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流变减震器及具有该减震器的衣物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1177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衣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磁流变减震器以及具有该减震器的衣物处理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传统阻尼减震器的减震效果较差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磁流变减震器包括至少一部分由能够导磁的材料制成的外筒、可滑动地插入外筒内、至少一部分由能够导磁的材料制成的内筒、绕设于外筒与内筒之间、且被设置成通电时能够产生磁场的电磁线圈、设置于外筒与内筒之间、被设置成在内筒相对于外筒滑动时能够与内筒之间摩擦进而产生摩擦阻尼的磁流变摩擦环。电磁线圈通电时,外筒、磁流变摩擦环与内筒之间形成磁回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变磁流变摩擦环的摩擦因数来改变摩擦阻尼的大小,从而能够获得更好的减震效果。从而能够获得更好的减震效果。从而能够获得更好的减震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流变减震器及具有该减震器的衣物处理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衣物处理
,具体提供一种磁流变减震器以及具有该减震器的衣物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越来越高,洗衣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滚筒洗衣机因其具有的洗净比高、衣物磨损小、用水少等优点越来越受欢迎。滚筒洗衣机通常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内的外筒以及设置在外筒内的内筒,待洗衣物放置在内筒内,随着内筒的转动,待洗衣物会被内筒壁上的提升筋提升出洗涤水的液面,送到一定高度,再在重力作用下跌入到洗涤水中,产生类似于棒打、摔跌的作用。这样随着内筒的不断正转、反转,衣物不断上升、跌落以及洗涤水中洗涤液的作用,以及衣物与衣物之间、衣物与内筒壁之间的摩擦,从而达到清洗衣物的目的。不过,在滚筒洗衣机运转过程中,内筒转速较大,由于内筒内有衣物负载,会产生一定的偏心,这样也就会产生振动和噪声,影响用户体验。
[0003]目前,通常是通过阻尼减震器来降低传递至环境的振动和噪声,不过,传统的阻尼减震器通常是依靠阻尼减震器内部的橡胶摩擦环提供摩擦阻尼来吸收振动能量,从而达到减小振动的目的的。而在滚筒洗衣机的工作过程中,不同的洗涤程序、同一洗涤程序中的不同洗涤阶段,内筒的转速都是不同的,滚筒洗衣机产生的振动也就会不同,而橡胶摩擦环能够提供的摩擦阻尼是一定的,这也就会导致减震效果不是很好。并且,在运行时间长了之后,橡胶摩擦环容易摩擦受损,导致能够提供的摩擦阻尼减小,减震效果大打折扣。
[0004]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阻尼减震器的减震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磁流变减震器,所述磁流变减震器包括:外筒,所述外筒的至少一部分由能够导磁的材料制成;内筒,所述内筒可滑动地插入所述外筒内,所述内筒的至少一部分由能够导磁的材料制成;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绕设于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之间,并且被设置成通电时能够产生磁场;磁流变摩擦环,所述磁流变摩擦环设置于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之间,所述磁流变摩擦环被设置成在所述内筒相对于所述外筒滑动时能够与所述内筒之间摩擦进而产生摩擦阻尼;在所述电磁线圈通电时,所述外筒、所述磁流变摩擦环与所述内筒之间形成磁回路,从而改变所述磁流变摩擦环的摩擦因数。
[0007]在上述磁流变减震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内筒从所述外筒的第一端插入所述外筒内,所述磁流变摩擦环设置于靠近所述外筒的第一端的位置。
[0008]在上述磁流变减震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外筒包括外壳和套筒,所述套筒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外壳内,所述内筒可滑动地从所述套筒的第一端插入所述套筒内,所述电磁线圈绕设于所述套筒的外侧,所述磁流变摩擦环设置于所述套筒与所述内筒之间、且
靠近所述套筒的第一端的位置。
[0009]在上述磁流变减震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套筒包括沿其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段筒、第二段筒、第三段筒以及第四段筒,所述磁流变摩擦环设置在所述第一段筒与所述内筒之间,至少所述第一段筒与所述第三段筒由能够导磁的材料制成,所述外壳至少与所述第一段筒和所述第三段筒接触的部分、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段筒与所述第三段筒之间的部分由能够导磁的材料制成。
[0010]在上述磁流变减震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的内壁向内凹进形成有凹陷区,所述凹陷区与所述套筒之间围设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电磁线圈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
[0011]在上述磁流变减震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段筒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段筒的内径,所述磁流变摩擦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段筒的第一端相抵接,所述凹陷区的至少一部分对准所述第二段筒,所述第一段筒、所述凹陷区、所述第二段筒围设形成所述容纳空间。
