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磨损焦炭转运溜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9771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磨损焦炭转运溜槽,涉及转运溜槽技术领域,包括运输管的右侧表面下部接通转运管,运输管的内侧上部设置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通过固定机构与运输管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前侧表面中部竖向固定连接分流板,所述分流板的上端通过固定栓固定连接分流板头,安装板的前侧表面位于分流板的左右侧上部分别固定连接缓冲板一,两个缓冲板一相距较远的一端均向下倾斜,安装板的前侧表面位于缓冲板一的下部位置分别固定连接缓冲板二,对焦炭进行分流和缓冲减速,从而降低缓件所受到的冲击力,使两股焦炭对冲减缓焦炭的速度,积攒一部分焦炭覆盖到最后的缓冲件上,通过焦炭自身对流动的焦炭进行缓冲,避免最后的缓冲件磨损严重。磨损严重。磨损严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磨损焦炭转运溜槽


[0001]本技术涉及转运溜槽
,具体为一种低磨损焦炭转运溜槽。

技术介绍

[0002]在焦炭生产中,焦炭在输送中发生行进方向上的改变(这种方向的改变有一定的落差),通常是由转运溜槽这一设施来实现的,其结构主要由溜槽本体、 内衬和机头落焦缓冲点三部分组成。
[0003]授权公告号CN203255614U涉及一种焦炭转运溜槽,在溜槽本体的内腔上部置有托焦板, 在溜槽本体的底面和两侧以及托焦板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溜槽内衬。
[0004]该装置采用替换的方式降低消耗所带来的成本,但是被运输的焦炭本身也是较好的缓冲介质,使焦炭互相摩擦可以减缓焦炭的速度和冲击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低磨损焦炭转运溜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低磨损焦炭转运溜槽,对焦炭进行分流和缓冲减速,从而降低缓件所受到的冲击力,使两股焦炭对冲减缓焦炭的速度,积攒一部分焦炭覆盖到最后的缓冲件上,通过焦炭自身对流动的焦炭进行缓冲,避免最后的缓冲件磨损严重,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磨损焦炭转运溜槽,包括运输管的右侧表面下部接通转运管,运输管的内侧上部设置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通过固定机构与运输管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前侧表面中部竖向固定连接分流板,所述分流板的上端通过固定栓固定连接分流板头,安装板的前侧表面位于分流板的左右侧上部分别固定连接缓冲板一,两个缓冲板一相距较远的一端均向下倾斜,安装板的前侧表面位于缓冲板一的下部位置分别固定连接缓冲板二,两个缓冲板二的相距较近的一端均向下倾斜,安装板的前侧表面位于缓冲板二的下部位置再固定连接缓冲板一,安装板的前侧表面位于下侧的缓冲板一的下部位置分别固定连接导流板,两个导流板的相距较近的一端均向下倾斜,运输管的底部固定连接冲击盒,所述冲击盒的左壁高于右壁,冲击盒的内部设置斜板,所述斜板与冲击盒的内壁滑动连接,斜板的下端安装动力机构。
[0007]设计倾斜口的冲击盒,从而通过冲击盒聚集部分焦炭的同时,使这一部分焦炭形成向右倾斜的斜坡,从而形成保护层,从而对后续下流的焦炭进行缓冲,避免后续的焦炭直接与斜板产生摩擦,从而降低斜板的损耗,设计分流板,从而对焦炭进行分流,从而降低各部件的压力,设计缓冲板一和缓冲板二,从而对分流后的焦炭进行缓冲,从而降低焦炭的冲击力,从而减少装置的损耗,设计导流板,从而使分流的焦炭互相冲击,从而通过焦炭自身的冲击再次减少冲击力。
[000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含滑条,所述安装板的后侧表面竖向固定连接滑条,所述滑条与运输管的内侧表面对应位置开设的滑槽滑动连接,安装板的上侧表面左右部分别
固定连接固定板,两个固定板分别用过螺栓与运输管的上端对应位置固定连接。
[0009]设计滑条,从而便于将安装板从运输管内取出,从而便于对运输管上的部件进行更换。
[0010]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机构包含电机和螺杆,所述斜板的下侧表面通过轴承与螺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螺杆与运输管的底面对应位置开设的螺孔螺纹连接,螺杆的下端穿过螺杆延伸至运输管的下部,并且固定连接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电机的输入端通过外部控制开关组控制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
