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硫脱硝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9829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烟气净化和净化产物再利用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脱硫脱硝剂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咪唑啉类氧化胺作为脱硫脱硝剂,既可以将N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硫脱硝剂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净化和净化产物再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硫脱硝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烟气含有NO
x
、SO
x
等污染性气体,为了控制大气污染需要进行脱硫脱硝。脱硫脱硝方法包括SCR、SNCR、SCO、碱吸收法、氧化吸收法。碱吸收法仅适用于NO2、SO2,不适用于NO;SCO和氧化吸收法所需的氧化剂、催化剂成本较高,遇SO2易中毒,但脱除NO效果极佳;SCR、SNCR法的还原剂和脱硫脱硝产物如处理不当,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而且反应温度较高,催化剂成本较高。因此,研究探索适用范围广、成本低、不易造成二次污染的脱硫脱硝方法成为本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
[0003]中国专利CN113137215A采用THEED或bipy作为脱硫脱硝剂,将烟道气脱硫脱硝产物用于碳酸盐储层酸化改造,不仅克服了传统脱硫脱硝剂造成二次污染的缺点,同时又可廉价制取酸液,用于碳酸盐储层的酸化改造,实现储层的增产增注。然而,该专利中脱硫脱硝产物在管柱中高温水解,进而腐蚀管柱,无法转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脱硫脱硝剂及其应用,采用咪唑啉类氧化胺对烟道气二级脱硫脱硝,将脱硫脱硝的废液和液氮用于储层改造,既能更好地治理环境污染,还能一剂多用,降低碳酸盐储层酸化成本,同时实现缓速酸化和转向酸化,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如下问题:第一,现有的脱硫脱硝工艺适用范围有限,成本、能耗较高,脱硫脱硝产物得不到有效利用,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第二,传统酸压中,酸岩反应速率过快,作用距离短,较难进入低渗透率储层,因此清除堵塞物效率较低;第三,土酸中HF、HBF4等使用较危险,且较易形成二次沉淀;第四,脱硫脱硝产物在管柱中高温水解,进而腐蚀管柱,作用距离不长。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脱硫脱硝剂,为咪唑啉类氧化胺;所述咪唑啉类氧化胺含有两个季铵氮原子,以及硼氟酸根。
[0006]优选的,所述咪唑啉类氧化胺为[MiO2][BF4]2或[MsO2][BF4]2。
[0007]采用上述脱硫脱硝剂进行脱硫脱硝后产生的废液酸化储层,废液的成分可与Ca
2+
、Mg
2+
螯合形成多元环结构。
[0008]更优选的,采用[MsO2][BF4]2作为脱硫脱硝剂。因采用[MsO2][BF4]2进行脱硫脱硝后的废液中含有苯氧基,可与Al
3+
、Fe
3+
配位,增加溶蚀砂岩的效果。
[0009]所述[MiO2][BF4]2的化学式为:;[MsO2][BF4]2的化学式为:。
[0010]所述脱硫脱硝剂的合成方法为:以三乙烯四胺为原料,滴加草酸或水杨酸反应得到双子咪唑啉中间体;随后依次滴加1

氟辛烷、三氟化硼,反应得到季铵化双子咪唑啉;最后采用过氧化氢为氧化剂,氧化得到脱硫脱硝剂。
[0011]具体的,所述[MiO2][BF4]2的合成方法为:(1)双子咪唑啉中间体的制备:将三乙烯四胺加入反应釜,升温至100~120℃后按三乙烯四胺与草酸的摩尔比为1~1.4的比例滴加草酸,0.5小时内滴加完毕,然后升温至150℃直至无水生成,再升温至反应温度240~260℃继续反应8h,反应结束后,在100℃下减压蒸馏5h除去副产物,得到双子咪唑啉中间体。
[0012]具体过程如下所示:。
[0013](2)[Mi][BF4]2的制备:取双子咪唑啉中间体于三颈烧瓶中,以异丙醇作溶剂,90℃恒温水浴加热;搅拌下滴加1

