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撬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0037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撬体结构,其包括两个纵梁以及固设于纵梁上的多个横梁,多个横梁上固定设置有多个支撑架和装配支架,纵梁包括矩形管和封板,其中,矩形管的延伸方向与纵梁的延伸方向一致,且宽面竖直设置;封板由矩形管的前端,经过矩形管下方的窄面延伸至矩形管的后端,与矩形管贴合固定连接,并与矩形管的前端和后端封闭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撬体结构以矩形管构成纵梁的主体结构,通过矩形管的空心结构可有效降低撬体的重量,同时以封板与矩形管的两端开口封闭连接,可通过封板对矩形管的两端开口结构进行固定增强,降低矩形管向侧方歪斜变形的风险,保障了纵梁的结构强度,为涂装生产线的能耗降低提供了便利。涂装生产线的能耗降低提供了便利。涂装生产线的能耗降低提供了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撬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生产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撬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车身在成型后,还需要经过涂装处理,车身在涂装的各道工序之间的转运一般通过汽车涂装自动化输送系统输送,在汽车涂装自动化输送系统中,在车身进入表面处理、电泳工序前,需要将车身与橇进行连接,橇与前处理、电泳输送机构进行连接,再通过输送链带动车身和橇体通过水洗、脱脂、表调、磷化、电泳等各工序。
[0003]在现有技术中,为提高多类型车身的涂装效率,汽车涂装生产线会进行多种车型的混线涂装生产,对应一个撬体会用于承载不同车型的车身,不同车身的重量不同,为保障对各种车身的承载可靠性,需要保障撬体的结构强度,在现有技术中,为保障撬体的结构强度,一般采用实心钢材或高强度材料制造撬体,其中,车身放置于撬体上,整体在自动化输送系统中转运,使得自动化输送系统除了输送车身外,还需要输送撬体,由实心钢材构成的撬体重量大,会增加系统的工作能耗,而高强度材料的材料价格高、不易加工成型,整体上提高了混线涂装生产的生产实现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撬体结构,以在降低撬体重量的同时,保障撬体的结构强度,以在保障撬体对车身的承载能力的同时,降低撬体的重量,降低汽车涂装自动化输送系统的工作能耗,降低对高价格的高强度材料的需求,降低生产实现成本。
[0005]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撬体结构,用于轻卡车身的固定,所述撬体结构包括:两个纵梁以及固设于所述纵梁上的多个横梁,所述多个横梁上沿纵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装配支架、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二装配支架、第三支撑架、第三装配支架,其中,
[0006]所述第一装配支架位置设置有链式锁紧机构,且所述链式锁紧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装配支架的两端位置;
[0007]所述第二支撑架和所述第二装配支架上均设置有搭扣式锁紧机构;
[0008]所述第三装配支架上设置有第三插销式锁紧机构,所述第三插销式锁紧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三装配支架的两端位置;
[0009]所述第一支撑架上固定设置有定位锥;
[0010]所述第一装配支架上还设置有第一插销式锁紧机构,所述第一插销式锁紧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装配支架的中部位置,且插销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架;
[0011]所述纵梁包括矩形管、封板、前缓冲板、后缓冲板、方管和后封装板;
[0012]所述矩形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纵梁的延伸方向一致,且宽面竖直设置;
[0013]所述封板由所述矩形管的前端,经过所述矩形管下方的窄面延伸至所述矩形管的后端,与所述矩形管贴合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矩形管的前端和后端封闭连接;
[0014]所述前缓冲板和所述后缓冲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矩形管的前端和后端,并贴合固定
至所述封板;
[0015]所述方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纵梁的延伸方向一致,且一端固定至所述后缓冲板,另一端与所述后封装板封闭连接;
[0016]所述纵梁的前端下表面和后端下表面向上翘起,且前端下角和后端下角为圆角结构。
[0017]可选地,所述链式锁紧机构设置于所述撬体结构的两侧位置,各所述链式锁紧机构包括张紧锁扣、锁链和第一锁钩和第二锁钩,其中,
[0018]所述张紧锁扣固定设置于所述纵梁或所述横梁上;
[0019]所述第一锁钩和所述第二锁钩连接所述锁链的一端,且连接位置错开;
[0020]所述锁链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张紧锁扣,以在所述张紧锁扣锁紧时,将分别钩至宽体轻卡车身和中体轻卡车身的所述第一锁钩和所述第二锁钩张紧固定。
[0021]可选地,所述搭扣式锁紧机构设置于所述撬体结构的两侧位置,各所述搭扣式锁紧机构包括安装件、搭扣和防脱件,其中,
[0022]所述安装件固定设置于对应的支撑架或装配支架上;
[0023]所述搭扣与所述安装件转动活动连接,且可相对所述撬体结构放下和立起;
[0024]所述防脱件与所述安装件转动活动连接,且活动面与所述搭扣的活动面正交,以在所述搭扣立起时,可固定于所述搭扣的放下路径上。
[0025]可选地,所述搭扣上还设置有把手。
[0026]可选地,所述第三插销式锁紧机构包括两个结构单元,两个所述结构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撬体结构的两侧位置,各所述结构单元均包括装配件、安装板和插销,其中,
