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零件加工用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0144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打孔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碳纤维零件加工用打孔装置,包括围板,围板内中部开设有置物槽,围板顶部固定安装有龙门架,龙门架上固定安装有推杆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测距传感器、拉簧和电磁铁,在碳纤维零件加工用打孔装置使用过程中,每当推杆电机向下调移钻头时,可通过测距传感器检测其与凸块的间距,当间距小于设定阈值,处理器下达指令,电磁铁通电运行,使压块吸附在其一侧,则压块配合橡胶垫可对碳纤维零件稳定夹持限位,反之每当间距大于设定阈值,电磁铁关闭,拉簧带动压块回位,取消岩纤维零件的限位,该种智能限位及取消限位方式,无需手动调节夹持组件,简化打孔操作工序。简化打孔操作工序。简化打孔操作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零件加工用打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打孔装置
,具体为一种碳纤维零件加工用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碳纤维拥有极高的材质特性,因此碳纤维制品的强度大,硬度高,远超过同体积同重量的金属材质。因此,碳纤维制品在航空、航海、军工等高科技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无人机和无人船中应用广泛,加工碳纤维零件用于组装无人机或是无人船,强度大组装生产的无人机更加的耐用,在碳纤维零件进行打孔时,需要保持碳纤维零件稳定,则打孔装置需配备相应的夹持组件对其限位。
[0003]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现有的碳纤维零件加工用打孔装置不具备相应的智能夹持功能,夹持组件依赖手动调节,每当拆装碳纤维零件均需手动操作,存在繁琐的工序,影响打孔效率,亟需进行改进,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碳纤维零件加工用打孔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零件加工用打孔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纤维零件加工用打孔装置,包括围板,所述围板内中部开设有置物槽,所述围板顶部固定安装有龙门架,所述龙门架上固定安装有推杆电机,所述围板两侧壁内侧均开设有导向槽;
[0006]所述龙门架一侧固定安装有处理器,且处理器外侧固定安装有防护罩;
[0007]所述推杆电机的传动轴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传动轴底部固定安装有钻头,所述驱动电机顶部前侧固定安装有测距传感器,且围板前壁中部固定安装有凸块;
[0008]所述导向槽内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电磁铁,所述导向槽内放置有压块,所述压块内侧通过拉簧与围板固定连接,所述压块外侧固定安装有橡胶垫;
[0009]所述测距传感器的数据输出端与处理器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电磁铁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可通过测距传感器、拉簧和电磁铁等组件配合使用,在碳纤维零件加工用打孔装置使用过程中,每当推杆电机向下调移钻头时,可通过测距传感器检测其与凸块的间距,当间距小于设定阈值,处理器下达指令,电磁铁通电运行,使压块吸附在其一侧,则压块配合橡胶垫可对碳纤维零件稳定夹持限位,反之单次打孔完毕上移钻头时,每当间距大于设定阈值,电磁铁关闭,拉簧带动压块回位,取消岩纤维零件的限位,该种智能限位及取消限位方式,无需手动调节夹持组件,简化打孔操作工序,提升打孔效率。
[0010]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围板底部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放置于限位块内,且限位块为L型结构,所述限位块固定安装在围板下端面,所述底板前侧固定安装有把手,可通过底板和限位块等组件配合使用,由限位块承托底板,使底板遮挡在围板的
下端开口处,每当打孔完毕后,可通过手动前移底板,底板前移过程中,其上表面的碎屑经围板侧壁刮落,随后后移复位底板即可实现碎屑的清理,该种清理碎屑方式方便快捷,使用效果较为理想。
[0011]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压块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位于围板的导向槽处预设的滑槽内,可通过滑块与滑槽的限位,用于压块的朝向限位,以保证其横向稳定移动。
[0012]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围板四个转角处均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底部固定安装有耳板,且耳板内两侧均开设有定位孔,可通过耳板及其定位孔可拆式固定围板,保证打孔的稳定进行,同时符合后期移位装配使用需求。
