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流变减振器及包含该磁流变减振器的减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5251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磁流变减振器及包含该磁流变减振器的减振装置,该磁流变减振器包括保护壳体、弹性件、导磁极板和电磁组件;所述电磁组件与外界电源连接,其可滑动设置在所述保护壳体内,且二者间通过弹性件连接;所述导磁极板固定设置在所述保护壳体内,且位于所述保护壳体与所述电磁组件之间;在所述电磁组件上设有用于避让所述导磁极板的凹槽;在所述保护壳体与所述电磁组件之间的空隙中填充磁流变液。该减振装置,还包括高空作业设备、基座、连接杆、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所述磁流变减振器设置在所述高空作业设备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确保高空作业设备在空中更加平稳,检测数据更加精确。数据更加精确。数据更加精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流变减振器及包含该磁流变减振器的减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磁流变减振器
,具体涉及一种磁流变减振器及包含该磁流变减振器的减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空作业设备在空中容易受到环境影响而产生的振动。例如,常用监测摄像头都会安装在较高的位置上,受风力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为了保证拍摄的稳定性以及摄像的清晰度,必须让摄像头越平稳越好。目前,常用弹簧和橡胶块等减振部件对摄像头进行减振。然而,弹簧和橡胶块是相对柔性的,对应的减振效果并不理想,只是能够起到一部分减小振幅的作用,无法杜绝共振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流变减振器及包含该磁流变减振器的减振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4]在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磁流变减振器,其包括保护壳体、弹性件、导磁极板和电磁组件;
[0005]所述电磁组件与外界电源连接,其可滑动设置在所述保护壳体内,且二者间通过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导磁极板固定设置在所述保护壳体内,且位于所述保护壳体与所述电磁组件之间;在所述电磁组件上设有用于避让所述导磁极板的凹槽;
[0006]在所述保护壳体与所述电磁组件之间的空隙中填充磁流变液。
[0007]可选的,所述电磁组件包括电芯、第一极板、第二极板、导线和励磁线圈,所述第一极板和所述第二极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电芯的两端上;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极板和所述第二极板之间;在所述电芯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励磁线圈的凹腔;所述凹腔与所述凹槽连通;所述导线的一端贯穿所述电芯,且与所述励磁线圈连接,而其另一端贯穿所述保护壳体,且与外界电源连接。
[0008]可选的,在所述导线与所述励磁线圈连接的区域设置密封保护层。
[0009]可选的,所述弹性件包括复位弹簧。
[0010]可选的,在所述电芯设有用于所述导线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导线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之间设置第四密封圈。
[0011]可选的,所述保护壳体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和保护筒体;所述第一盖板设置在所述保护筒体的一端上,且在二者间设置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盖板设置在所述保护筒体的另一端上,且在二者间设置第二密封圈;
[0012]在所述第一盖板或第二盖板上设有用于所述导线贯穿的第二通孔,在所述导线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之间设置第三密封圈。
[0013]在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含所述磁流变减振器的减振装置,其还包括高空作业设备、基座、连接杆、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
[0014]所述基座固定设置;所述高空作业设备通过所述连接杆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基座上,且与外界电源连接;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安装在所述高空作业设备上,且与外界电源连接;所述磁流变减振器设置在所述高空作业设备上。
[0015]可选的,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或陀螺仪。
[0016]可选的,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或陀螺仪。
[0017]可选的,所述高空作业设备包括摄像头。
[0018]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磁流变减振装器,通过外接电源为所述电磁组件接通电流,当所述电磁组件相对于所述导磁极板产生位移时,通过调整输入电流的大小来控制所述磁流变减振装器阻尼力的大小;具体的,电流增大,磁场增大,磁流变液的粘度增加,阻尼力增大;反之,电流减小,磁场减小,磁流变液的粘度减小。当切断电流(即不输入电流)时,所述磁流变减振器中的电磁组件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另外,磁流变减振器还能够被应用到许多需要减振的工况中。
