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9634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污泥处理池,所述污泥处理池设有流出口;臭氧发生器;增压泵,所述增压泵通过管道与所述流出口相连接;臭氧混合扩散器,所述臭氧混合扩散器设置于所述污泥处理池的内部,所述臭氧混合扩散器的上部设有流入口,下部设有开口端,所述开口端与所述污泥处理池相连通;和,射流器,所述射流器与所述增压泵、所述臭氧发生器和所述流入口相连通,用于将所述臭氧气体与所述污泥形成的初次混合物射流进入所述流入口。在本申请中臭氧气体与污泥在射流器和臭氧混合扩散器中进行了两次混合,臭氧气体与污泥充分接触并进行反应,将污泥进行氧化,使污泥处理的更彻底,提高了污泥的减量化程度。提高了污泥的减量化程度。提高了污泥的减量化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泥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污泥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污泥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污水,起初污水中的污泥量较少,且污泥成分简单,此时污泥可以作为一种资源被当做肥料进行使用。伴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国内的污水处理厂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污泥,由于污水的成分日益复杂,导致产生的污泥的成分复杂,污泥中存在大量的难降解的有机物、重金属、病原微生物等,如果不妥善处理这些污泥将会造成水体、土壤和大气的二次污染。目前,主要采用污泥脱水机进行污泥脱水处理,脱水后的污泥根据成分不同进行干化焚烧和制作复合肥等方式进行处置。但是由于污泥处理量大,脱水困难,从而导致了污泥处理费用较高。
[0003]现有公告号为CN21566766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臭氧旁路处理的污泥减量系统,包括:序批式处理单元、接触反应单元以及臭氧发生单元,序批式处理单元与接触反应单元管道连接,接触反应单元与臭氧发生单元管道连接;接触反应单元包括接触反应器、气液射流装置以及尾气吸收装置,接触反应器的输入端以及接触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处理池,其设有流出口,所述流出口用于引出所述污泥处理池中待处理的污泥;臭氧发生器,用于产生臭氧气体;增压泵,其通过管道与所述流出口相连接;臭氧混合扩散器,其设置于所述污泥处理池的内部,其上部设有流入口,下部设有开口端,所述开口端与所述污泥处理池相连通;和,射流器,其与所述增压泵、所述臭氧发生器和所述流入口相连通,用于将所述臭氧气体与所述污泥形成的初次混合物射流进入所述流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混合扩散器的内部设有多个交叉分布的折流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混合扩散器包括:反射板,与所述开口端相连接,所述初次混合物从所述臭氧混合扩散器内流出后形成再次混合物,所述反射板用于将所述再次混合物反射到所述污泥处理池内。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支路,所述射流器通过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臭氧发生器相连通,所述第一支路设有第一电动开关阀和第一压力变送器;和,臭氧控制模块,所述第一电动开关阀和所述第一压力变送器均与所述臭氧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臭氧控制模块接收所述第一压力变送器所检测的第一管道压力,并根据所述第一管道压力控制所述第一电动开关阀的开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流量计,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臭氧控制模块电连接;和,第一电动调节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臭氧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臭氧控制模块接收所述第一流量计检测的第一流量,并根据所述第一流量控制所述第一电动调节阀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香鹏单春艳赵晓双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国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