丝,其蚕丝纤维的表面附着有茶多酚。茶多酚是茶叶中一些多酚类物质组成,对细菌同时存在抑制和杀灭的双重作用,且具有广谱抑菌性,可赋予蚕丝抗菌性。可以,其蚕丝纤维的表面还附着有茶氨酸。茶氨酸是茶叶特有一种氨基酸,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与生物相容性,还具有降血压、松弛神经紧张、放松等功能。茶氨酸中含有氨基和羧基,茶多酚中含有大量的酚羟基,它们可以吸附在纤维表面,与蚕丝中的蚕丝蛋白纤维结合,形成大量的氢键、疏水键等,使与纤维的结合更加牢固,不易从纤维表面脱落。抗菌蚕丝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4]步骤1:向软水中加入柠檬酸、茶氨酸助剂,搅拌均匀后加入丝绵,浴比为1:20

1:
30,浸泡时间为50

60min,所述茶氨酸助剂中含有茶多酚。添加柠檬酸的目的是使溶液pH在7左右,优选pH为6.5

7.5。茶氨酸助剂的添加量优选为3g/L

5g/L,本专利技术对茶氨酸助剂的添加计量进行了选取,当茶氨酸助剂的浓度超过5g/L时,处理后蚕丝的性能并没有产生明显的提升。本专利技术对浴比和浸泡时间进行了限定,可有有效保证茶多酚附着在蚕丝上的量。所述茶氨酸助剂中还含有茶氨酸。从而使抗菌蚕丝比普通蚕丝多出1种天然氨基酸

茶氨酸,从而具有19种氨基酸。优选,茶氨酸助剂中含有12%的茶多酚、6%的茶氨酸以及10%的硫酸铝钾,使用前配制时用软水配制,搅拌均匀备用。
[0015]步骤2:将浸泡后的丝绵进行脱水处理后,移至烘干房烘干,烘房温度为90度,时间约为5

6h。可以利用脱水机对丝绵进行脱水甩干,除去多余水分,离心脱水机转数为600r/min

800r/min,脱水时间为1min

2min。
[0016]在步骤1前,还可以设有如下步骤:
[0017]步骤一、将棉片分批均匀放入制棉机中,滴加浓度为0.2g/L、温度为70℃的氢氧化钠溶液,棉片与碱液的比例约为6:5,此过程是将蚕茧泡软,大概需要5min左右,之后剥取丝绵。
[0018]步骤二、向100℃的水中加入1.0

1.5g/L硅酸钠、0.5

0.7g/L碳酸钠、1.5

2.0g/L环保去油剂以及0

12g/L双氧水,搅拌均匀后加入丝绵,并不断翻滚搅拌棉片,持续时间为2.5h,浴比为1:20

1:30。
[0019]步骤三、在常温条件下用软水清洗步骤二获得的丝绵,冲洗干净后甩干,放入预先装有柠檬酸(保持pH在5.5

7.5),2

4g/L柔软剂的柔软桶中浸泡30min,浸泡浴比为1:20

1:25。
[0020]这里的丝绵是指以蚕蛹为原料加工而成的絮状产品,后续根据产品的需求还要对丝绵进行进一步的加工
[0021]抗菌效果的评测方法如下:
[0022]根据GB/T 20944.3

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三部分:振荡法》,按照GB/T 20944.3

2008中10.1.1的洗涤方法,对样品进行抗菌性能测试。表征样品的抗菌效果用抑菌率Y来表示,抑菌率Y的计算按以下公式:
[0023][0024]式中Y为试样的抑菌率;Wt为3个对照样18h振荡接触后烧瓶内的活菌浓度的平均值,单位为(CFU/mL)。
[0025]Qt为抗菌试样测试数据的平均值,即随机取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抗菌蚕丝3份,18h振荡接触后烧瓶内的活菌浓度的平均值:本专利技术的抗菌蚕丝对黄金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的抑菌率≥70%,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60%,样品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
[002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抗菌蚕丝,其特征在于,其蚕丝纤维的表面附着有茶多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蚕丝,其特征在于,其蚕丝纤维的表面还附着有茶氨酸。3.抗菌蚕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向软水中加入柠檬酸、茶氨酸助剂,搅拌均匀后加入丝绵,浴比为1:20

1:30,浸泡时间为50

60min,所述茶氨酸助剂中含有茶多酚;步骤2:将浸泡后的丝绵进行脱水处理后,移至烘干房烘干,烘房温度为90度,时间约为5

6h。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菌蚕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氨酸助剂中还含有茶氨酸。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菌蚕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添加柠檬酸调节溶液pH为6.5

7.5。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菌蚕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茶氨酸助剂的添加量为3g/L

5g/L。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菌蚕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离心脱水机转数为600r/min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来斌许路路张晶晶贾梦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水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