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泛用型电磁线加工用去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0975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泛用型电磁线加工用去漆装置,涉及电磁线去漆领域。该泛用型电磁线加工用去漆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部的一侧通过支架设置有两组支撑轴承,两个所述支承轴承的内部之间设置有旋转加工筒,所述旋转加工筒的外表面套设有驱动齿环,且所述旋转加工筒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可调节的去漆机构;所述基座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旋转加工筒旋转的驱动组件。通过驱动组件、三角皮带、除尘组件和传动皮带等结构的配合使用,使得除尘组件既可以实现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漆料碎屑进行收集的功能,又可以实现对经过水洗后的电磁线进行吹风干燥处理,提高了除尘组件的功能多样性,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泛用型电磁线加工用去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磁线去漆
,具体为一种泛用型电磁线加工用去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磁线(magnetwire),又称绕组线,是用以制造电工产品中的线圈或绕组的绝缘电线,电磁线通常分为漆包线、绕包线、漆包绕包线和无机绝缘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磁线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电磁线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导致企业主们纷纷投入生产加工,电磁线在加工过程中会经过很多道工序,其中去漆工序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0003]目前,通常当电磁线小批量的时候,企业主们为了节约成本,通常会采用人为剥去的方式,这样耗费很大的人力和时间,还会对电磁线本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剥去效率低,而且当电磁线去漆后,需要手动对电磁线的表面进行清洗;当大批量的电磁线需要去漆的时候,通常采取去漆水来实现,但是去漆水不仅投入成本较高,而且不利于环境的保护,也部分采用电磁线去漆装置进行去漆处理,如下例专利:
[0004]申请号为:202021627110.8,公开了一种电磁线生产用去漆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侧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泛用型电磁线加工用去漆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顶部的一侧通过支架设置有两组支撑轴承(2),两个所述支承轴承的内部之间设置有旋转加工筒(3),所述旋转加工筒(3)的外表面套设有驱动齿环(4),且所述旋转加工筒(3)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可调节的去漆机构;所述基座(1)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旋转加工筒(3)旋转的驱动组件;所述基座(1)顶部的另一侧设置有清洁箱(7),所述清洁箱(7)的内部设置有两组用于对电磁线进行清洁处理的清洁组件,两组所述清洁组件和驱动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将驱动组件上的动能传动至清洁组件上的三角皮带(9),所述清洁箱(7)的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对电磁线进行清洁的喷淋组件;所述旋转加工筒(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吸尘罩(11),所述清洁箱(7)和吸尘罩(11)之间设置有用于对电磁线去漆过程中产生的漆料碎屑进行收集的除尘组件,所述清洁箱(7)的一侧设置有风干箱(13);所述除尘组件和其中一个清洁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清洁组件上的动能传动至除尘组件上的传动皮带(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泛用型电磁线加工用去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漆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旋转加工筒(3)上的螺纹调节块(501),所述螺纹调节块(50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调节杆(502),所述螺纹调节杆(502)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旋转加工筒(3)的内部,所述螺纹调节杆(502)延伸至旋转加工筒(3)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503),所述支撑架(503)上设置有用于对电磁线表面的漆进行清理的刮刀(504)和打磨组件,所述支撑架(503)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支撑架(503)进行限位的限位杆(506),所述限位杆(506)的一端活动贯穿旋转加工筒(3)并延伸至旋转加工筒(3)的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泛用型电磁线加工用去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撑架(503)上的打磨电机(5051),所述打磨电机(505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打磨辊(505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泛用型电磁线加工用去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基座(1)顶部的双轴电机(601),所述双轴电机(601)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设置有驱动齿轮(602)和主动皮带轮(603),所述驱动齿轮(602)的外表面与驱动齿环(4)的外表面相啮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泛用型电磁线加工用去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云龙毛玉峰蔡云飞李林蔡春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聚虹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