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水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1002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水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水分离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方设置有上升管接口、蒸汽出口,还包括自壳体顶面插入壳体内的水位电极;所述壳体的下方设置有排污管接口,所述壳体的侧壁连接有下降管接口;还包括循环系统,所述上升管接口、蒸汽出口及下降管接口分别与所述循环系统连通,能够及时的补水,实现了液体的循环利用,克服了对于容积的硬性要求和定性限制。容积的硬性要求和定性限制。容积的硬性要求和定性限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水分离器


[0001]本技术涉及汽水分离
,具体涉及一种汽水分离器。

技术介绍

[0002]汽水分离器是经常应用在商用、油田、船只、移动供热站等平台的燃油燃气锅炉或余热锅炉,进行蒸汽和液体分离的配套设备。目前,由于现代锅炉逐渐趋向于小型化,对于汽水分离器的容积也有了严格要求。而现有的汽水分离器结构复杂,体积较大。尤其是自然循环锅炉所使用的汽水分离装置对于容积有较为严格的要求,而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号为“201410103713.0”、“201610514368.9”等公开的汽水分离器,都摆脱不了对容积的限制。从而对输出产品是蒸汽的锅炉小型化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制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水分离器。
[0004]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汽水分离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方设置有上升管接口、蒸汽出口,还包括自壳体顶面插入壳体内的水位电极;
[0005]所述壳体的下方设置有排污管接口,所述壳体的侧壁连接有下降管接口;
[0006]还包括循环系统,所述上升管接口、蒸汽出口及下降管接口分别与所述循环系统连通。
[0007]所述循环系统包括入水管,所述入水管上连通有给水泵,所述给水泵一端通过截止阀一与水源连通,所述给水泵的另一端依次通过止回阀、截止阀二及电磁阀连接循环水管;
[0008]所述循环水管一端连通所述下降管接口;
[0009]所述循环水管另一端依次通过循环泵、换热器及温度开关连通所述上升管接口;
[0010]所述水位电极与所述给水泵、电磁阀、循环泵电性连接。
[0011]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位于所述上升管接口的正下方,所述挡水板的一端通过连接板与壳体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挡水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侧壁留有空隙。设置挡水板的作用是避免水流自上升管接口流入壳体内腔时,直接流落至壳体的底部,容易引起较大喷溅,导致溅起的液体与蒸汽融合而无法实现较好的汽液分离。由此水流自上升管接口流入壳体内腔时,先落在挡水板上,缓解了水流下降的冲力,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冲作用,从而避免引起较大的喷溅,实现更好的汽液分离效果。
[0012]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分离网隔板,所述分离网隔板位于所述蒸汽出口的正下方,所述分离网隔板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分离网隔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水位电极。
[0013]所述连接板位于上升管接口与蒸汽出口之间,连接板的上方与壳体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
[0014]所述壳体内沿所述壳体内壁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的设置,避免杂质通过下降管
接口进入循环系统中,保证壳体内的杂质只能通过排污管接口排除。
[0015]所述水位电极外套设有电极护套。起到保护水位电极的作用。分离网隔板的一端通过电极护套与水位电极固定连接。
[0016]所述排污管接口连接有排污水管,所述排污水管上设置有过滤器及排污阀门。通过排污管接口进行定期排污。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提供一种汽水分离器,通过设置的循环系统,能够及时的补水,实现了液体的循环利用,克服了对于容积的硬性要求和定性限制。同时本申请结构简单,实现更好的气液分离,使用更为便利。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壳体与循环系统连接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汽水分离器壳体内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电路图。
