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药物服药时间的智能排序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1169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口服药物服药时间的智能排序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智能排序装置包括:接收模块、药物评估规则库比对模块、有服药时间要求药物比对模块、无服药时间要求药物安排模块、合并用药间隔时间规则库比对模块和服药时间表生成模块。药物评估规则库比对模块会调用药物评估规则库,有服药时间要求药物比对模块会调用安全性规则库和有效性规则库,合并用药间隔时间规则库会调用合并用药间隔时间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多重用药患者服药的口服药物安排服药时间并提供一个服药时间表,使患者能清晰的知道每种药物的服用时间点、服用剂量及服用该药的注意事项,能有效防止用药顺序错乱,保障正确的用药顺序。的用药顺序。的用药顺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口服药物服药时间的智能排序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重用药的服药时间的智能排序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口服药物服药时间的智能排序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多重用药的现象在各类人群中普遍存在,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功能下降常患多种疾病,上述情况更加明显。多重用药患者容易出现用药方法混淆、服用顺序混乱等不合理用药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导致原有疾病的治疗效果大打折扣,而且常常引发严重的药源性疾病和损害,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危害生命。因此正确的服药顺序对多重用药患者至关重要。但是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为患者进行多重用药评估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同时难以记住每种药物的正确服药时间,导致不能及时制定出合理的服药时间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口服药物服药时间的智能排序方法,包括:
[0004]步骤S1:接收患者的用药信息,所述用药信息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药物名称、服药剂量和服药频次;
[0005]步骤S2:将每一种药物依次与药物评估规则库中的数据进行比对,从而评估患者当前服用的药物并标注存在的用药问题,所述药物评估规则库包括用法用量规则库、重复用药规则库和药物相互作用规则库;
[0006]步骤S3:将已经通过药物评估规则库比对的药物与安全性规则库和有效性规则库中的数据进行比对,生成有服药时间要求的药物的服药时间,所述安全性规则库包括剂型库和不良反应库,所述有效性规则库包括药动学库、时辰药理学库和药效学库,若检索到此药物,则将该药标注红色并标注服药时间,并按照第一规则安排有服药时间要求的药物的服药时间和服药顺序;若未检索到此药物,则不标注红色,表示此药物为无服药时间要求的药物;
[0007]步骤S4:按照第二规则安排无服药时间要求的药物的服药时间和服药顺序,至此,所有药物均已标注服药时间及服用顺序;
[0008]步骤S5:将已标注好服药时间和服药顺序的药物与合并用药间隔时间规则库中的数据进行比对并按照合并用药间隔时间规则库的合并用药间隔时间规则验证需要间隔服用时间的药物,所述合并用药间隔时间规则库中标注有需要间隔时间的药物规则,即该规则库包含任意两种需要间隔时间服用的药物及其服药时间,即合并用药间隔时间规则;
[0009]步骤S6:若符合合并用药间隔时间规则,则标注每种药物的服药时间,并生成服药时间表;若不符合合并用药间隔时间规则,则将合并用药间隔时间规则库中的服药时间作为服药时间,并生成服药时间表。
[0010]进一步地,步骤S2包括:先将每种药物与用法用量规则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标注
超用法用量的药物,对比用法用量规则库后,将每种药物与重复用药规则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存在重复用药的药物标注等级,对比重复用药规则库后,将每种药物与相互作用规则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存在相互作用的药物标注等级,若等级为“禁忌合用”,则去掉禁忌合用规则对应的药物。
[0011]进一步地,步骤S3中的所述第一规则为:将标注红色的所有药物的服药时间点按出现次数由高至低排序,按出现次数的高低选择服药时间点;将药物规则中标注的服药时间点依次与出现次数最高至出现次数最低的服药时间点匹配;当药物频次为1日1次时,以匹配到的出现次数最高的服药时间点作为该药物的服用时间;当药物频次为1日2次时,以匹配到的出现次数最高的服药时间点所在的服用时间组的前两个服药时间点作为该药物的服药时间;当药物频次为1日3次时,以匹配到的出现次数最高的服药时间点所在的服用时间组作为该药物的服药时间;经过上述过程,标注红色的药物按匹配后的服药时间点排布到服药时间表上,然后对无服药时间要求的药物进行排序。
[0012]进一步地,步骤S4中的所述第二规则为:

