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煤、氧化剂组合式烧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0367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粉煤、氧化剂组合式烧嘴,属于煤化工技术领域,包括:本体和保护壳;通过所述本体内部的氧化剂流道输送氧化剂,通过粉煤流道输送粉煤,所述本体内部设置有氧化剂出口管和粉煤出口管,所述保护壳套设在所述本体的头部后,所述氧化剂出口管和所述粉煤出口管分别从所述保护壳的头部伸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粉煤、氧化剂组合式烧嘴,氧化剂和粉煤在所述保护壳的外部进行混合,可有效预防近烧嘴的回流氧化反应,延长烧嘴无故障运行周期。延长烧嘴无故障运行周期。延长烧嘴无故障运行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煤、氧化剂组合式烧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化工
,具体涉及一种粉煤、氧化剂组合式烧嘴。

技术介绍

[0002]煤气化是指把经过适当处理的煤(例如煤粉、焦炭颗粒、可燃物粉末等)送入反应器如气化炉内,在一定的煤气化技术工艺流程的温度和压力下,通过氧化剂(空气或氧气和蒸汽)以一定的方式转化成气体,得到合成气(如CO、H2、H2O、CO2等)的过程,通过煤气化生成的合成气可广泛用于各种化工行业中。在煤气化过程中,烧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0003]现有的烧嘴,如中国专利文献CN110003957A公开的一种用于气流床气化炉的工艺烧嘴,其氧化剂喷射口为缩设在壳体的内部,粉煤喷射口为围绕所述氧化剂喷射口的环形,氧化剂和粉煤在壳体内部进行接触后被一起喷出。上述方案,易形成近喷口回流氧化反应,造成烧嘴烧损破环,导致烧嘴无故障运行周期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烧嘴的喷射口易形成回流氧化反应而造成烧嘴易烧损破坏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粉煤、氧化剂组合式烧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煤、氧化剂组合式烧嘴,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内设置有氧化剂流道(2)和粉煤流道(3),所述本体(1)的头部具有向外延伸的氧化剂出口管(4)和粉煤出口管(5),所述氧化剂出口管(4)与所述氧化剂流道(2)连通,所述粉煤出口管(5)与所述粉煤流道(3)连通;保护壳(6),套设在所述本体(1)的头部,所述氧化剂出口管(4)和所述粉煤出口管(5)分别伸入所述保护壳(6),并具有至少部分从所述保护壳(6)的头部伸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煤、氧化剂组合式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包括:内壳(7)和外壳(8),所述外壳(8)同心套设在所述内壳(7)的外部,所述氧化剂流道(2)设置在所述内壳(7)中,所述粉煤流道(3)设置在所述外壳(8)中,所述粉煤出口管(5)围绕所述氧化剂出口管(4)的周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煤、氧化剂组合式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出口管(4)位于所述本体(1)的中心处,所述粉煤出口管(5)具有至少三个,多个所述粉煤出口管(5)围绕所述氧化剂出口管(4)均匀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煤、氧化剂组合式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6)的内部设置有冷却通道(9),所述冷却通道(9)包括:进入流道(10),所述进入流道(10)从所述保护壳(6)的尾部延伸至所述保护壳(6)的头部;盘绕流道(11),与所述进入流道(10)连通,所述盘绕流道(11)从所述保护壳(6)的头部朝向所述保护壳(6)的尾部盘绕延伸,冷却介质从所述进入流道(10)进入所述保护壳(6)的头部,然后沿着所述盘绕流道(11)从所述保护壳(6)的头部朝向尾部进行螺旋流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盈诚博远科技中心有限合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