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器及燃气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0669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属于厨房用具技术领域。该燃烧器分气盘、外火盖和内火盖,分气盘和外火盖之间形成外环分气通道,外火盖上设置有与外环分气通道的一端连通的外环火孔和传火结构,外环火孔在外火盖的外壁面上形成燃气出口,内火盖上设置有中环火孔,传火结构用于使中环火孔处产生的中环火的火焰能够引燃外环火孔处的燃气以形成外环火,传火结构包括传火孔,传火孔贯穿外火盖且在外火盖的外壁面上形成传火进口。该燃烧器通过将传火进口的中心位置设置为低于燃气出口的中心位置,从而使传火孔处的火焰高度低于外环火孔处的火焰高度,进而形成有锅架脚片避让位,减少锅架脚片与避让位火焰的接触,降低一氧化碳的产生量。碳的产生量。碳的产生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烧器及燃气灶


[0001]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

技术介绍

[0002]燃气灶是指以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燃烧器和炉头均是燃气灶的重要组件。传统的燃烧器一般均包括用于形成外环火的外火盖,燃气从外火盖的外环火孔内流出后被点燃从而形成外环火。并且,燃气灶还包括用于支撑炊具的锅架,锅架环绕燃烧器设置并位于外火盖的外侧,由于锅架与外火盖相邻设置,因此外环火的火焰被锅架的脚片阻挡导致燃气无法充分燃烧,从而导致一氧化碳的大量产生,对用户的安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烧器,该燃烧器减少了外环火的火焰与锅架的接触,降低了一氧化碳的产生量,提高了燃烧器的使用安全性。
[0004]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燃烧器,包括:分气盘;外火盖,所述外火盖盖设在所述分气盘的上方,所述分气盘和所述外火盖之间形成外环分气通道,所述外环分气通道能够与炉头的主燃气通道连通,所述外火盖上设置有与所述外环分气通道的一端连通的外环火孔和传火结构,所述外环火孔在所述外火盖的外壁面上形成燃气出口;内火盖,所述内火盖盖设在所述外火盖的上方,所述内火盖上设置有中环火孔,所述中环火孔与所述外环分气通道的另一端连通;其中,所述传火结构用于使所述中环火孔处产生的中环火的火焰能够引燃所述外环火孔处的燃气以形成外环火,所述传火结构包括传火孔,所述传火孔贯穿所述外火盖且在所述外火盖的外壁面上形成传火进口,所述传火进口的中心位置低于所述燃气出口的中心位置,以形成锅架脚片避让位。
[0006]作为优选,所述传火孔为直孔,所述传火孔的中心轴线相较于竖直方向倾斜设置。
[0007]作为优选,所述传火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外环火孔的孔径。
[0008]作为优选,所述传火结构还包括传火槽,所述传火槽位于所述外火盖的顶部,并沿所述外火盖的径向贯穿所述外火盖的外环部,所述传火孔连通所述传火槽和所述外环分气通道。
[0009]作为优选,所述传火孔的数量为多个,所述传火槽的数量为一个,所述传火槽与多个所述传火孔中的一个连通。
[0010]作为优选,所述外火盖还设置有外环稳焰槽,所述外环稳焰槽为开设在所述外火盖的环形侧壁面上的环槽,所述环槽设置在所述燃气出口的下方。
[0011]作为优选,所述外火盖上还设置有外环稳焰孔,所述外环稳焰孔贯穿所述外火盖的外环部,所述外环稳焰孔的一端在所述外环稳焰槽内形成第一稳焰开口,所述外环稳焰孔的另一端在所述外环部的内壁面上形成第二稳焰开口。
[0012]作为优选,所述外环稳焰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外环稳焰孔在所述外火盖上呈放射状设置。
[0013]作为优选,多个所述第一稳焰开口在所述外环稳焰槽内排布呈圆形;和/或,多个所述第二稳焰开口在所述外环部的内壁面上排布呈圆形。
[0014]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灶,该燃气灶的使用安全度高。