按频次选择:若没有匹配到同频次药物,触发第

规则;若仅匹配到1个服药时间表上已排布的同频次药物,服药时间与同频次的药物服药时间一致,即频次为1日1次的无服药时间要求的药物仅匹配到1个频次为1日1次的服药时间表上已排布的药物,此药物服药时间与匹配到的频次为1日1次的药物服药时间一致,频次为1日2次或1日3次同理;若匹配到多个频次相同的,其中有首选时间、频次均相同的,则选择首选时间;若匹配到多个频次相同的,其中没有首选时间、频次均相同的,触发第

规则;

按药理分类选择:若仅匹配到1个与服药时间表上已排布的同类药物,服药时间与同频次的药物服药时间一致;若匹配到多个同类药物,则按照每个药物规则中的服用时间点先后顺序选择。若既没有匹配到同频次药物,也没有匹配到同类药物,触发第

规则;

按出现次数高低选择:将服药时间表上已排布药物的服药时间点按出现次数由高至低排序,按出现次数的高低选择服药时间点。将无服药时间药物规则中标注的16个服药时间点依次与排序后的服药时间点匹配;若仅匹配到1个出现次数最高的服药时间点:当药物频次为1日1次时,以匹配到的出现次数最高的服药时间点作为该药物的服用时间;当药物频次为1日2次时,以匹配到的出现次数最高的服药时间点所在的服用时间组的前两个服药时间点作为该药物的服药时间;当药物频次为1日3次时,以匹配到的出现次数最高的服药时间点所在的服用时间组作为该药物的服药时间;若匹配到≥2个出现次数最高的服药时间点,选择次数最高且药物时间规则中排序在前面的服药时间点。
[0013]进一步地,步骤S6的所述服药时间表包括16个服药时间点,具体包括:空腹6个时间点:早餐前1h、午餐前1h、晚餐前1h、早餐后2h、午餐后2h、晚餐后2h;餐前3个时间点:早餐前15

