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板式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0449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装配式底板,属于输电塔基础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预制组件,且第一预制组件在与第二预制组件相对侧设置第一模板,第二预制组件在与第一预制组件相对侧设置第二模板,第二预制组件在与第三预制组件相对侧设置第三模板,第三预制组件在与第二预制组件相对侧设置第四模板,第一和第二预制组件的相对侧、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二和第三预制组件的相对侧以及第三、第四模板均具有凹字形的截面;且第一、第二模板之间通过若干内钢丝相连,内钢丝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预制组件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预制组件上;且第三、第四模板之间通过若干内钢丝相连,内钢丝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预制组件上,另一端固定在第四预制组件上。组件上。组件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板式基础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输电塔基础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板式基础。

技术介绍

[0002]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0003]输电塔目前一般采用现浇大开挖板式基础,需要在现场搅拌混凝土或者采用混凝土然后现场浇筑,现场存在大量钢筋绑扎、支模板以及混凝土浇筑工作,施工周期长,所需要的养护时间也很长。装配式结构则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结构形式,其特点是构件工厂化生产,现场进行组装。装配式结构不仅具有工程质量高、施工速度快、环境友好、便于施工、现场管理和人力成本低等优点,而且还提升了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机械化施工水平,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在输电塔基础领域逐渐出现使用装配式板式基础的趋势。
[0004]相比于传统整体现浇混凝土结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核心技术在于节点(拼接缝)的连接方式,对于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板式基础而言,底板的拼接方案为关键技术问题。以往技术提出了后浇带连接、灌浆套筒连接和预应力筋连接方案。从施工角度而言,后浇带连接方案施工最为方便。专利技术人开展了后浇带连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底板采用后浇带连接时,底板的开裂弯矩较现浇底板大大降低,裂缝开展迅速,极限承载能力有一定下降,后浇筑区域的抗剪能力明显降低。在地震作用该下,结构承受往复动力荷载,以往技术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针对后浇带连接时开裂弯矩过小、抗剪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钢丝连接、设置键槽的装配式底板方案,并设置专用模板。该方案可以解决装配式底板容易开裂的问题,并能够提高交界面的抗剪能力。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装配式底板,包括中部底板和两个边部底板;所述预制装配式底板包括水平相对设置的第一预制组件、第二预制组件和第三预制组件,且第一预制组件在与第二预制组件相对侧设置第一模板,第二预制组件在与第一预制组件相对侧设置第二模板,第二预制组件在与第三预制组件相对侧设置第三模板,第三预制组件在与第二预制组件相对侧设置第四模板,第一预制组件、第二预制组件的相对侧、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二预制组件、第三预制组件的相对侧以及第三模板、第四模板均具有凹字形的截面;且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之间之间通过若干内钢丝相连,内钢丝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预制组件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预制组件上;且第三模板和第四模板之间之间通过若干内钢丝相连,内钢丝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预制组件上,另一端固定在第四预制组件上。
[000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对称设置,所述的第一模板第二模板为钢模板;且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均设置若干预留孔,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预
留孔数量相同、位置对称;每个预留孔内穿入水平设置的内钢丝,且内钢丝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预制组件的预留孔内,另一端固定在第二预制组件的预留孔内;或者内钢丝焊接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上。
[000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模板包括第一平直板,第一平直板两侧均与第一倾斜板连接,第一倾斜板与第二平直板连接;第一平直板和第二平直板均水平设置,且二者相平行。
[00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倾斜板水平设置,且与第一平直板之间具有设定夹角;所述第一平直板、第一倾斜板、第二平直板为一体式结构。
[00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模板包括第三平直板,第三平直板两侧均与第二倾斜板连接,第二倾斜板与第四平直板连接;第三平直板和第四平直板均水平设置,且二者相平行。
[00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倾斜板水平设置,且与第三平直板之间具有设定夹角;所述第三平直板、第二倾斜板、第四平直板为一体式结构。
[00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模板包括第五平直板,第五平直板两侧均与第三倾斜板连接,第三倾斜板与第六平直板连接;第五平直板和第六平直板均水平设置,且二者相平行。