[001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6]燃气灶,包括炉头和上述的燃烧器。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提供的燃烧器包括分气盘、外火盖和内火盖,分气盘和外火盖之间形成外环分气通道,外环分气通道能够与炉头的主燃气通道连通,外火盖上设置有与外环分气通道的一端连通的外环火孔和传火结构,外环火孔在外火盖的外壁面上形成燃气出口,内火盖上设置有中环火孔,中环火孔与外环分气通道的另一端连通,传火结构用于使中环火孔处产生的中环火的火焰能够引燃外环火孔处的燃气以形成外环火,传火结构包括传火孔,传火孔贯穿外火盖且在外火盖的外壁面上形成传火进口。该燃烧器通过将传火进口的中心位置设置为低于燃气出口的中心位置,从而使传火孔处的火焰高度低于外环火孔处的火焰高度,进而形成有锅架脚片避让位,减少锅架脚片与避让位火焰的接触,降低一氧化碳的产生量。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燃烧器的爆炸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燃烧器和炉头装配后的剖视图;
[0021]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燃烧器的分气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燃烧器的外火盖在某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图5中B部分的放大图;
[0025]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燃烧器的外火盖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燃烧器的内火盖在某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燃烧器的内火盖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
[0029]10、燃烧器;
[0030]100、分气盘;110、第一分气槽;111、第一槽部;112、第二槽部;120、第一空气通道;130、插孔;140、环形插接部;150、装配凸起;151、第一装配孔;160、第一定位槽;170、第二定位槽;
[0031]200、外火盖;201、外环部;202、连接部;203、内环部;204、中环火分气孔;205、混气环槽;206、定位柱;207、保火燃气腔;208、内环燃气导流板;209、环形侧壁板;210、外环火孔;220、穿设孔;230、第二空气通道;240、第二分气槽;241、内环槽;242、连通槽;243、外环槽;250、传火结构;251、传火孔;252、传火槽;260、外环稳焰槽;270、外环稳焰孔;280、第二装配孔;
[0032]300、内火盖;301、盖体;302、盖帽;303、空气中心通道管;304、内环火部;305、中环
火部;306、副燃气腔;307、内环火孔;308、中环火孔;309、中环稳焰槽;310、中环稳焰孔;311、第四环形阶梯面;
[0033]400、外环分气通道;
[0034]500、二次空气通道;
[0035]20、炉头;21、主燃气通道;22、副燃气通道;23、空气管;24、炉内管;25、炉外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气盘(100);外火盖(200),所述外火盖(200)盖设在所述分气盘(100)的上方,所述分气盘(100)和所述外火盖(200)之间形成外环分气通道(400),所述外环分气通道(400)能够与炉头(20)的主燃气通道(21)连通,所述外火盖(200)上设置有与所述外环分气通道(400)的一端连通的外环火孔(210)和传火结构(250),所述外环火孔(210)在所述外火盖(200)的外壁面上形成燃气出口;内火盖(300),所述内火盖(300)盖设在所述外火盖(200)的上方,所述内火盖(300)上设置有中环火孔(308),所述中环火孔(308)与所述外环分气通道(400)的另一端连通;其中,所述传火结构(250)用于使所述中环火孔(308)处产生的中环火的火焰能够引燃所述外环火孔(210)处的燃气以形成外环火,所述传火结构(250)包括传火孔(251),所述传火孔(251)贯穿所述外火盖(200)且在所述外火盖(200)的外壁面上形成传火进口,所述传火进口的中心位置低于所述燃气出口的中心位置,以形成锅架脚片避让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火孔(251)为直孔,所述传火孔(251)的中心轴线相较于竖直方向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火孔(251)的孔径小于所述外环火孔(210)的孔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火结构(250)还包括传火槽(252),所述传火槽(252)位于所述外火盖(200)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富佳颜运宇李林洪叶步青任有忠吴伟良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