30min、午餐前15

30min、晚餐前15

30min;餐时3个时间点:早餐时、午餐时、晚餐时;餐后3个时间点:早餐后15

30min、午餐后15

30min、晚餐后15

30min;睡前1个时间点:睡前15

30min;所述服药时间表的16个服药时间点分为5个服药时间组,早餐前1h、晚餐前1h、午餐前1h为一组;早餐后2h、晚餐后2h、午餐后2h为一组;早餐前15

30min、晚餐前15

30min、午餐前15

30min为一组;早餐时、晚餐时、午餐时为一组;早餐后15

30min、晚餐后15

30min、午餐后15

30min为一组;睡前15

30min可与任意1个服药时间组搭配。
[0014]进一步地,生成服药时间表的过程中,按照排序规则1和排序规则2实现服药时间和服药顺序的智能排序:排序规则1:首选时间为每个药物时间规则库中的第1个服药时间
点或第1个服药时间组;药物频次为1日1次时,第1个时间点为首选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服药物服药时间的智能排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接收患者的用药信息,所述用药信息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药物名称、服药剂量和服药频次;步骤S2:将每一种药物依次与药物评估规则库中的数据进行比对,从而评估患者当前服用的药物并标注存在的用药问题,所述药物评估规则库包括用法用量规则库、重复用药规则库和药物相互作用规则库;步骤S3:将已经通过药物评估规则库比对的药物与安全性规则库和有效性规则库中的数据进行比对,生成有服药时间要求的药物的服药时间,所述安全性规则库包括剂型库和不良反应库,所述有效性规则库包括药动学库、时辰药理学库和药效学库,若检索到此药物,则将该药标注红色并标注服药时间,并按照第一规则安排有服药时间要求的药物的服药时间和服药顺序;若未检索到此药物,则不标注红色,表示此药物为无服药时间要求的药物;步骤S4:按照第二规则安排无服药时间要求的药物的服药时间和服药顺序,至此,所有药物均已标注服药时间及服用顺序;步骤S5:将已标注好服药时间和服药顺序的药物与合并用药间隔时间规则库中的数据进行比对并按照合并用药间隔时间规则库的合并用药间隔时间规则验证需要间隔服用时间的药物,所述合并用药间隔时间规则库中标注有需要间隔时间的药物规则,即该规则库包含任意两种需要间隔时间服用的药物及其服药时间,即合并用药间隔时间规则;步骤S6:若符合合并用药间隔时间规则,则标注每种药物的服药时间,并生成服药时间表;若不符合合并用药间隔时间规则,则将合并用药间隔时间规则库中的服药时间作为服药时间,并生成服药时间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服药物服药时间的智能排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先将每种药物与用法用量规则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标注超用法用量的药物,对比用法用量规则库后,将每种药物与重复用药规则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存在重复用药的药物标注等级,对比重复用药规则库后,将每种药物与相互作用规则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存在相互作用的药物标注等级,若等级为“禁忌合用”,则去掉禁忌合用规则对应的药物。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服药物服药时间的智能排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的所述第一规则为:将标注红色的所有药物的服药时间点按出现次数由高至低排序,按出现次数的高低选择服药时间点;将药物规则中标注的服药时间点依次与出现次数最高至出现次数最低的服药时间点匹配;当药物频次为1日1次时,以匹配到的出现次数最高的服药时间点作为该药物的服用时间;当药物频次为1日2次时,以匹配到的出现次数最高的服药时间点所在的服用时间组的前两个服药时间点作为该药物的服药时间;当药物频次为1日3次时,以匹配到的出现次数最高的服药时间点所在的服用时间组作为该药物的服药时间;经过上述过程,标注红色的药物按匹配后的服药时间点排布到服药时间表上,然后对无服药时间要求的药物进行排序。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服药物服药时间的智能排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的所述第二规则为:

按频次选择:若没有匹配到同频次药物,触发第

规则;若仅匹配到1个服药时间表上已排布的同频次药物,服药时间与同频次的药物服药时间一致,即频次为1日1次的无服药时间要求的药物仅匹配到1个频次为1日1次的服药时间表上已排布的药物,此
药物服药时间与匹配到的频次为1日1次的药物服药时间一致,频次为1日2次或1日3次同理;若匹配到多个频次相同的,其中有首选时间、频次均相同的,则选择首选时间;若匹配到多个频次相同的,其中没有首选时间、频次均相同的,触发第

规则;

按药理分类选择:若仅匹配到1个与服药时间表上已排布的同类药物,服药时间与同频次的药物服药时间一致;若匹配到多个同类药物,则按照每个药物规则中的服用时间点先后顺序选择。若既没有匹配到同频次药物,也没有匹配到同类药物,触发第

规则;

按出现次数高低选择:将服药时间表上已排布药物的服药时间点按出现次数由高至低排序,按出现次数的高低选择服药时间点。将无服药时间药物规则中标注的16个服药时间点依次与排序后的服药时间点匹配;若仅匹配到1个出现次数最高的服药时间点:当药物频次为1日1次时,以匹配到的出现次数最高的服药时间点作为该药物的服用时间;当药物频次为1日2次时,以匹配到的出现次数最高的服药时间点所在的服用时间组的前两个服药时间点作为该药物的服药时间;当药物频次为1日3次时,以匹配到的出现次数最高的服药时间点所在的服用时间组作为该药物的服药时间;若匹配到≥2个出现次数最高的服药时间点,选择次数最高且药物时间规则中排序在前面的服药时间点。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服药物服药时间的智能排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的所述服药时间表包括16个服药时间点,具体包括:空腹6个时间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卓拓西平邓敏尹畅周全蔡全才蔡晨姚均迪郑璇涂芊茜陈礼治丁楠陈杰吴含达王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