[0013]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围板靠近电磁铁的上侧开设有线孔,且线孔内固定安装有防护胶圈,可经线孔排线布线,供给内外侧组件连接导线,同时防护胶圈防止导线与围板产生磨损损伤。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1.本技术一种碳纤维零件加工用打孔装置,通过设置有测距传感器、拉簧和电磁铁,在碳纤维零件加工用打孔装置使用过程中,每当推杆电机向下调移钻头时,可通过测距传感器检测其与凸块的间距,当间距小于设定阈值,处理器下达指令,电磁铁通电运行,使压块吸附在其一侧,则压块配合橡胶垫可对碳纤维零件稳定夹持限位,反之单次打孔完毕上移钻头时,每当间距大于设定阈值,电磁铁关闭,拉簧带动压块回位,取消岩纤维零件的限位,该种智能限位及取消限位方式,无需手动调节夹持组件,简化打孔操作工序,提升打孔效率。
[0016]2.本技术一种碳纤维零件加工用打孔装置,通过设置有底板和限位块,由限位块承托底板,使底板遮挡在围板的下端开口处,每当打孔完毕后,可通过手动前移底板,底板前移过程中,其上表面的碎屑经围板侧壁刮落,随后后移复位底板即可实现碎屑的清理,该种清理碎屑方式方便快捷,使用效果较为理想。
附图说明
[0017]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碳纤维零件加工用打孔装置的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一种碳纤维零件加工用打孔装置的围板部分主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一种碳纤维零件加工用打孔装置的A处放大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围板;11、支架;12、耳板;13、凸块;14、置物槽;2、限位块;21、底板;22、把手;3、龙门架;31、处理器;4、推杆电机;41、测距传感器;42、驱动电机;43、钻头;5、导向槽;51、电磁铁;52、线孔;53、滑块;54、滑槽;55、橡胶垫;56、压块;57、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3]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碳纤维零件加工用打孔装置,包括围板1,围板1四个转角处均固定安装有支架11,支架11底部固定安装有耳板12,且耳板12内两侧均开设有定位孔,可通过耳板12及其定位孔可拆式固定围板1,保证打孔的稳定进行,同时符合后期移位装配使用需求,围板1内中部开设有置物槽14,围板1顶部固定安装有龙门架3,龙门架3上固定安装有推杆电机4,围板1两侧壁内侧均开设有导向槽5;龙门架3一侧固定安装有处理器31,且处理器31外侧固定安装有防护罩;推杆电机4的传动轴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42,驱动电机42的传动轴底部固定安装有钻头43,驱动电机42顶部前侧固定安装有测距传感器41,且围板1前壁中部固定安装有凸块13;导向槽5内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电磁铁51,导向槽5内放置有压块56,压块56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滑块53,滑块53位于围板1的导向槽5处预设的滑槽54内,可通过滑块53与滑槽54的限位,用于压块56的朝向限位,以保证其横向稳定移动,压块56内侧通过拉簧57与围板1固定连接,压块56外侧固定安装有橡胶垫55,围板1靠近电磁铁51的上侧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零件加工用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围板(1),所述围板(1)内中部开设有置物槽(14),所述围板(1)顶部固定安装有龙门架(3),所述龙门架(3)上固定安装有推杆电机(4),所述围板(1)两侧壁内侧均开设有导向槽(5);所述龙门架(3)一侧固定安装有处理器(31),且处理器(31)外侧固定安装有防护罩;所述推杆电机(4)的传动轴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42),所述驱动电机(42)的传动轴底部固定安装有钻头(43),所述驱动电机(42)顶部前侧固定安装有测距传感器(41),且围板(1)前壁中部固定安装有凸块(13);所述导向槽(5)内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电磁铁(51),所述导向槽(5)内放置有压块(56),所述压块(56)内侧通过拉簧(57)与围板(1)固定连接,所述压块(56)外侧固定安装有橡胶垫(55);所述测距传感器(41)的数据输出端与处理器(31)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31)的信号输出端与电磁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兴肖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骏瑞碳纤维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