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厂烧结环冷机台车下部与风箱间的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0591 阅读:3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铁厂烧结环冷机台车下部与风箱间的密封结构,主要包括外密封件、密封接触板和内侧密封橡胶,外密封件由密封件支撑件、外限位板、内限位板、弹性橡胶圆柱、密封槽型橡胶、托板、可调节连接螺杆组成,托板设在密封槽型橡胶内,并通过可调节连接螺杆与密封件支撑件可调连接,通过密封槽型橡胶与密封接触板实现外密封,通过内侧密封橡胶实现内密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烟气循环利用率以及提高烟气利用品质,实现烟气的全循环利用,实现高效利用烧结环冷余热,同时也降低密封件维护费用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铁厂用的烧结环冷机设备技术,特别是一种钢铁厂烧结环 冷机台车下部与风箱间的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在钢铁生产过程中,烧结工序的能耗约占总能耗的10%,仅次于炼铁工序,位居第 二。在烧结工序总能耗中,有近50%的热能以烧结机烟气和冷却机废气的显热形式排入 大气。由于烧结环冷机废气的温度不高,仅150 45(TC,加上以前余热回收技术的局限, 长期以来被人们忽略。烧结环冷机的密封技术是烧结环冷机余热发电的关键技术之一,直接影响到余热发 电结果的成败,烧结环冷机的密封技术中烧结环冷机台车下部与风箱间的密封结构是 重点之一。由于环冷机是一个连续运动的设备,与下部风箱就存在相对运动,而且风箱内是 2-4KPa的风压,因此,上部台车与下风箱之间就必须进行密封以防止内外压差而造成的 漏风。但环冷机并不是精加工件,环冷机运行中存在向各个不同窜动的情况,从而使得 密封就成为一个瓶颈,其症结台车下部与风室之间存在很大的漏风,有30 50%的风 从下部露出,大量的热风漏出使得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烟气全循环利用,而且为了补 充漏出的风量,必须补充大量的冷风,同时将烟气再循环风机选型放大,这样就造成了 降低了循环烟气的品质,白白消耗电动机的电能,影响了余热烟气的利用温度,从而降 低了锅炉产生蒸汽的品质,影响整个发电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台车下部与风箱之间的大量热风漏出问题,从而提高 烟气循环利用率以及提高烟气利用品质,实现烟气的全循环利用,实现高效利用烧结环 冷余热,降低密封件维护费用的一种钢铁厂烧结环冷机台车下部与风箱间的密封结 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一种钢铁厂烧结环冷机台车下部与风箱间 的密封结构,主要包括外密封件、密封接触板和内侧密封橡胶,外密封件由密封件 支撑件、外限位板、内限位板、弹性橡胶圆柱、密封槽型橡胶、托板、可调节连 接螺杆组成,托板设在密封槽型橡胶内,并通过可调节连接螺杆与密封件支撑件 可调连接,在密封槽型橡胶和密封件支撑件之间设有弹性橡胶圆柱,内限位板和外 限位板分别设于密封槽型橡胶的内、外侧,外密封件和内侧密封橡胶固定在烧结 环冷机的台车下端上,并与台车连动,通过密封槽型橡胶与密封接触板实现外 密封。为实现高效利用烧结环冷余热,提高了烟气利用品质,降低了 封件的维 护费用的密封结构形式,外密封件和内侧密封橡胶都是支承在台车上,当台车运动时,除密封接触板固定在风箱上处于静止状态,外密封件和内侧密封橡胶都与 台车一起运动。本专利技术提高了烟气利用品质,降低了密封件的维护费用。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可 调节连接螺杆,通过调节件,使得密封槽型橡胶能与密封接触板紧密接触,延 长密封槽型橡胶的使用时间。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内侧密封橡胶和风室之间的密封,实现了内侧的密封,采用 了包括密封件支撑件,内、外限位板,弹性橡胶圆柱,密封槽型橡胶,托板, 可调节连接螺杆,以及密封接触板部件,实现了外侧的密封,从而实现内外双 重密封。本专利技术通过弹性橡胶圆柱的弹性,来吸收台车的上下窜动,实现防上下窜 动密封。与台车一起运行的密封槽型橡胶是在一块水平放置的密封接触板上滑 行,通过加长密封接触板,使密封槽型橡胶在径向方向,与密封接触板进行接 触式滑动,实现径向接触式滑动密封。所述的通过加长密封接触板,可以是密封接触板的宽度比上部滑行的槽型橡胶宽60毫米,槽型橡胶板置于密封接触板 的中心,这样在径向上就允许槽型橡胶板可以有30毫米的内外窜动,而台车运 行时的实际窜动大约为20毫米,满足了其径向方向的窜动要求。本密封结构还 设置了弹性橡胶圆柱,弹性橡胶圆柱有50毫米的弹性压缩量。