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管板的焊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0487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器管板的焊接结构,涉及换热器焊接技术领域,包括装夹工作台、焊接工作台、换热管固定机构、管板固定机构和焊接机构,所述装夹工作台上方管板固定机构,所述换热管固定机构包括第一装夹块、第二装夹块和第三装夹块,所述第一气缸输出端设有第一装夹块,所述第二装夹块顶部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上方设有升降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上连接有第三装夹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换热管固定机构能够实现稳定固定换热管,换热管的直管部插入到第二装夹块和第三装夹块内的直管槽内受到插槽内部的插条限位,换热管的弧管部通过第一装夹块上的圆槽和圆杆实现限位,方便与管板固定机构上固定的管板进行一次性精准对齐插入。准对齐插入。准对齐插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器管板的焊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器焊接
,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管板的焊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换热器亦称为热交换器或热交换设备是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是对流传热及热传导的一种工业应用,换热器可以按不同的方式分类,按其操作过程可分为间壁式、混合式、蓄热式三大类,按其表面的紧凑程度可分为紧凑式和非紧凑式两类。
[0003]在换热器的换热管和换热器的管板在进行焊接时,需要将换热管与管板对齐后进行焊接,现有技术中换热管与管板对齐作业的多数采用人工进行操作,人工对齐插入时比较浪费体力,同时存在对齐效率低下的问题,人工对齐时容易出现无法一次性精准对齐,需要多次操作才能完全对齐,过程中消耗的时间较长,进而降低了焊接效率。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换热器管板的焊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管板的焊接结构,通过设置换热管固定机构能够实现稳定固定换热管,换热管的直管部插入到第二装夹块和第三装夹块内的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管板的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装夹工作台(1)、焊接工作台(2)、换热管固定机构(3)、管板固定机构(4)和焊接机构(5),所述装夹工作台(1)上方管板固定机构(4),所述焊接工作台(2)设置在靠近管板固定机构(4)的装夹工作台(1)一侧,所述焊接工作台(2)上设有焊接机构(5),所述管板固定机构(4)一侧的装夹工作台(1)上设有换热管固定机构(3),所述换热管固定机构(3)包括第一装夹块(301)、第二装夹块(302)和第三装夹块(303),所述装夹工作台(1)上通过装配板设有第一气缸(304),所述第一气缸(304)输出端设有第一装夹块(301),所述第二装夹块(302)顶部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上方设有升降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上连接有第三装夹块(303),所述第二装夹块(302)和第三装夹块(303)上设有直管槽(305),所述第二装夹块(302)和第三装夹块(303)上设有插槽(3011),所述插槽(3011)与直管槽(305)连通,所述插槽(3011)中插接有插条(3012),所述第一装夹块(301)上设有凹槽(306),所述第一装夹块(301)上设有圆槽(3015),所述圆槽(3015)内设有圆杆(30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管板的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板固定机构(4)包括上限位板(401)、下限位板(402)和第二气缸(403),所述第二气缸(403)输出端安装有上限位板(401),所述上限位板(401)下方设有下限位板(402),所述上限位板(401)和下限位板(402)上均设有弧形限位槽(40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管板的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工作台(1)上对称设有滑槽(6),所述第一装夹块(301)底部通过滑块与滑槽(6)连接,所述下限位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忠刘倩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北方新创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