[0011]设计可推动的斜板,从而可在输送完成后,控制斜板上移,从而将聚集的部分焦炭推出,当进行推出时,通过外部控制开关组控制电机工作,从而带动螺杆转动,从而带动斜板上移,从而进行推出工作。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运溜槽还包含限位杆,所述电机的左右端分别固定连接方板,运输管的下端左右部分别竖向固定连接限位杆的上端,两个限位杆分别与对应的方板上开设的滑孔滑动连接。
[0013]设计限位杆,从而通过限位杆对电机的位置进行限制,从而避免电机发生空转,从而保证电机正常传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低磨损焦炭转运溜槽,具有以下好处:
[0015]1、设计倾斜口的冲击盒,从而通过冲击盒聚集部分焦炭的同时,使这一部分焦炭形成向右倾斜的斜坡,从而形成保护层,从而对后续下流的焦炭进行缓冲,避免后续的焦炭直接与斜板产生摩擦,从而降低冲击盒的损耗;
[0016]2、设计分流板,从而对焦炭进行分流,从而降低各部件的压力,设计缓冲板一和缓冲板二,从而对分流后的焦炭进行缓冲,从而降低焦炭的冲击力,从而减少装置的损耗;
[0017]3、计导流板,从而使分流的焦炭互相冲击,从而通过焦炭自身的冲击再次减少冲击力。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内部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安装板后侧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运输管、2安装板、3滑条、4固定板、5螺栓、6分流板、7分流板头、8缓冲板一、9缓冲板二、10导流板、11冲击盒、12斜板、13电机、14螺杆、15限位杆、16转运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低磨损焦炭转运溜槽,包括运输
管1的右侧表面下部接通转运管16,运输管1的内侧上部设置安装板2,安装板2通过固定机构与运输管1固定连接,安装板2的前侧表面中部竖向固定连接分流板6,分流板6的上端通过固定栓固定连接分流板头7,安装板2的前侧表面位于分流板6的左右侧上部分别固定连接缓冲板一8,两个缓冲板一8相距较远的一端均向下倾斜,安装板2的前侧表面位于缓冲板一8的下部位置分别固定连接缓冲板二9,两个缓冲板二9的相距较近的一端均向下倾斜,安装板2的前侧表面位于缓冲板二9的下部位置再固定连接缓冲板一8,安装板2的前侧表面位于下侧的缓冲板一8的下部位置分别固定连接导流板10,两个导流板10的相距较近的一端均向下倾斜,运输管1的底部固定连接冲击盒11,冲击盒11的左壁高于右壁,冲击盒11的内部设置斜板12,斜板12与冲击盒11的内壁滑动连接,斜板12的下端安装动力机构。
[0025]设计倾斜口的冲击盒11,从而通过冲击盒11聚集部分焦炭的同时,使这一部分焦炭形成向右倾斜的斜坡,从而形成保护层,从而对后续下流的焦炭进行缓冲,避免后续的焦炭直接与斜板12产生摩擦,从而降低斜板12的损耗,设计分流板6,从而对焦炭进行分流,从而降低各部件的压力,设计缓冲板一8和缓冲板二9,从而对分流后的焦炭进行缓冲,从而降低焦炭的冲击力,从而减少装置的损耗,设计导流板10,从而使分流的焦炭互相冲击,从而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磨损焦炭转运溜槽,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管(1)的右侧表面下部接通转运管(16),运输管(1)的内侧上部设置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通过固定机构与运输管(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2)的前侧表面中部竖向固定连接分流板(6),所述分流板(6)的上端通过固定栓固定连接分流板头(7),安装板(2)的前侧表面位于分流板(6)的左右侧上部分别固定连接缓冲板一(8),两个缓冲板一(8)相距较远的一端均向下倾斜,安装板(2)的前侧表面位于缓冲板一(8)的下部位置分别固定连接缓冲板二(9),两个缓冲板二(9)的相距较近的一端均向下倾斜,安装板(2)的前侧表面位于缓冲板二(9)的下部位置再固定连接缓冲板一(8),安装板(2)的前侧表面位于下侧的缓冲板一(8)的下部位置分别固定连接导流板(10),两个导流板(10)的相距较近的一端均向下倾斜,运输管(1)的底部固定连接冲击盒(11),所述冲击盒(11)的左壁高于右壁,冲击盒(11)的内部设置斜板(12),所述斜板(12)与冲击盒(11)的内壁滑动连接,斜板(12)的下端安装动力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伟魏如愿王兴生畅宾平候民友王少林高路琦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平煤神马京宝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