[0027]所述装配件固定设置于对应的装配支架上;
[0028]所述安装板固定设置于所述装配件上,且直立设置,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装配孔;
[0029]所述插销水平穿过所述装配孔设置,并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
[0030]可选地,在所述第三装配支架的后方,还依次设置的第四支撑架、第五支撑架和第四装配支架,其中,
[0031]所述第四支撑架、所述第五支撑架和所述第四装配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和所述第二装配支架的结构一致;
[0032]所述链式锁紧机构还设置于所述第三装配支架位置。
[0033]可选地,所述第一装配支架上还设置有竖直向上延伸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板面与所述撬体结构的纵垂面平行。
[0034]可选地,所述第四支撑架上还设置有载码体。
[0035]本技术提供的撬体结构用于轻卡车身的固定,所述撬体结构包括:两个纵梁以及固设于所述纵梁上的多个横梁,所述多个横梁上固定设置有多个支撑架和装配支架,所述纵梁包括矩形管和封板,其中,所述矩形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纵梁的延伸方向一致,且宽面竖直设置;所述封板由所述矩形管的前端,经过所述矩形管下方的窄面延伸至所述矩形管的后端,与所述矩形管贴合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矩形管的前端和后端封闭连接。其中,以矩形管构成纵梁主体,可通过矩形管的空心结构有效降低纵梁的整体重量;通过封板将矩形管的两端封闭,可通过封板对矩形管两端的开口进行定型,降低矩形管向侧方歪斜变形的风险,提高矩形管的整体结构保持能力,从而提高纵梁的结构强度;封板由矩形管的端
部延伸至底面,可对矩形管的底面和端面的交线位置的角结构进行平滑处理,降低该角结构对生产线的传输带等传送结构的损伤,提高生产安全性。即本技术提供的撬体结构可有效降低撬体结构的重量,同时保障了撬体结构的结构强度,保障了其对车身的承载能力,降低了混线涂装生产线的生产实现成本。
[0036]进一步地,针对轻卡车身的前端结构较多,重量较大的问题,在第一装配支架位置处同时设置第一插销式锁紧机构和链式锁紧机构,可提高对卡车类车身前端固定的可靠性,提高轻卡车身的涂装生产的可靠性。
[0037]进一步地,利用高强度的撬体结构,多个支撑架和装配支架包括: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三装配支架的后方的第四支撑架、第五支撑架和第四装配支架,便于在单个撬体上同时承载多个车身,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3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撬体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撬体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撬体结构,用于轻卡车身的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撬体结构包括:两个纵梁以及固设于所述纵梁上的多个横梁,所述多个横梁上沿纵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装配支架、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二装配支架、第三支撑架、第三装配支架,其中,所述第一装配支架位置设置有链式锁紧机构,且所述链式锁紧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装配支架的两端位置;所述第二支撑架和所述第二装配支架上均设置有搭扣式锁紧机构;所述第三装配支架上设置有第三插销式锁紧机构,所述第三插销式锁紧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三装配支架的两端位置;所述第一支撑架上固定设置有定位锥;所述第一装配支架上还设置有第一插销式锁紧机构,所述第一插销式锁紧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装配支架的中部位置,且插销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架;所述纵梁包括矩形管、封板、前缓冲板、后缓冲板、方管和后封装板;所述矩形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纵梁的延伸方向一致,且宽面竖直设置;所述封板由所述矩形管的前端,经过所述矩形管下方的窄面延伸至所述矩形管的后端,与所述矩形管贴合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矩形管的前端和后端封闭连接;所述前缓冲板和所述后缓冲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矩形管的前端和后端,并贴合固定至所述封板;所述方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纵梁的延伸方向一致,且一端固定至所述后缓冲板,另一端与所述后封装板封闭连接;所述纵梁的前端下表面和后端下表面向上翘起,且前端下角和后端下角为圆角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撬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链式锁紧机构设置于所述撬体结构的两侧位置,各所述链式锁紧机构包括张紧锁扣、锁链和第一锁钩和第二锁钩,其中,所述张紧锁扣固定设置于所述纵梁或所述横梁上;所述第一锁钩和所述第二锁钩连接所述锁链的一端,且连接位置错开;所述锁链的另一端连接至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德锦章亦哲吴珍珍邹洋杨苏生金忠梁宜丰龚莉敏赵帮凤刘翔王宇翔李慧习希晨秦奥帆徐亮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五十铃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