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合操纵机构、操纵方式及四轮乘坐式微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9789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3
本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离合操纵机构、操纵方法及四轮乘坐式微耕机,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操纵部,第一操纵部包括用于乘坐驾驶时踩踏的离合器控制脚踏板,离合器控制脚踏板与离合器的拨叉轴连接,离合器控制脚踏板可驱动离合器的拨叉轴;第二操纵部,第二操纵部设置在靠背的背面,所述第二操纵部包括握把、离合器控制手柄组件、控制拉索和控制杆,所述离合器控制手柄组件设置在所述握把上,所述控制拉索一端与离合器控制手柄组件连接,控制拉索另一端与控制杆一端连接,所述离合器控制手柄组件通过控制拉索可驱动控制杆,并通过控制杆驱动离合器的拨叉轴。可以极大的提高危险场景下操控微耕机的安全性,保障使用人员的生命安全。命安全。命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合操纵机构、操纵方式及四轮乘坐式微耕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离合操纵机构、操纵方法及四轮乘坐式微耕机。

技术介绍

[0002]四轮乘坐式微耕机,操作人员可以坐在驾驶座位上操控微耕机耕作或行驶,不需要手扶,也不需要向下施力,大大降低劳动强度,然而四轮乘坐式微耕机在使用时依旧存在不足:四轮乘坐式微耕机在转运或者运送货物上车时,通过在车厢和地面搭建斜坡,驾驶人员乘坐在驾驶座位上操控微耕机,通过自身动力沿斜坡从地面进入车厢,然而由于搭建的斜坡通常坡度大,而且不稳定,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其次四轮乘坐式微耕机特别是在丘陵、山区一带使用时,路况颠簸,驾驶人员乘坐在驾驶位上操控微耕机行驶会面临翻倒的危险,而以上情况若驾驶人员离开驾驶位时,又不能继续操控微耕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合操纵机构、操纵方法及四轮乘坐式微耕机,以解决面对危险场景,驾驶人员离开驾驶位,不能继续操控微耕机的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离合操纵机构,包括,第一操纵部,所述第一操纵部包括用于乘坐驾驶时踩踏的离合器控制脚踏板,离合器控制脚踏板与离合器的拨叉轴连接,所述离合器控制脚踏板可驱动离合器的拨叉轴;第二操纵部,所述第二操纵部包括握把、离合器控制手柄组件、控制拉索和控制杆,所述离合器控制手柄组件设置在所述握把上,所述握把设置在靠背的背面,所述握把可沿竖向平面转动至微耕机一侧展开或收折状态;所述控制拉索一端与离合器控制手柄组件连接,控制拉索另一端与控制杆一端连接,所述离合器控制手柄组件通过控制拉索可驱动控制杆,并通过控制杆驱动离合器的拨叉轴。
[0005]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第一操纵部和第二操纵部,在行走或者耕作路况较好的情况下,操作人员只需要乘坐在微耕机上,通过控制第一操纵部的离合器控制脚踏板,控制微耕机的行走;在行走或者耕作路况危险的场景下,比如微耕机转运或者用于转运货物通过陡坡上车、路面颠簸、路面狭窄等情况,操作人员松开第一操纵部的离合器控制脚踏板,并从微耕机上下来,在地面上手握第二操纵部的握把,并通过操作离合器控制手柄组件控制控制拉索,通过控制拉索驱动控制杆,并通过控制杆驱动离合器的拨叉轴,从而控制微耕机行走。本方案的离合操纵机构的设置,可以极大的提高危险场景下操控微耕机的安全性,保障使用人员的生命安全。
[0006]通过将第二操纵部可转动至微耕机一侧,驾驶人员可以在微耕机一侧或微耕机后
边对四轮乘坐式微耕机进行控制,在微耕机转运时,驾驶人员在微耕机后边操控第二操纵部操控微耕机转运;在驾驶人员使用微耕机转运货物通过陡坡上车或路面颠簸、路面狭窄的情况时,驾驶人员在微耕机的一侧,侧向操控微耕机,此时驾驶人员另一只手还可控制四轮乘坐式微耕机的其他操控部件,如方向盘,在地面上操作,在通过第二操纵部操控微耕机行驶的同时还能控制微耕机的行驶方向。
[0007]将握把设置在靠背的背面,一方面,第二操纵部的高度适合使用人员操作,另一方面,不需要额外设置安装结构,结构简单,有效降低成本。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转动结构,所述握把通过转动结构与靠背连接,所述转动结构包括转筒和定轴,所述定轴穿设在所述转筒内,所述定轴的一端与靠背固定连接,所述定轴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锁紧固定转筒的锁紧件。
[0009]第二操纵部在转动到一定位置时通过锁紧件锁紧固定转筒,驾驶人员可以多角度调节第二操纵部的位置,易于驾驶人员操控四轮乘坐式微耕机。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定轴上固设有定位块,所述转筒一端设有与定位块配合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定位块配合可切换至朝微耕机一侧展开或收折状态。
[0011]通过调节锁紧件,使转筒能够沿定轴移动,从而使定位块嵌入定位槽或定位块与定位槽分离,不仅在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够多角度调节第二操纵部的位置,并且定位块能够对转筒的周向进行支撑限位。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杆为“L”型,控制杆远离控制拉索的一端搭压在所述离合器控制脚踏板上,控制杆的弯折部设置有转动销轴,控制杆弯折部位的内侧抵靠在转动销轴上,或者控制杆弯折部位与转动销轴转动连接。
