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处理中固体悬浮物过滤分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0632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处理中固体悬浮物过滤分离设备,涉及固体悬浮物分离技术领域,筛筒A的顶端安装有筛筒B,筛筒B的结构与筛筒A的结构一致,且筛筒B的底端面四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插柱,解决了在处理过程中一般仅通过被动式的过滤以及人工打捞的方式来实现对絮凝池中污水的漂浮物进行处理,但此种方式清洁时效率较为低下,存在着局限性的问题,通过筛箱将底座中的漂浮物进行快速的刮除清除作业,此时再同步的启动电动推杆C来将筛箱向上侧进行拉动提起,此时再通过启动安装在支架左侧的电动推杆D来将推板向左侧进行推动,并通过推板在筛箱内部的移动来实现将筛箱中所收集到的漂浮物快速的推送到设置在底座左侧的导架中进行放置存储。放置存储。放置存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处理中固体悬浮物过滤分离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固体悬浮物分离
,特别涉及一种水处理中固体悬浮物过滤分离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一般会对污水添加絮凝剂后并通过沉淀来实现对污水中的悬浮物进行分离;
[0003]例如申请号:“CN200610052402.1”,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吸附、沉降、分离一体化的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桶、预涂桶、泵和沉降分离过滤器,沉降分离过滤器中设有隔筒,将其分隔成外部沉降室与内部过滤室,内部过滤室中安装滤元,设备运行时,高浓度悬浮液在沉降室内螺旋上升,大部分颗粒悬浮物在沉降室内得到沉降,上清液溢流进入内部过滤室参与过滤,沉降室的引入,扩大了硅藻土技术的应用范围,使得高悬浮物浓度废水的过滤成为了可能,相比吸附分离一体化技术,能有效的延缓过滤水头的上升,延长运行时间。该装置结构简单紧凑、水处理效率高。
[0004]而在处理过程中一般仅通过被动式的过滤以及人工打捞的方式来实现对絮凝池中污水的漂浮物进行处理,但此种方式清洁时效率较为低下,存在着局限性。r/>[0005]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处理中固体悬浮物过滤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筛筒A(7),所述筛筒A(7)为弧形结构,且筛筒A(7)的内部呈弧形阵列开设有通孔,筛筒A(7)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滤网(8),滤网(8)与筛筒A(7)共同组成了筛分结构,筛筒A(7)的顶端面上开设有通孔,该通孔为插孔(9),且筛筒A(7)的顶端安装有筛筒B(12),筛筒B(12)的结构与筛筒A(7)的结构一致,且筛筒B(12)的底端面四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插柱(13),插柱(13)与插孔(9)相匹配。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处理中固体悬浮物过滤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筒A(7)固定连接在进液管(2)以及出液管(3)的内侧位置,且进液管(2)与筛筒A(7)以及出液管(3)共同组成了泵液结构,出液管(3)以及出液管(3)安装在底座(1)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水处理中固体悬浮物过滤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3)以及进液管(2)中远离底座(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法兰盘(4),且底座(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导架(5),导架(5)与底座(1)共同组成了筛选结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水处理中固体悬浮物过滤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架(5)为单向开放结构,且导架(5)的内部底端面上呈矩形阵列开设有通孔,导架(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聚流罩(6),聚流罩(6)为上粗下细的锥台形结构。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水处理中固体悬浮物过滤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流罩(6)与导架(5)相贯通,且聚流罩(6)的底端出液口与进液管(2)相连接,聚流罩(6)与进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伟侯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滨州市南海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