氟辛烷,在0.5h内滴加完毕;滴加三氟化硼,在0.5h内滴加完毕;双子咪唑啉中间体、1

氟辛烷、三氟化硼摩尔比为1:(0.9~1.1):(0.9~1.1),待三氟化硼滴加完成后反应1h,再滴加5wt%NaOH溶液,使溶液pH维持在8~10;搅拌反应4h,减压蒸馏,得
到[Mi][BF4]2。
[0014]具体过程如下所示:。
[0015](3)[MiO2][BF4]2的制备:将[Mi][BF4]2与10~30wt%H2O2溶液混合均匀,反应1h后得到[MiO2][BF4]2。
[0016]具体过程如下所示:。
[0017]具体的,所述[MsO2][BF4]2的合成方法为:(1)双子咪唑啉中间体的制备:将三乙烯四胺加入反应釜,升温至100~120℃后按0.5~0.7的摩尔比滴加水杨酸,0.5小时内滴加完毕,然后升温至150℃直至无水生成,再升温至反应温度240~260℃继续反应8h。反应结束后,在100℃下减压蒸馏5h除去副产物,得到双子咪唑啉中间体。
[0018]具体过程如下所示:

[0019](2)[Ms][BF4]2的制备:取双子咪唑啉中间体于三颈烧瓶中,以异丙醇作溶剂,90℃恒温水浴加热;搅拌下滴加1

氟辛烷,在0.5h内滴加完毕;滴加三氟化硼,在0.5h内滴加完毕;咪唑啉中间体、1

氟辛烷、三氟化硼摩尔比为1:(0.9~1.1):(0.9~1.1),待三氟化硼滴加完成后反应1h,再滴加5wt%NaOH溶液,使溶液pH维持在8~10;搅拌反应4h,减压蒸馏,得到季铵化双子咪唑啉[Ms][BF4]2。
[0020]具体过程如下所示:。
[0021]按季铵化双子咪唑啉与LiOH的摩尔比为2~4的配比将LiOH加入季铵化双子咪唑啉中,在60mL的四氢呋喃和10mL的水中搅拌,加热到70℃回流1h。按季铵化双子咪唑啉与二氯化三甘醇的摩尔比为0.8~1.2的配比加入二氯化三甘醇,反应72h。反应结束后旋转蒸发出四氢呋喃,用水洗涤残渣,然后用氯仿萃取,旋转蒸发出四氢呋喃,用庚烷结晶得[Ms][BF4]2。
[0022]具体过程如下所示:。
[0023](3)[MsO2][BF4]2的制备:将[Ms][BF4]2与10~30%wtH2O2溶液混合均匀,反应1h后得到[MsO2][BF4]2。
[0024]具体过程如下所示:

[002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脱硫脱硝剂的应用,用于对烟气脱硫脱硝及净化产物再利用,包括烟气脱硫脱硝工艺和储层酸化工艺:(1)烟气脱硫脱硝工艺:分两级将上述脱硫脱硝剂按烟气流动的反方向喷入烟气中得到废液;当废液pH达到6~6.5后,收集脱硫脱硝产生的废液;其中,第一级以脱硫为主,第二级以脱硝为主;所述第一级产生的废液为废液1、第二级产生的废液为废液2;(2)储层酸液酸化工艺:距油井由远及近依次注入段塞1、段塞2、段塞3、段塞4进行增产增注;其中,段塞1为液氮,用于冷却井筒和近井地带;段塞2为废液2,该段塞中硫酸盐含量较少,可防止Ca
2+
、Mg
2+
等离子沉淀;段塞3为废液1,用于储层增产增注;段塞4为液氮,用于酸液的发泡和增能。
[0026]本专利技术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硫脱硝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脱硝剂为咪唑啉类氧化胺;所述咪唑啉类氧化胺含有两个季铵氮原子;所述咪唑啉类氧化胺还含有硼氟酸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脱硝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咪唑啉类氧化胺为[MiO2][BF4]2或[MsO2][BF4]2;所述[MiO2][BF4]2的化学式为:;所述[MsO2][BF4]2的化学式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硫脱硝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脱硝剂的合成方法为:以三乙烯四胺为原料,滴加草酸或水杨酸反应得到双子咪唑啉中间体;随后依次滴加1

氟辛烷、三氟化硼,反应得到季铵化双子咪唑啉;最后采用过氧化氢为氧化剂,氧化得到脱硫脱硝剂。4.一种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脱硫脱硝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对烟气脱硫脱硝及净化产物再利用,包括烟气脱硫脱硝工艺和储层酸化工艺:(1)烟气脱硫脱硝工艺:分两级将脱硫脱硝剂按烟气流动的反方向喷入烟气中得到废液;当废液pH达到6~6.5后,收集脱硫脱硝产生的废液;所述第一级产生的废液为废液1、第二级产生的废液为废液2;(2)储层酸液酸化工艺:距油井由远及近依次注入段塞1、段塞2、段塞3、段塞4进行增产增注;其中,段塞1为液氮,段塞2为废液2,段塞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秉霖苏玉亮李宾飞张超武守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