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电刺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0123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刺激装置,包括电极,电极呈球形结构,电极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为弹性材质制成的Y字形结构,电极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电极分别与支撑杆的端部固定,支撑杆的尾部设置有手柄,手柄内设置有电控模块,支撑杆与手柄插接固定,电控模块包括MCU芯片、电刺激输出模块、按键电路、强度检测模块和显示单元,MCU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按键电路,MCU芯片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电刺激输出模块,电刺激输出模块电性连接电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球形电极相较于电极片接触面积小,并设置支撑杆方便电极布设,相较于电极片实现精准刺激,设置手柄用于电极的档位调节,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电刺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刺激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刺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上,一些疾病和手术会导致人体神经肌肉受损伤,肌肉功能不完善,如脑卒中引起肌肉功能受损,导致肢体运动障碍。肢体障碍的患者由于运动功能障碍,无法完成粗大及精细的动作,严重影响患者后期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瘫痪肌肉功能和肌力的恢复程度决定患者生活质量的高低。治疗肌肉功能障碍有多种治疗方法,电刺激是一种安全、无创的常用治疗方法。此类设备小巧灵便,可供患者在家庭使用。同时结合中医穴位治疗,产生功能性治疗,提高患者肢体功能。
[0003]现有的电刺激康复治疗设备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电极片治疗设备,一种是电针治疗设备。其中电极片的接触面积比较大,很难做到精准刺激,特别是对于手部小肌群治疗,不方便电极片粘贴,也无法精准定位。电针治疗虽然可以实现刺激的精准定位,但电极针为有创治疗,在治疗中要避免交叉感染,同时电针治疗过程中更换刺激位置并不方便。为解决上述临床使用的问题,亟需一种能精准刺激、使用方便的电刺激装置,供患者治疗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解决现有电刺激设备使用不灵活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刺激装置,采用球形电极相较于电极片接触面积小,并设置支撑杆方便电极布设,相较于电极片实现精准刺激 ,设置手柄用于电极的档位调节,操作方便。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便携式电刺激装置,包括电极,所述电极呈球形结构,所述电极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弹性材质制成的Y字形结构,所述电极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电极分别与支撑杆的端部固定,支撑杆的尾部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内设置有电控模块,所述支撑杆与手柄插接固定;
[0007]所述电控模块包括MCU芯片、电刺激输出模块、按键电路、强度检测模块和显示单元,所述MCU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按键电路,MCU芯片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电刺激输出模块,所述电刺激输出模块电性连接电极;
[0008]所述显示单元包括LED显示屏,所述按键电路包括多个按键和旋转按钮,对应所述旋转按钮、显示单元和多个按键手柄上开设有通孔。
[0009]电极采用球形结构相较于电极片其接触面积小,能实现精准刺激,并且连接支撑杆后,两个电极可以分别作用于不同位置,支撑杆为弹性材质制成的Y字形结构具有一定长度和柔性,便于电极作用于治疗位置。支撑杆与手柄插接,便于拆卸和更换。
[0010]进一步地,所述手柄包括前盖和后盖,所述前盖和后盖均为内凹的方向板体,前盖和后盖的开口方向相对,前盖和后盖上端对向开设有方形的凹口,前盖和后盖扣合固定,所
述前盖设置所述通孔,所述通孔包括圆形孔、方形孔、长条形孔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11]后盖的底部设置有电池安装槽。
[0012]手柄分为前盖和后盖便于打开和维修。
[0013]进一步地,所述电控模块还包括PCB板,所述MCU芯片、电刺激输出模块、按键电路、强度检测模块和显示单元均与PCB板电性连接且固定,PCB板的上端设置有方形接头,所述方形接头与PCB板电性连接且固定,方形接头穿出前盖和后盖上端对向开设有方形的凹口;
[0014]所述支撑杆的内部设置有导线,支撑杆的尾部设置有线束,所述线束与方形接头插接固定。
[0015]手柄类似于“电视遥控器”结构,PCB板使内部电气元件排布规整,便于维护。
[0016]进一步地,所述PCB板为方形板,PCB板与前盖通过螺丝固定。
[0017]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安装槽内设置电源,所述电源包括直流电源,安装孔内设置接电导线,所述接电导线与PCB板电性连接且固定;
[0018]安装孔的外侧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与后盖扣合连接。
[0019]采用干电池作为电源,使用方便。