安装时,将弹性橡胶圆柱压縮成椭圆,压縮量为30毫米,这样弹性橡胶圆 柱就具有向上窜动20毫米,向下窜动30毫米的能力。当台车运行向上窜动时, 密封槽型橡胶离开接触密封板,此时,在弹性橡胶圆柱在弹性的作用下,使得 密封槽型橡胶重新与接触密封板接触。当台车运行向下窜动时,密封槽型橡胶 与接触密封板压得更紧,在这股压力下,弹性橡胶圆柱被压缩,从而减轻了密 封槽型橡胶与接触密封板之间的压力,减小了摩擦力,从而延缓了密封槽型橡 胶的损坏。本专利技术为台车下部与风箱之间所设计的密封结构,不但可以达到完全密封 的作用,而且螺杆也设置成了可以调节的形式。当下部密封槽型橡胶被磨损到 一定程度时,可以将螺杆下调,这样使得整个外密封件的使用时间更长,延长 了密封件的寿命,减小了更换外密封件的强度,达到降低维护费用的目的。调 节长度可以根据环冷机的现场实际尺寸确定其调节量。这种密封结构形式通过吸收各个方向的窜动,实现了有效的密封;密封更有效了, 那么补冷风量就更少;冷风补得少了,就使得烟气再循环风机的选型变小了,消耗的电 动机的电能就更少了,这本身就是一种节能的形式。当冷风补得更少时,那么循环的烟 气温度就会升高,这样就可以提高冷却矿料之后烟气的温度提高,从而提高了烟气余热 的品质,使得整个余热发电系统更加趋于稳定。由此可看出,有效的密封使得整个烟气 余热回收系统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循环。该密封形式通过增加调节型螺杆,就可以在密封 件受到一定的损坏后而不必马上更换,因为更换时会有大量漏风而造成如前所述的不良 后果,甚至不得不停环冷机进行密封件的更换。而密封件的寿命延长,不但降低了经常维护的费用,也可以使得整个系统能够更稳定地运行。而本专利技术设计的下部密封结构形式突破常规密封设计形式,通过增加弹性橡胶圆柱 的形式,达到吸收环冷机运行中的各个方向的窜动,实现完全密封,从而提高烟气余热 利用的品质,达到余热的充分利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密封结构形式,在不影响原烧结环冷工艺流程的前提下,能吸收环冷 机运行中产生的各个方向的窜动,实现台车下部与风箱之间完全密封的密封结构形式。 从而大大降低了厂用电率,确保烟气余热利用的较好品质,使整个余热发电系统稳定、 高效地运行。全国钢铁企业推广本技术具有重大意义,仅每吨烧结矿能耗就45kg标煤,2006年 全国炼铁为4亿吨,能耗约2000万吨标煤,烧结过程中约34%的热能以烟气形式从主 抽排入大气,约62%热能由烧结物料带走,若对烧结物料中的40%热量进行余热回收, 则可节约标准煤至少500万吨/年,减排C(U050万吨/年,S02约26万吨/年。 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l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密封件支撑件l、外限位板2、内限位板3、弹性橡胶圆柱4、密封槽 型橡胶5、托板6、可调节连接螺杆7、密封接触板8、风箱9、烟室IO、车台 11、内侧密封橡胶12、台车下端13。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专利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如图l、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一种钢铁厂烧结环冷机台车 下部与风箱间的密封结构,主要包括外密封件、密封接触板8和内侧密封橡胶12, 其特征是外密封件由密封件支撑件l、外限位板2、内限位板3、弹性橡胶圆柱4、 密封槽型橡胶5、托板6、可调节连接螺杆7组成,托板6设在密封槽型橡胶5 内,并通过可调节连接螺杆7与密封件支撑件1可调连接,在密封槽型橡胶5和密 封件支撑件1之间设有弹性橡胶圆柱4,内限位板3和外限位板2分别设于密封 槽型橡胶5的内、外侧,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铁厂烧结环冷机台车下部与风箱间的密封结构,主要包括外密封件、密封接触板(8)和内侧密封橡胶(12),其特征是外密封件由密封件支撑件(1)、外限位板(2)、内限位板(3)、弹性橡胶圆柱(4)、密封槽型橡胶(5)、托板(6)、可调节连接螺杆(7)组成,托板(6)设在密封槽型橡胶(5)内,并通过可调节连接螺杆(7)与密封件支撑件(1)可调连接,在密封槽型橡胶(5)和密封件支撑件(1)之间设有弹性橡胶圆柱(4),内限位板(3)和外限位板(2)分别设于密封槽型橡胶(5)的内、外侧,外密封件和内侧密封橡胶(12)固定在烧结环冷机的台车下端(13)上,并与台车(11)连动,通过密封槽型橡胶(5)与密封接触板(8)实现外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勇平周海平金雷何世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西子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