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混凝土结构修复防护材料及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0523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结构修复防护材料及应用方法;所述修复防护材料双组份体系,其中第一组份体系为修复组分,第二组份体系为防护组分;所述修复组分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水泥料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结构修复防护材料及应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结构修复相关
,具体为一种混凝土结构修复防护材料及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结构在现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具有广泛运用,包括水利、土木、交通、港口等领域随处可见,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混凝土结构也面临着耐久性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使用载荷较大,环境侵蚀较严重场合,混凝土结构容易因老化损伤混凝土结构,影响混凝土结构建筑的正常安全使用,危害群众安全,而部分混凝土结构不便于整体拆除重建,此时就需要通过相应的混凝土结构修复进行结构加固。
[0003]现有的混凝土结构修复加固通常是直接通过新混凝土加固既有混凝土结构,缺少一些辅助材料和辅助防护,现也有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5036695B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的修复防护层及其施工方法,通过主动凿除老钢筋混凝土结构体上锈胀破裂的混凝土块体,露出锈蚀钢筋,并在钢筋上涂刷防锈剂,可以对混凝土结构的钢筋结构起到进一步的防护作用,但是整体施工过程相对较长,不便于进行一些快速修复,凿除混凝土时对一些混凝土结构也容易造成额外损伤和风险,且通过普通混凝土材料直接修补既有混凝土结构,往往由于使用环境恶劣、受荷复杂等原因,造成修补、加固结构粘结失效等多种问题,在修复的同时也缺少进一步的防护,缺少对核心钢筋的防护,修复结构也容易再次损坏,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0004]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混凝土结构修复防护材料及应用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结构修复防护材料及应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混凝土结构通过普通混凝土材料直接修补既有混凝土结构修复效果较差缺少额外防护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结构修复防护材料;所述修复防护材料双组份体系,其中第一组份体系为修复组分,第二组份体系为防护组分;所述修复组分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水泥料10%

15%;细砂料8%

10%;粗骨料25%

40%;纤维料5%

8%;无机类填料8%

10%;水25%

40%;
所述防护组分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二乙醇胺18%

35%;硅酸锂20%

25%;葡萄糖酸钠5%

15%;余量为水。
[0007]优选的,所述修复组分中水泥料为快硬硫铝酸盐水泥和硅酸盐水泥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且快硬硫铝酸盐水泥和硅酸盐水泥的比例为3:2;所述细砂料为石英砂;所述粗骨料为5

20mm连续级配的碎石填料;所述纤维料选自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和钢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且纤维长度不大于30mm;所述无机类填料为硅微粉和蒙脱土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且平均粒径小于1
µ
m。
[0008]优选的,所述修复料组分还包括陶瓷渣1%

3%和贝壳渣1%

3%。
[0009]优选的,所述防护组分包括以下优选质量百分比的原料:二乙醇胺20%

30%、硅酸锂22

24%、葡萄糖酸钠8

11%、余量为水。
[0010]一种混凝土结构修复防护材料的应用方法,所述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取混凝土结构的受损类型和受损程度,判断对应混凝土结构是否可进行正常修复;步骤2、对待修复的混凝土结构的表面进行预处理和清除表面浮动颗粒和块体,使其基面形成方便修补的凹凸结构,且保证基面无污物、杂物;步骤3、通过混凝土结构修复养护装置对修复防护材料的修复组分和防护组分分别进行预混处理;步骤4、将纤维料和粗骨料、细砂料混合,干拌30s

60s,得到混合干料,然后再加水泥料、无机类填料和水搅拌90s

120s,制得修复组分;步骤5、按比例称取硅酸锂和葡萄糖酸钠,再加入水搅拌混匀,然后再加入二乙醇胺混合均匀即可制得防护组分;步骤6、用所述步骤4制得的修复组分浇筑经所述步骤2处理后的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对其进行粘接加固;步骤7、在进行步骤6的修复组分初步浇筑后,同时加入防护组分,配合模板夹持进行抹压定型;步骤8、在初步定型的混凝土结构的表面进一步涂抹剩余的防护组分,防护组分的用量为500