[0022]图中:1、上升管接口;2、蒸汽出口;3、水位电极;4、电极护套;5、下降管接口;6、排污管接口;7、分离网隔板;8、挡水板;9、过滤网;10、壳体;11、连接板;12、给水泵;13、截止阀一;14、止回阀;15、截止阀二;16、电磁阀;17、循环水管;18、入水管;19、循环泵;20、换热器;21、温度开关;22、过滤器;23、排污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0024]实施例
[0025]如图1至图3所示,汽水分离器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上方设置有上升管接口1、蒸汽出口2,还包括自壳体10顶面插入壳体10内的水位电极3;
[0026]所述壳体10的下方设置有排污管接口6,所述壳体10的侧壁连接有下降管接口5;
[0027]还包括循环系统,所述上升管接口1、蒸汽出口2及下降管接口5分别与所述循环系统连通。
[0028]所述壳体10内设置有挡水板8,所述挡水板8位于所述上升管接口1的正下方,所述挡水板8的一端通过连接板11与壳体10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挡水板8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10的侧壁留有空隙。设置挡水板8的作用是避免水流自上升管接口1流入壳体10内腔时,直接流落至壳体10的底部,容易引起较大喷溅,导致溅起的液体与蒸汽融合而无法实现较好的汽液分离。由此水流自上升管接口1流入壳体10内腔时,先落在挡水板8上,缓解了水流下降的冲力,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冲作用,从而避免引起较大的喷溅,实现更好的汽液分离效果。
[0029]所述壳体10内设置有分离网隔板7,所述分离网隔板7位于所述蒸汽出口2的正下方,所述分离网隔板7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11固定连接,所述分离网隔板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水位电极3。分离网隔板7设置进一步阻挡液体,提高汽水分离效果。
[0030]参照图1及图2,连接板11位于上升管接口1与蒸汽出口2之间,连接板11的上方与壳体10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由此汽水混合物进入壳体10内时,自远离连接板11的一端流
下,尽量远离了上升的蒸汽,减少汽液混合。连接板11与壳体10内壁、分离网隔板7及挡水板8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等现有的固定连接方式。
[0031]所述壳体10内沿所述壳体10内壁设置有过滤网9。过滤网9的设置,避免杂质通过下降管接口5进入循环系统中,保证壳体10内的杂质只能通过排污管接口排除。
[0032]所述水位电极3外套设有电极护套4。起到保护水位电极3的作用。参照图2,分离网隔板7的一端通过电极护套4与水位电极3固定连接。
[0033]所述排污管接口6连接有排污水管,所述排污水管上设置有过滤器22及排污阀门23。通过排污管接口6进行定期排污。
[0034]所述循环系统包括入水管18,所述入水管18上连通有给水泵12,所述给水泵12一端通过截止阀一13与水源连通,所述给水泵12的另一端依次通过止回阀14、截止阀二15及电磁阀16连接循环水管17;
[0035]所述循环水管17一端连通所述下降管接口5;
[0036]所述循环水管17另一端依次通过循环泵19、换热器20及温度开关21连通所述上升管接口1;
[0037]所述水位电极3与所述给水泵12、电磁阀16、循环泵19及换热器20电性连接。水位电极3用于检测壳体10内水位情况。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水分离器,包括壳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上方设置有上升管接口(1)、蒸汽出口(2),还包括自壳体(10)顶面插入壳体(10)内的水位电极(3);所述壳体(10)的下方设置有排污管接口(6),所述壳体(10)的侧壁连接有下降管接口(5);还包括循环系统,所述上升管接口(1)、蒸汽出口(2)及下降管接口(5)分别与所述循环系统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系统包括入水管(18),所述入水管(18)上连通有给水泵(12),所述给水泵(12)一端通过截止阀一(13)与水源连通,所述给水泵(12)的另一端依次通过止回阀(14)、截止阀二(15)及电磁阀(16)连接循环水管(17);所述循环水管(17)一端连通所述下降管接口(5);所述循环水管(17)另一端依次通过循环泵(19)、换热器(20)及温度开关(21)连通所述上升管接口(1);所述水位电极(3)与所述给水泵(12)、电磁阀(16)、循环泵(19)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内设置有挡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波于龙吉冉凡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凯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