[001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倾斜板水平设置,且与第五平直板之间具有设定夹角;所述第五平直板、第三倾斜板、第六平直板为一体式结构。
[001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四模板包括第七平直板,第七平直板两侧均与第四倾斜板连接,第四倾斜板与第八平直板连接;第七平直板和第八平直板均水平设置,且二者相平行。
[001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四倾斜板水平设置,且与第七平直板之间具有设定夹角;所述第七平直板、第四倾斜板、第八平直板为一体式结构。
[001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预制组件与第二预制组件和第二预制组件与第三预制组件相对侧的边角处设置缺口,基础在缺口处及两模板之间形成后浇区域,后浇混凝土后形成后浇带。
[001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预制组件内穿插设置第一内U型纵向钢筋和第一内横向钢筋,第二预制组件内穿插设置第二内U型纵向钢筋和第二内横向钢筋,第三预制组件内穿插设置第三内U型纵向钢筋和第三内横向钢筋,第一内U型纵向钢筋与第二内U型纵向钢筋和第二内U型纵向钢筋与第三内U型纵向钢筋错动紧贴在一起,且与横向钢筋绑扎固定。
[001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基础内设置第一内连接钢筋,第一内连接钢筋竖向设置,且顶部伸出基础;立柱内设置第一灌浆套筒,第一灌浆套筒和第一内连接钢筋一一对应设置,且第一灌浆套筒和第一内连接钢筋相连接;第一灌浆套筒内灌注混凝土浆液;所述基础底部设置垫层。
[002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立柱内埋设地脚螺栓。
[0021]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2]本专利技术的预制装配式底板,使用第一模板、第二模板从而加工出凹字形截面的预制组件,从而改变了基础拼接后后浇带的截面形状。第一模板、第二模板为薄钢片,为底板
的一部分,且第一模板、第二模板为变截面结构,变截面处可为底板提供部分抗剪强度;第一模板、第二模板之间通过内钢丝相连,内钢丝可与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加工为整体结构(例如内钢丝通过点焊的方式连接在钢板上)或者通过在第一模板、第二模板上预留孔的方式固定内钢丝,减少构件加工难度。设置内钢丝一方面可提高后浇筑部分的抗剪强度,后浇筑部分的抗剪强度由4部分组成(键槽处的混凝土、内钢丝、纵向钢筋和钢模板);另一发面内钢丝和钢模板将后浇筑部分和预制部分连为一体,提高了底板的整体性;再一方面内钢丝可提高后浇筑部分的抗弯能力,显著提高其开裂弯矩,解决试验中发现的装配式底板容易开裂的问题。
[0023]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可提高底板的抗剪性能,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的平直板部分为危险截面,第一模板、第二模板浇筑于底板内部,当底板受剪时,由于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呈现凹形,于拐点处有一定的角度,若第一平直板和第三平直板处出现剪切破坏则首先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出现破坏,由于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由薄钢片制成,有较高的强度不容易发生破坏,故而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的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装配式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相对设置的第一预制组件、第二预制组件和第三预制组件,且第一预制组件在与第二预制组件相对侧设置第一模板,第二预制组件在与第一预制组件相对侧设置第二模板,第二预制组件在与第三预制组件相对侧设置第三模板,第三预制组件在与第二预制组件相对侧设置第四模板,第一预制组件、第二预制组件的相对侧、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二预制组件、第三预制组件的相对侧以及第三模板、第四模板均具有凹字形的截面;且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之间通过若干内钢丝相连,内钢丝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预制组件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预制组件上;且第三模板和第四模板之间也通过若干内钢丝相连,内钢丝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预制组件上,另一端固定在第四预制组件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底板,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对称设置,所述的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为钢模板;且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均设置若干预留孔,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预留孔数量相同、位置对称;每个预留孔内穿入水平设置的内钢丝,且内钢丝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预制组件的预留孔内,另一端固定在第二预制组件的预留孔内;或者内钢丝焊接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底板,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模板包括第一平直板,第一平直板两侧均与第一倾斜板连接,第一倾斜板与第二平直板连接;第一平直板和第二平直板均竖向设置,且二者相平行。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装配式底板,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倾斜板竖向设置,且与第一平直板之间具有设定夹角,第一平直板两侧的第一倾斜板以第一平直板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明马会超闫凯高雅慧安忠海高兴林张士波刘帅东刘春雨吕晓袁昌鲁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