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岩穴储气库腔体内双膜结构循环注气的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压缩空气储能
,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岩穴储气库腔体内双膜结构循环注气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压缩空气储能有效地解决了用能的长途消耗、利用效率高、容量造价低,且不存在资源开发瓶颈、循环寿命上限、对环境友好度高等问题而被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0003]但是就目前而言,压缩空气储能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压缩空气储能结构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注气而引起的高压力、高温度以及不稳定性等因素,对于地下岩穴储气库腔体密封层产生较大的影响,造成腔体内部在高压的作用下密封层受到挤压作用,注气产生的高温作用对腔体密封层的耐久性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等;由于放气而引起腔体内部压力急剧下降,使得腔体在压力减小的作用下容易诱发密封层产生裂缝、密封层分离、密封层脱裂掉皮等现象,从而引起腔体气体泄露、密封层失效、造成经济损失、严重引起不安全事故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岩穴储气库腔体内双膜结构循环注气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围岩体上双膜结构的施工:步骤101、在围岩体(1)上施工防水层(2);步骤102、在防水层(2)上施工衬砌层(3);其中,在衬砌层(3)底部嵌设多个连接杆(13);步骤103、在衬砌层(3)上施工防渗层(4);其中,所述连接杆(13)穿过防渗层(4);步骤104、通过围岩体(1)的洞口下放双膜结构,并将外膜层(5)上的外注气管(6
‑
1)和外排气管(6
‑
3)以及内膜层(6)上的内注气管(5
‑
1)和内排气管(5
‑
3)穿过围岩体(1)的洞口伸出;其中,双膜结构(2)包括由内至外布设的内膜层(6)和外膜层(5),所述外膜层(5)位于内膜层(6)和防渗层(4)之间,所述内膜层(6)中设置腔体(11),所述内注气管(5
‑
1)上设置有内注气阀门(5
‑
2)和内压力表(8),所述外排气管(6
‑
3)上设置有外排气阀门(6
‑
4),所述内排气管(5
‑
3)上设置有内排气阀门(5
‑
4);步骤105、将外膜层(5)的底部与连接杆(13)的伸出端连接,以使双膜结构(2)底部固定;步骤106、在外注气管(6
‑
1)上连接延伸注气管(12);其中,延伸注气管(12)上设置外注气阀门(6
‑
2)和外压力表(7);步骤二、内膜层和外膜层之间注气检测:步骤201、操作内注气阀门(5
‑
2)、内排气阀门(5
‑
4)、外排气阀门(6
‑
4)关闭,将压缩机与延伸注气管(12)连通,并打开外注气阀门(6
‑
2),为内膜层(6)和外膜层(5)之间注气;步骤202、在为内膜层(6)和外膜层(5)之间注气的过程中,外压力表(7)对内膜层(6)和外膜层(5)之间的外空腔压力进行检测,直至外压力表(7)获取到的外空腔压力达到设定外空腔压力值P
sw
时,操作外注气阀门(6
‑
2)关闭停止注气;步骤203、内膜层(6)和外膜层(5)静止24小时~32小时后,通过外压力表(7)获取外空腔压力,直至外空腔压力保持不变且大于0.90P
sw
,则内膜层(6)和外膜层(5)之间密封合格;步骤三、腔体内压缩空气的注入及检测:步骤301、操作内注气阀门(5
‑
2)打开,内排气阀门(5
‑
4)打开,外注气阀门(6
‑
2)和外排气阀门(6
‑
4)关闭,通过内注气管(5
‑
1)给腔体(11)内注入压缩空气;步骤302、通过内注气管(5
‑
1)给腔体(11)内注入压缩空气的过程中,内压力表(8)对腔体(11)内的内腔体压力进行实时检测,同时,外压力表(7)对内膜层(6)和外膜层(5)之间的外空腔压力进行实时检测,内温度传感器(9)对腔体(11)内的内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外温度传感器(10)对内膜层(6)和外膜层(5)之间的外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其中,将第i个检测时刻获取到的内腔体压力记作将第i个检测时刻获取到的外空腔压力记作将第i个检测时刻获取到的内温度记作将第i个检测时刻获取到的外温度记作i为正整数;步骤303、如果小于设定内腔压力值的1/3,小于内温度设定值T
n,s
,且小于外温度设定值T
w,s
,持续给腔体(11)内注入压缩空气,直至满足设定内腔压力值的1/3,则操作内排气阀门(5
‑
4)关闭;步骤304、第二次继续给腔体(11)内注入压缩空气,并在第二次注入压缩空气过程中,
将第j个检测时刻获取到的内腔体压力记作将第j个检测时刻获取到的外空腔压力记作将第j个检测时刻获取到的内温度记作将第j个检测时刻获取到的外温度记作其中,j为正整数;步骤305、如果小于设定内腔压力值,小于内温度设定值T
n,s
,小于外温度设定值T
w,s
,且大于0.90P
sw<...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小松,刘卫,闫磊,王颖蛟,孙高博,黄康康,申律,宋少波,翟和平,孙梓椋,康星星,惠保诚,
申请(专利权)人: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