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发电厂停炉保护的复配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61299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发电厂停炉保护的复配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复配缓蚀剂包括缓蚀剂主体、增溶剂和乳化剂;所述的缓蚀剂主体为十八胺,增溶剂为月桂醇聚氧乙烯醚,乳化剂为泊洛沙姆;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十八胺加热溶解为浓稠状液体;S2,将增溶剂加入步骤S1形成的液体中,搅拌形成均匀的液体;S3,将乳化剂加入步骤S2形成的液体中,搅拌形成均匀的乳浊液;S4,步骤S3形成的乳浊液冷却后得到所述的复配缓蚀剂,在发电厂锅炉停用时,所述的复配缓蚀剂在发电厂锅炉表面形成保护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复配缓蚀剂液相区对锅炉钢有着较好的缓蚀性能,能够在碳钢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保护膜,保护效果好。保护效果好。保护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发电厂停炉保护的复配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厂停炉保护缓蚀剂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发电厂停炉保护的复配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停炉腐蚀是影响发电机组安全运行的重要问题之一。发电厂停炉保护可分为干法保护和湿法保护两种方式,干法保护包括烘干法,干燥剂法、成膜胺法等,湿法保护包括氨

联氨保护法、蒸汽压力法、给水压力法等。
[0003]十八胺已成为发电厂停炉保护中最常用的成膜缓蚀剂,其可以在锅炉钢表面形成疏水性保护膜,阻止环境中氧气和水分与锅炉钢的直接接触,从而对锅炉系统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成膜效果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小,并且覆盖面广,即使复杂的管道也能得到较为有效保护,而且适用于停炉检修,应用潜力较大。
[0004]但目前十八胺停炉保护存在保护时间短、液相保护性能差、对成膜温度要求高等缺点,在当前火电机组停机频繁的情况下,需要有性能更好的停炉保护剂,以提高液相成膜性能,可用于频繁停机的发电厂锅炉停炉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发电厂停炉保护的复配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能够在碳钢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保护膜,保护效果好。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发电厂停炉保护的复配缓蚀剂,包括缓蚀剂主体、增溶剂和乳化剂;所述的缓蚀剂主体为十八胺,增溶剂为月桂醇聚氧乙烯醚,乳化剂为泊洛沙姆。
[0007]优选地,所述的复配缓蚀剂中,缓蚀剂主体的质量百分比为60~90wt%,增溶剂的质量百分比为5~20wt%,乳化剂的质量百分比为5~20wt%。
[000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复配缓蚀剂中,缓蚀剂主体的质量百分比为70~85wt%。
[0009]一种上述用于发电厂停炉保护的复配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S1,将十八胺加热溶解为浓稠状液体;
[0011]S2,将增溶剂加入步骤S1形成的液体中,搅拌形成均匀的液体;
[0012]S3,将乳化剂加入步骤S2形成的液体中,搅拌形成均匀的乳浊液;
[0013]S4,步骤S3形成的乳浊液冷却后得到所述的复配缓蚀剂。
[0014]优选地,所述的用于发电厂停炉保护的复配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S1,将一定量十八胺放入烧杯中水浴加热溶解为浓稠状液体;
[0016]S2,将一定量增溶剂缓慢加入步骤S1形成的液体中,加入时缓慢搅拌,加入过程中保持温度稳定直到形成均匀的液体;
[0017]S3,将一定量乳化剂缓慢加入所述步骤S2形成的液体中,加入时缓慢搅拌,加入过程中保持温度稳定直到形成均匀的乳浊液;
[0018]S4,步骤S3形成的乳浊液冷却后得到复配缓蚀剂。
[0019]优选地,步骤S1加热温度为60