1200g/m2,干燥养护24h或以上即可。
[0011]优选的,所述步骤7和步骤8通过修复组分配合防护组分拌料形成修复增强层,且修复增强层的厚度为20

40mm。
[0012]优选的,所述步骤8的防护组分进一步表面使用采用涂覆或喷洒的施工方式将缓蚀剂应用到混凝土基面,涂覆直接通过混凝土结构修复养护装置进行,喷洒由喷射机压缩空气喷出,重复喷洒2

4遍。
[0013]优选的,所述混凝土结构修复养护装置包括:浇筑模板,浇筑模板设置在混凝土结构的修复位置周围,且浇筑模板通过固定件
紧扣设置在修复位置使浇筑模板内部形成封闭空腔;所述浇筑模板内封闭空腔通过给料管路和给料泵给料,且给料管路由混料机构供料;优选的,所述混料机构包括修复组分混料仓和防护组分混料仓,且修复组分混料仓和防护组分混料仓的供料口均安装有电磁给料阀,并且电磁给料阀通过控制器控制给料。
[0014]优选的,所述混凝土结构修复防护材料的应用包括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开裂、缺角、表面破损、压痕或塌陷方面。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混凝土结构修复防护材料及应用方法,修复防护材料采用修复组分配合防护组分的方式,修复组分相比普通混凝土直接填充修复具有良好的界面粘结性能,强度较高,配合防护组分的同步使用防护,醇胺类极性基团吸附在钢筋表面,配合硅酸根和葡萄糖酸根形成沉积膜,有效起着钢筋在混凝土中的腐蚀,缓解氯离子对钢筋钝化膜的破化,与混凝土适应性好,制备简单,在进行修复的同时,保护混凝土中的钢筋,同时起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修复和保护作用。2、修复防护材料的应用采用修复组分和防护组分分步骤施工的方式,施工简便,经济,也无需修复前后进行额外的防护型措施,进行混凝土结构修复的同时通过修复组分配合防护组分拌料形成修复增强层,增强修复后结构表层致密性,提高抗渗性,还能够增强结构抗氯盐侵蚀的能力,大大降低氯离子在其中的渗透,减少内部钢筋结构损伤,提升结构耐久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应用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修复防护材料组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混凝土结构修复养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浇筑模板;2、固定件;3、给料管路;4、给料泵;5、混料机构;51、修复组分混料仓;52、防护组分混料仓;6、电磁给料阀;7、控制器。
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结构修复防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防护材料双组份体系,其中第一组份体系为修复组分,第二组份体系为防护组分;所述修复组分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水泥料10%

15%;细砂料8%

10%;粗骨料25%

40%;纤维料5%

8%;无机类填料8%

10%;水25%

40%;所述防护组分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二乙醇胺18%

35%;硅酸锂20%

25%;葡萄糖酸钠5%

15%;余量为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结构修复防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组分中水泥料为快硬硫铝酸盐水泥和硅酸盐水泥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且快硬硫铝酸盐水泥和硅酸盐水泥的比例为3:2;所述细砂料为石英砂;所述粗骨料为5

20mm连续级配的碎石填料;所述纤维料选自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和钢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且纤维长度不大于30mm;所述无机类填料为硅微粉和蒙脱土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且平均粒径小于1
µ
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结构修复防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料组分还包括陶瓷渣1%

3%和贝壳渣1%

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结构修复防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分包括以下优选质量百分比的原料:二乙醇胺20%

30%、硅酸锂22

24%、葡萄糖酸钠8

11%、余量为水。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结构修复防护材料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取混凝土结构的受损类型和受损程度,判断对应混凝土结构是否可进行正常修复;步骤2、对待修复的混凝土结构的表面进行预处理和清除表面浮动颗粒和块体,使其基面形成方便修补的凹凸结构,且保证基面无污物、杂物;步骤3、通过混凝土结构修复养护装置对修复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桥周伟常晓林马刚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