[0020](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减振装置采用所述磁流变减振器,当所述高空作业设备在风力等环境因素影响下振动而产生振源时,所述磁流变减振器通过调整输入电流的大小来控制所述磁流变减振装器阻尼力的大小,从而能够快速减少所述摄像头在空中受环境影响而产生的振动;同时,还能够快速减小振幅,杜绝共振情况的发生,让所述摄像头在空中更加平稳,检测数据更加精确。
[0021]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22]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一种磁流变减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中的电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一种包含所述磁流变减振器的减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其中,1、保护壳体,1.1、第一盖板,1.2、第二盖板,1.3、保护筒体,2、弹性件,3、导磁极板,4、电磁组件,4.1、电芯,4.2、第一极板,4.3、第二极板,4.4导线,4.5、励磁线圈,5、摄像头,6、基座,7、连接杆,8、第一位置传感器,9第二位置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实施例1:
[0029]参见图1

2,一种磁流变减振器,包括保护壳体1、弹性件2(具体是复位弹簧)、导磁极板3和电磁组件4;
[0030]所述电磁组件4与外界电源(图中未示出)连接,其可滑动设置在所述保护壳体1内,且二者间通过所述弹性件2连接;所述导磁极板3固定设置在所述保护壳体1内,且位于所述保护壳体1与所述电磁组件4之间;在所述电磁组件4上设有用于避让所述导磁极板3的凹槽;
[0031]在所述保护壳体1与所述电磁组件4之间的空隙中填充磁流变液。
[0032]所述电磁组件4包括电芯4.1、第一极板4.2、第二极板4.3、导线4.4和励磁线圈4.5,所述第一极板4.2和所述第二极板4.3分别设置在所述电芯4.1的两端上;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极板4.2和所述第二极板4.3之间;在所述电芯4.1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励磁线圈4.5的凹腔;所述凹腔与所述凹槽连通,便于所述励磁线圈4.5通电后,通过电芯4.1、电第一极板4.2、第二极板4.3与所述导磁极板3间形成电磁感应;所述导线4.4的一端贯穿所述电芯4.1,且与所述励磁线圈4.5连接,而其另一端贯穿所述保护壳体1,且与外界电源连接。
[0033]在所述导线4.4与所述励磁线圈4.5连接的区域设置密封保护层,用于保护所述导线4.4与所述励磁线圈4.5连接的区域。
[0034]在所述电芯4.1设有用于所述导线4.4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导线4.4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之间设置第四密封圈,用于防止磁流变液进入所述第一通孔。
[00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流变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壳体(1)、弹性件(2)、导磁极板(3)和电磁组件(4);所述电磁组件(4)与外界电源连接,其可滑动设置在所述保护壳体(1)内,且二者间通过所述弹性件(2)连接;所述导磁极板(3)固定设置在所述保护壳体(1)内,且位于所述保护壳体(1)与所述电磁组件(4)之间;在所述电磁组件(4)上设有用于避让所述导磁极板(3)的凹槽;在所述保护壳体(1)与所述电磁组件(4)之间的空隙中填充磁流变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流变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组件(4)包括电芯(4.1)、第一极板(4.2)、第二极板(4.3)、导线(4.4)和励磁线圈(4.5),所述第一极板(4.2)和所述第二极板(4.3)分别设置在所述电芯(4.1)的两端上;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极板(4.2)和所述第二极板(4.3)之间;在所述电芯(4.1)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励磁线圈(4.5)的凹腔;所述凹腔与所述凹槽连通;所述导线(4.4)的一端贯穿所述电芯(4.1),且与所述励磁线圈(4.5)连接,而其另一端贯穿所述保护壳体(1),且与外界电源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流变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线(4.4)与所述励磁线圈(4.5)连接的区域设置密封保护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流变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2)包括复位弹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流变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芯(4.1)设有用于所述导线(4.4)贯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恺熊啸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博海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