[0013]通过将控制杆设置为“L”型,使“L”型控制杆转动时可控制离合器控制脚踏板进而控制离合器的拨叉轴,结构简单,降低生产成本。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离合器控制手柄组件包括控制手柄和连接座,控制手柄与连接座互联,连接座设置在所述握把上。
[0015]通过设置与控制手柄互联的连接座,并将连接座设置在握把上,能够将控制手柄与握把有效结合,方便控制手柄安装。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握把的端部设置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靠近所述连接座的端部的周向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抵触在所述连接座上。
[0017]在握把的端部设置有橡胶套并将橡胶套靠近所述连接座的端部抵触在所述连接座能够在方便握持的同时能够对离合器控制手柄组件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离合器控制手柄组件从握把上脱出。
[0018]作为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还公开了一种四轮乘坐式微耕机,包括动力总成、变速箱,所述动力总成与变速箱通过离合器传动连接,还包括如上述所说的离合操纵机构。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变速箱包括前变速箱、后变速箱,前变速箱与后变速箱传动连接,前变速箱的动力输出驱动前轮轴,后变速箱的动力输出驱动后轮轴,所述前轮轴或后轮轴均可拆卸安装耕作机具或行走轮。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前变速箱、后变速箱可配合切换至多挡四驱行走模式、多种四驱耕作模式或多挡两驱行走模式。
[0021]作为本申请的第三方面,还公开了一种离合操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当驾驶人员需要离开四轮乘坐式微耕机驾驶位对四轮乘坐式微耕机进行操控时,将四轮乘坐式微耕机前变速箱,或前变速箱和后变速箱均切换至低挡,松开离合器控制脚踏板;S2、旋转握把角度,使握把转动至微耕机一侧;S3、单手紧握握把和控制手柄并对控制手柄施压,使控制手柄靠近握把,拉动控制拉索控制离合器结合,操控四轮乘坐式微耕机继续行驶。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离合操纵机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的E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离合操纵机构实施例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3中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转动机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握把1、控制拉索2、离合器控制手柄组件3、离合器控制脚踏板4、控制杆5、拨叉轴6、复位弹簧7、靠背8、转动结构9、橡胶套10、转动销轴11、控制手柄31、连接座32、背板81、支撑架82、定位块91、定位槽92、转筒93、定轴94、锁紧件95、凸缘101。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体现本专利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合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操纵部,所述第一操纵部包括用于乘坐驾驶时踩踏的离合器控制脚踏板,离合器控制脚踏板与离合器的拨叉轴连接,所述离合器控制脚踏板可驱动离合器的拨叉轴;第二操纵部,所述第二操纵部包括握把、离合器控制手柄组件、控制拉索和控制杆,所述离合器控制手柄组件设置在所述握把上,所述握把设置在靠背的背面,所述握把可沿竖向平面转动至微耕机一侧展开或收折状态;所述控制拉索一端与离合器控制手柄组件连接,控制拉索另一端与控制杆一端连接,所述离合器控制手柄组件通过控制拉索可驱动控制杆,并通过控制杆驱动离合器的拨叉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结构,所述握把通过转动结构与靠背连接,所述转动结构包括转筒和定轴,所述定轴穿设在所述转筒内,所述定轴的一端与靠背固定连接,所述定轴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锁紧固定转筒的锁紧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轴上固设有定位块,所述转筒一端设有与定位块配合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定位块配合可切换至朝微耕机一侧展开或收折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为“L”型,控制杆远离控制拉索的一端搭压在所述离合器控制脚踏板上,控制杆的弯折部设置有转动销轴,控制杆弯折部位的内侧抵靠在转动销轴上,或者控制杆弯折部位与转动销轴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国平李鑫胡桓烽王卫兵何吕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华世丹农业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