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能与性能均可重构的微波无源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0392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功能与性能均可重构的微波无源器件,属于可重构电路技术领域。包括三层依次连接的微带结构层、介质层和金属接地板;所述微带结构层上中心对称设有两个E型微带贴片、十二条微带线、六个PIN二极管、一个变容二极管和四个端口,分别构成微波可调的微带贴片耦合天线、微波可调的交叉耦合微带带通滤波器以及微波可调的定向耦合器。通过变容二极管的电容可调,实现了天线的频率调节、滤波器的频率调节和耦合器的耦合度调节,实现了微波无源器件的性能可重构。该功能与性能均可重构的微波无源器件结构简单、结构复用率高,应用范围广、集成度高,功能之间可以迅速切换,性能之间可以快速调节,并且实现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响。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功能与性能均可重构的微波无源器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可重构电路
,具体涉及一种功能与性能均可重构的微波无源器件。
技术背景
[0002]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各种可重构微波器件,但对可重构微波器件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性能重构或者功能重构,一般而言,在研究可重构器件的领域中,一部分学者在研究功能可重构器件,一部分学者在研究频率可重构器件。但现存的微波器件主要存在三个问题:(1)功能单一,缺乏同时对功能可重构和性能可重构的研究,尚无对功能可重构且性能可重构同时进行的微波器件的研究;(2)复用率不高,现有的可重构微波器件往往无法对微波结构进行很高的复用;(3)功能切换速度不快,重构调节慢且性能比较差,由于功能之间相互影响,往往得不到较好的功能指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同时实现不同微波器件间的功能可重构以及功能可重构微波器件的性能可重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功能与性能均可重构的微波无源器件。
[0004]一种功能可重构以及性能可调节的微波无源器件包括三层依次连接的微带结构层、介质层和金属接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能可重构以及性能可调节的微波无源器件,包括三层依次连接的微带结构层、介质层和金属接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带结构层上中心对称设有两个E型微带贴片、十二条微带线、六个PIN二极管、一个变容二极管和四个端口,分别构成微波可调的微带贴片耦合天线、微波可调的交叉耦合微带带通滤波器和微波可调的定向耦合器;所述两个E型微带贴片分别为结构相同的第一E型微带贴片(6)和第二E型微带贴片(7),所述第一E型微带贴片(6)由三对平行微带线和一条竖直微带线构成,三对平行微带线分别为一对中间微带线、一对上微带线和一对下微带线;第一E型微带贴片(6)和第二E型微带贴片(7)呈齿状配合;第一E型微带贴片(6)的一对中间微带线一侧和第二E型微带贴片(7)的一对中间微带线一侧之间设有第九微带线(9);第一E型微带贴片(6)的一对上微带线内侧和相邻第二E型微带贴片(7)的一对中间微带线另一侧之间设有第八微带线(8);第一E型微带贴片(6)的一对中间微带线另一侧和相邻第二E型微带贴片(7)的一对下微带线之间设有第十微带线(10);中心对称的第一E型微带贴片(6)和第二E型微带贴片(7),与第八微带线(8)、第九微带线(9)、第十微带线(10)共同构成耦合结构;所述第一E型微带贴片(6)的竖直微带线外侧中部连接着L型的第六微带线(5)的一端,L型的第六微带线(5)的另一端通过变容二极管(4)连通着第五微带线(3)的一端,第五微带线(3)的另一端通过第一PIN二极管(2)连通着第一微带线(1)的一端,第一微带线(1)的另一端为第一端口(22);第一端口(22)位于微带结构层的边缘;所述第六微带线(5)的中部通过第二PIN二极管(14)连接着第十一微带线(15)的一端,第十一微带线(15)的另一端通过第三PIN二极管(16)连接着第二微带线(17)的一端,第二微带线(17)的一端为第二端口(23);第二端口(23)位于微带结构层的边缘;所述第二E型微带贴片(7)的竖直微带线外侧中部连接着L型的第七微带线(11)的一端,第七微带线(11)的另一端通过第六PIN二极管(12)连接着第四微带线(13)的一端,第四微带线(13)的另一端为第四端口(25);第四端口(25)位于微带结构层的边缘;所述第七微带线(11)的中部通过第五PIN二极管(21)连接着第十二微带线(20)的一端,第十二微带线(20)的另一端第四PIN二极管(19)连接着第三微带线(18)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磊田辉蔡亚星邓少帅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