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自动抛锚刹车的控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锚链轮刹车技术的改进,属于船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自动抛锚刹车的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船用设备包含船舶主机、辅机等多种设备,通过这些设备的应用来完成船舶的航行、靠离泊、装卸货物等生产作业。例如,起锚机是船舶设备中用于船舶在锚地收放锚、锚链以及拔锚起锚的机械。大型船舶配备的锚及锚链重达几十吨甚至上百吨,自由抛锚的过程中,由于锚链及锚下放产生的晃动、抖动以及巨大惯性冲击会对锚机设备本身产生损害,严重情况下,飞速下坠的锚及锚链甚至会将锚链从起锚机的锚链轮上拉脱,对操作人员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锚链轮刹车需要锚机操作人员现场手动操作,人力成本高,操作效率低下,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对操作人员要求高,容易造成操作不及时、不准确的情况。
[0003]申请号为CN201420008591.2,申请日为2014年1月7日的中国专利申请揭示了一种抛锚控制装置及锚机,属于锚泊领域。装置适用于控制装置机的液压制动器,包括检测器件、第一控制器及第一执行器件,检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自动抛锚刹车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适用于自动抛锚刹车的控制装置包括起锚机底座(1)、上刹车带(3)、下刹车带(4)、控制油缸(7)、应急操作装置(8)与刹车轮(9);所述刹车轮(9)的侧围上分别设置有上刹车带(3)、下刹车带(4),所述起锚机底座(1)的正面右端与一连杆(2)的一端连接,一连杆(2)的另一端与上刹车带(3)的正面连接;所述起锚机底座(1)正面左端与三角连杆(6)的右端下方连接,三角连杆(6)的右端上方通过拉杆(5)与下刹车带(4)的正面连接;所述三角连杆(6)的左端与控制油缸(7)的活塞杆(72)连接,控制油缸(7)通过二连杆(10)与应急操作装置(8)连接;所述控制油缸(7)包括缸体(71)、活塞(73)与内腔(12),所述缸体(71)的侧围自上而下依次开设有一进油口(711)、二进油口(712)、三进油口(713),缸体(71)的内腔(12)设置有活塞(73),活塞(73)的顶部与活塞杆(72)连接,活塞杆(72)的侧围设置有弹簧组(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自动抛锚刹车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进油口(711)、二进油口(712)、三进油口(713)之间的间距不同,一进油口(711)、二进油口(712)之间的距离大于二进油口(712)、三进油口(713)之间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自动抛锚刹车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71)的内腔(12)包括一油腔(714)、二油腔(715)与三油腔(716),一油腔(714)、二油腔(715)、三油腔(716)自上而下依次连通;所述一进油口(711)、二进油口(712)与一油腔(714)连通,三进油口(713)与三油腔(716)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自动抛锚刹车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赵天梁,刘利明,胡发国,阮长松,汤波,刘琥铖,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