[0020]进一步地,所述电刺激输出模块包括三极管驱动电路和变压器,所述三极管驱动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变压器一次侧,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变压器的一次侧,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MCU芯片的输出端,变压器的二次侧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电极。
[0021]MCU芯片通过导通三极管使变压器一次侧接入电源,变压器二次侧产生电压通过电极导入人体作用位置,电路结构简单,并且为档位控制提供硬件基础。
[0022]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按钮包括电位器,所述强度检测模块包括运放,所述运放的同向端连接电位器的输出端,运放的反向端连接输出端,运放的输出端连接MCU芯片的输入端。
[0023]调节电位器的档位,电位器输出的电压强度发生变化,进一步的经运放输入至MCU芯片。
[0024]进一步地,所述LED显示屏与MCU芯片通过UART串口通信连接。
[0025]进一步地,所述按键数量为4个,4个所述按键的输出端与MCU芯片的输入端连接。
[0026]设置按键作为指令输入装置成本低且操作便捷。
[002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8]本技术具有精准刺激、使用方便的优点。设置电极,电机呈球形结构,电极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为弹性材质制成的Y字形结构,电极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电极分别与支撑杆的端部固定,支撑杆的尾部设置有手柄,手柄内设置有电控模块,所述支撑杆与手柄插接固定。球形的电极相较于电极片具有更小的接触面积,从而实现精准刺激,同时球形的电极无需进行有创疗法,位置调节便利,使用方便。
[0029]设置两个电极可以使电极作用于不同部位,并结合电控模块提高了治疗的效率。
[0030]支撑杆为弹性材质制成的Y字形结构具有一定长度和柔性,便于电极作用于治疗位置。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技术一种便携式电刺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是本技术一种便携式电刺激装置的电气原理图。
[0033]附图中标号为:1为电极,2为支撑杆,3为MCU芯片,4为电刺激输出模块,5为强度检测模块, 6为显示单元,7为前盖,8为后盖,9为电池安装槽 ,10为PCB板,11为方形接头,12为变压器,13为电位器,14为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5]实施例1
[0036]如图1~2所示,一种便携式电刺激装置,包括电极1,所述电极1呈球形结构,所述电极1设置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为弹性材质制成的Y字形结构,所述电极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电极1分别与支撑杆2的端部固定,支撑杆2的尾部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内设置有电控模块,所述支撑杆2与手柄插接固定;
[0037]所述电控模块包括MCU芯片3、电刺激输出模块4、按键电路、强度检测模块5和显示单元6,所述MCU芯片3的输入端连接按键电路,MCU芯片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电刺激输出模块4,所述电刺激输出模块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电刺激装置,包括电极(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1)呈球形结构,所述电极(1)设置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为弹性材质制成的Y字形结构,所述电极(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电极(1)分别与支撑杆(2)的端部固定,支撑杆(2)的尾部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内设置有电控模块,所述支撑杆(2)与手柄插接固定;所述电控模块包括MCU芯片(3)、电刺激输出模块(4)、按键电路、强度检测模块(5)和显示单元(6),所述MCU芯片(3)的输入端连接按键电路,MCU芯片(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电刺激输出模块(4),所述电刺激输出模块(4)电性连接电极(1);所述显示单元(6)包括LED显示屏,所述按键电路包括多个按键(14)和旋转按钮,对应所述旋转按钮、显示单元(6)和多个按键(14)手柄上开设有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前盖(7)和后盖(8),所述前盖(7)和后盖(8)均为内凹的方向板体,前盖(7)和后盖(8)的开口方向相对,前盖(7)和后盖(8)上端对向开设有方形的凹口,前盖(7)和后盖(8)扣合固定,所述前盖(7)设置所述通孔,所述通孔包括圆形孔、方形孔、长条形孔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后盖(8)的底部设置有电池安装槽(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模块还包括PCB板(10),所述MCU芯片(3)、电刺激输出模块(4)、按键电路、强度检测模块(5)和显示单元(6)均与PCB板(10)电性连接且固定,PCB板(10)的上端设置有方形接头(11),所述方形接头(11)与PCB板(10)电性连接且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强李强贾利浦薛文军郑道任新平贾明旭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优德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