[0012]在上述磁流变减震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段筒包括沿所述套筒的径向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沿所述套筒的轴向观察,所述第二部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在组装好时,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外筒相抵接,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内筒相抵接。
[0013]在上述磁流变减震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磁流变减震器还包括堵盖,所述堵盖设置于所述套筒的第一端,所述堵盖被设置成能够阻挡所述磁流变摩擦环从所述套筒的第一端掉出。
[0014]在上述磁流变减震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磁流变摩擦环由橡胶和羰基铁粉制成;并且/或者所述内筒至少位于所述外筒内的部分由纯铁制成。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磁流变减震器包括外筒、内筒、电磁线圈和磁流变摩擦环,外筒和内筒的至少一部分由能够导磁的材料制成。内筒可滑动地插入外筒内,也就是说,内筒能够相对于外筒滑动。电磁线圈绕设于外筒与内筒之间,并且被设置成通电时能够产生磁场。磁流变摩擦环设置在外筒与内筒之间,该磁流变摩擦环被设置成在内筒相对于外筒滑动时能够与内筒之间摩擦进而产生摩擦阻尼。在电磁线圈通电时,外筒、磁流变摩擦环与内筒之间形成磁回路,从而就能够改变磁流变摩擦环的摩擦因数,这样也就能够改变磁流变摩擦环与内筒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尼的大小。通过这样的设置,也就能够根据振动幅度的不同来改变磁流变摩擦环的摩擦因数,进而改变磁流变摩擦环与内筒之间的摩擦阻尼的大小,从而能够获得更好的减震效果。
[0016]进一步地,内筒从外筒的第一端插入到外筒内,磁流变摩擦环设置在靠近外筒的第一端的位置,这样,在内筒相对于外筒滑动时,磁流变摩擦环就能够持续地与内筒之间发生摩擦,从而更好地提供摩擦阻尼,获得较好地减震的效果。
[0017]进一步地,外筒包括外壳和套筒,套筒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外壳内,内筒可滑动地从套筒的第一端插入到套筒内,电磁线圈绕设在套筒的外侧,磁流变摩擦环设置在套筒与内筒之间、且靠近套筒的第一端的位置,这样在内筒相对于套筒滑动时,磁流变摩擦环能够持续地与内筒之间发生摩擦,提供摩擦阻尼,以达到减震的目的。
[0018]进一步地,套筒包括沿其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段筒、第二段筒、第三段筒以及第四段筒,磁流变摩擦环设置在第一段筒与内筒之间,至少第一段筒和第三段筒由能够导磁的
材料制成,外壳至少与第一段筒和第三段筒接触的部分以及位于第一段筒与第三段筒之间的部分由能够导磁的材料制成,这样在电磁线圈通电时,也就能够在内筒、磁流变摩擦环、第一段筒、外壳以及第三段筒之间形成磁回路,从而能够改变磁流变摩擦环的摩擦因数,进而调整磁流变摩擦环与内筒之间的摩擦阻尼,从而能够获得更好的减震效果。
[0019]进一步地,外壳的内壁向内凹进形成有凹陷区,该凹陷区与套筒之间围设形成有容纳空间,电磁线圈设置在该容纳空间内,这样也就将电磁线圈设置在了外壳与内筒之间。在电磁线圈通电时,也就能够产生磁场,并在内筒、磁流变摩擦环、第一段筒、外壳以及第三段筒之间形成磁回路,改变磁流变摩擦环的摩擦因数,从而也就能够确保磁流变减震器的减震效果。
[0020]进一步地,第三段筒包括沿套筒的径向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沿套筒的轴向观察,第二部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流变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流变减震器包括:外筒,所述外筒的至少一部分由能够导磁的材料制成;内筒,所述内筒可滑动地插入所述外筒内,所述内筒的至少一部分由能够导磁的材料制成;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绕设于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之间,并且被设置成通电时能够产生磁场;磁流变摩擦环,所述磁流变摩擦环设置于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之间,所述磁流变摩擦环被设置成在所述内筒相对于所述外筒滑动时能够与所述内筒之间摩擦进而产生摩擦阻尼;在所述电磁线圈通电时,所述外筒、所述磁流变摩擦环与所述内筒之间形成磁回路,从而改变所述磁流变摩擦环的摩擦因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流变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从所述外筒的第一端插入所述外筒内,所述磁流变摩擦环设置于靠近所述外筒的第一端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流变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包括外壳和套筒,所述套筒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外壳内,所述内筒可滑动地从所述套筒的第一端插入所述套筒内,所述电磁线圈绕设于所述套筒的外侧,所述磁流变摩擦环设置于所述套筒与所述内筒之间、且靠近所述套筒的第一端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流变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包括沿其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段筒、第二段筒、第三段筒以及第四段筒,所述磁流变摩擦环设置在所述第一段筒与所述内筒之间,至少所述第一段筒与所述第三段筒由能够导磁的材料制成,所述外壳至少与所述第一段筒和所述第三段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思皓刘凯姜文锋侯永顺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