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理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9923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咽喉理疗设备领域,提供的咽喉理疗仪包括壳体、佩带、电控单元、电池以及用于与人体咽喉部位贴合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壳体的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佩带连接,佩带与壳体的组合呈环状且用于围绕于人体脖颈外周,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均安装于壳体的外表面且位于壳体的环内侧,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电控单元及电池均设于壳体的内腔中,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均与电控单元电连接,电池用于为电控单元供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影响用户正常工作生活的情况下持续对用户的咽喉部位进行理疗,有利于在用户咽喉发炎、咳嗽期间持续缓解用户咽喉部位的瘙痒、疼痛等不适症状。疼痛等不适症状。疼痛等不适症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咽喉理疗仪


[0001]本技术涉及咽喉理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咽喉理疗仪。

技术介绍

[0002]人体咽喉部位在发炎、咳嗽等期间,常伴有瘙痒、疼痛等不适症状,并且,咽喉一旦发炎,就会持续较长时间,且咳嗽等一旦开始,也往往会在一段时间内频繁发生,导致咽喉在一段时间内经常产生瘙痒、疼痛的不适症状,长时间的瘙痒、疼痛等容易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0003]对此,一些现有技术采用电刺激的方式来缓解咽喉部位的瘙痒、疼痛,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治疗发炎、减少咳嗽的效果。
[0004]并且,现有技术考虑医院场景下的使用需求,将产生电刺激的电极单独粘贴于人体咽喉部位,并通过导线连接至外部大尺寸的控制主机,然而,这要求用户需要安排专门的时间到专门的场所来进行咽喉理疗,不仅给用户造成极大不便,而且在未进行理疗的期间,咽喉部位难免仍然存在瘙痒、疼痛等不适症状,不利于为用户持续缓解咽喉不适/持续治疗咽喉病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便于随时随地持续佩戴的咽喉理疗仪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咽喉理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佩带、电控单元、电池以及用于与人体咽喉部位贴合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壳体的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佩带连接,所述佩带与所述壳体的组合呈环状且用于围绕于人体脖颈外周,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第二电极均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且位于所述壳体的环内侧,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电控单元及所述电池均设于所述壳体的内腔中,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第二电极均与所述电控单元电连接,所述电池用于为所述电控单元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咽喉理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佩带包括第一弹力带和第二弹力带,所述第一弹力带与所述第二弹力带分别连接于所述壳体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且分别用于围绕于人体脖颈的两侧,所述第一弹力带与所述第二弹力带在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在各自弹力的作用下朝向彼此弯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咽喉理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力带为啪啪圈,可自然保持于伸直形态,并可在被外力打破平衡后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自动回到卷曲形态;所述第二弹力带为啪啪圈,可自然保持于伸直形态,并可在被外力打破平衡后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自动回到卷曲形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咽喉理疗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弹力带及所述第二弹力带处于伸直形态时,所述第一弹力带与所述第二弹力带在远离所述壳体一端的间距大于靠近所述壳体一端的间距。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咽喉理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力带及所述第二弹力带均包括弹性记忆金属带和覆盖于对应的所述弹性记忆金属带表面的软质包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咽喉理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佩带为柔性带,所述佩带上连接有长度调节扣。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咽喉理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的表面具有第一导电凝胶,所述第二电极的表面具有第二导电凝胶;所述第一电极具有第一硬质衬底,所述第一导电凝胶覆盖于所述第一硬质衬底表面;所述第二电极具有第二硬质衬底,所述第二导电凝胶覆盖于所述第二硬质衬底表面;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间距为1厘米至3厘米。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咽喉理疗仪,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淼蒋庚明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艾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