90℃,保温使十八胺固体块状物溶解为液体。
[0020]进一步优选地,步骤S1加热温度为65

90℃。
[0021]更进一步优选地,步骤S1加热温度为70

90℃。
[0022]优选地,步骤S2保持温度稳定直到形成均匀的液体,保持温度为60~90℃,保持时间为10~40min。
[0023]优选地,步骤S2搅拌时间为10~40min,搅拌速率为10~50r/min。
[0024]优选地,步骤S3保持温度稳定直到形成均匀的乳浊液,保持温度为60~90℃,保持时间为10~40min。
[0025]优选地,步骤S3搅拌时间为10~40min,搅拌速率为10~50r/min。
[0026]一种上述用于发电厂停炉保护的复配缓蚀剂的应用,在发电厂锅炉停用时,所述的复配缓蚀剂在发电厂锅炉表面形成保护膜。
[0027]优选地,所述的复配缓蚀剂的使用浓度为10~50mg/L。所述的复配缓蚀剂的在应用时,通过不同组分的共同作用可在整个水汽系统金属表面形成均匀的保护膜。具体在发电厂锅炉停用时,复配缓蚀剂在发电厂锅炉表面形成保护膜,该保护膜可用于抑制锅炉在停用期间的腐蚀。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9]1.本专利技术在传统的十八胺停炉保护剂的基础上,加入增溶剂和乳化剂,三种成分共同形成的成膜缓蚀剂可以在整个水汽系统金属表面形成均匀的保护膜。本专利技术的复配缓蚀剂液相区对锅炉钢有着较好的缓蚀性能,能够在碳钢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保护膜,保护效果好。
[0030]2.本专利技术通过增溶剂的增溶作用、乳化剂的乳化和分散作用,使有机胺在气、液相均匀分布,提高液相区的成膜效果,特别是可以抑制有机胺在液相出现的团聚现象,使复配缓蚀剂可以在整个水汽系统金属表面形成均匀的保护膜。
[0031]3.本专利技术复配缓蚀剂液相成膜性能得到较大改善,保护效果较好。泊洛沙姆作为新型的高分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不仅可以作为乳化剂,同时也有增溶作用。相比于其他常见的复配缓蚀剂,本复配缓蚀剂具有更好的成膜性能,对锅炉腐蚀具有更好的抑制作用。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碳钢电极在成膜实验后的Nyquist图;
[003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碳钢电极在成膜实验后的Bode图;
[003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碳钢电极在成膜实验后的随时间变化阻抗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36]实施例1
[0037]本实施例中的用于发电厂锅炉停用保护的复配缓蚀剂包括缓蚀剂主体、增溶剂和
乳化剂;主体为十八胺,增溶剂为月桂醇聚氧乙烯醚,乳化剂为泊洛沙姆。
[0038]上述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9](1)称取50g十八胺固体,放入烧杯中,水浴加热至80℃,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十八胺固体溶解为稠状液体。
[0040](2)称量8g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缓慢加入(1)中的稠状液体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速溶解,反应完成后,继续搅拌20min,搅拌速率为40r/min。
[0041](3)称量10g泊洛沙姆,缓慢加入(2)中的稠状液体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速溶解,反应完成后,继续搅拌30min,搅拌速率为40r/min。
[0042]取本实施例制得的复配缓蚀剂加入去离子水中配制为50mg/L的乳浊液在高压釜中进行碳钢成膜实验,成膜温度为220℃,十八胺和复配缓蚀剂浓度均为50mg/L。成膜后的碳钢试片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测试其反应阻力,用0.01Hz下的阻抗模值|Z|
0.01
值来表示成膜效果,|Z|
0.01
值越大,说明成膜效果越好。
[0043]本实施例碳钢电极在成膜实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发电厂停炉保护的复配缓蚀剂,其特征在于,包括缓蚀剂主体、增溶剂和乳化剂;所述的缓蚀剂主体为十八胺,增溶剂为月桂醇聚氧乙烯醚,乳化剂为泊洛沙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电厂停炉保护的复配缓蚀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配缓蚀剂中,缓蚀剂主体的质量百分比为60~90wt%,增溶剂的质量百分比为5~20wt%,乳化剂的质量百分比为5~20wt%。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发电厂停炉保护的复配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十八胺加热溶解为浓稠状液体;S2,将增溶剂加入步骤S1形成的液体中,搅拌形成均匀的液体;S3,将乳化剂加入步骤S2形成的液体中,搅拌形成均匀的乳浊液;S4,步骤S3形成的乳浊液冷却后得到所述的复配缓蚀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发电厂停炉保护的复配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加热温度为60

90℃。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发电厂停炉保护的复配缓蚀剂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红花苟锦宇戴钰可赵玉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