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红外伪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59475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1
一种热红外伪装系统,包括伪装型排气口和热源,还包括遮挡物和风机,风机的出风口和伪装型排气口的热气进口连通,热源位于风机的进风口旁,遮挡物位于热源上方和侧面。利用风机的抽吸作用把热源散发的热量带走并送入伪装型排气口,从而不加热遮挡物。当热源为柴油发动机或汽油发动机时,排烟也送入伪装型排气口。伪装型排气口和遮挡物的材料包括柔性材料,方便搬运。解决了指挥通信设备、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等战场热源的热红外暴露问题。汽油发动机等战场热源的热红外暴露问题。汽油发动机等战场热源的热红外暴露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红外伪装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伪装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红外伪装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指挥通信设备、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等广泛应用于战场,这些设备使用时温度高,是战场热源,有明显热红外暴露征候,在战场上是易被发现目标,也是易被打击目标。目前对这些战场热源的伪装一般是用伪装网等对目标进行遮挡,但因为目标使用时持续散热,且散热量大,短时间后伪装网等就会被加热,从而使目标被发现。因此,这些战场热源的热红外暴露问题没有解决。
[0003]目前对高温排气进行热红外伪装有伪装型排气口,其特点是包括环境空气进口、热气进口和出气口,通过抽取环境空气对排气口进行热红外伪装,如申请号为CN200910029812.8的专利“带冷腔体的伪装型排气口”。本专利技术将引用该技术,因此先做一介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红外伪装系统,它能解决指挥通信设备、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等战场热源的热红外暴露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红外伪装系统,包括伪装型排气口和热源,所述伪装型排气口包括环境空气进口、热气进口和出气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挡物A和风机,所述风机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机的出风口和伪装型排气口的热气进口连通,所述热源位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旁,所述遮挡物A位于所述热源上方。使用时,在风机的抽吸作用下,因为热源位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旁,所以环境空气流经热源,在热源加热下,温度升高变成热气流,而后热气流从风机的进风口进入风机,流经风机后从风机的出风口流出,而后再进入伪装型排气口的热气进口。伪装型排气口还通过其环境空气进口抽取环境空气,从其热气进口进入的热气流以及通过其环境空气进口抽取的环境空气最后都从其出气口排到外界环境。因为伪装型排气口有热红外伪装功能,所以热气流从伪装型排气口排到外界不会有热红外暴露征候。因为热源散发的热量主要被进入风机的热气流带走了,所以遮挡物A不会被明显加热,遮挡物A的温度也就不会比环境温度明显升高。敌方通常是高空侦察我方,主要是垂直向下侦察,当热像仪对热源进行侦察时,遮挡物A对热源从上方进行了遮挡,热像仪不能直接观察到热源,只能看到遮挡物A,因为遮挡物A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相比没有明显升高,所以消除了热源的暴露征候。经过这样伪装后,热像仪观察热源时就难以发现热红外暴露征候,也就解决了这些战场热源的热红外暴露问题。本技术方案所述热源不限于本文中列举的指挥通信设备、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只要是战场使用的适用本技术方案的热源都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06]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热源包括柴油发动机和汽油发动机其中一者,所述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各自有排烟管,所述排烟管有排烟口,所述排烟管的排烟口也和伪
装型排气口的热气进口连通。使用时,柴油发动机或汽油发动机的排烟也进入伪装型排气口的热气进口,和从风机来的热气流混合,而后由伪装型排气口消除其热红外暴露征候。如果排烟不进入伪装型排气口的热气进口,而是直接排到遮挡物A下,将加热遮挡物A,造成热红外暴露。
[0007]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各自还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和伪装型排气口的热气进口之间或和风机的进风口连通。功率较大的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配有散热器。当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各自有散热器时,散热器位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和伪装型排气口的热气进口之间或和风机的进风口连通,这都可以通过风机驱动的气流把散热器的热量带走,只是热气流温度更高了。
[0008]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热源为移动式热源。移动式热源的特点在于热源可以移动,包括车载式热源,一般设在车架上使用;还包括通过运输到达某地后卸到地面使用且使用后又通过运输移走的热源;还包括便携式热源,如通过人力携带的热源。移动式热源是战场使用最多的热源。
[0009]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遮挡物B,所述遮挡物B位于所述热源的侧面。敌方的侦察视角倾斜时,则可能从侧面观察到热源,所以在热源侧面设置遮挡物B以遮挡该方向的侦察。与遮挡物A不被明显加热的原理相似,因为热源散发的热量主要被进入风机的热气流带走了,所以遮挡物B也不会被明显加热,遮挡物B的温度也就不会比环境温度明显升高,因此从侧面消除了热源的暴露征候。
[0010]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伪装型排气口或遮挡物A的材料包括柔性材料。采用柔性材料如帆布等,使这些物体可以折叠,减小体积,方便搬运和架设,这对野战环境下使用这种热红外伪装系统十分有利。
[0011]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伪装型排气口或遮挡物A或遮挡物B的材料包括柔性材料。采用柔性材料如帆布等,使这些物体可以折叠,减小体积,方便搬运和架设,这对野战环境下使用这种热红外伪装系统十分有利。
[0012]需要说明以下几点:
[0013]一、本专利技术的遮挡物A、遮挡物B的材料不一定相同,其厚度也未限定,当其不是柔性材料时,其可以是铁板,也可以是钢筋混凝土、岩石或土等,只要能起到遮挡作用的物体都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遮挡物中。遮挡物也不一定是完整的一个物体,也可以由多个物体组成。遮挡物可以是不透气的,也可以是透气的。
[0014]二、本专利技术的风机可以是设有独立电机的风机,也可以是柴油发动机或汽油发动机的转轴直接或间接驱动叶片的风机。当风机有外壳时,风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即指风机外壳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如果风机没有外壳,则风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即指风机叶片的进风端口和出风端口。
[0015]三、虽然本专利技术所述伪装型排气口只列举了申请号为CN200910029812.8的专利,但只要具备所述特点:“包括环境空气进口、热气进口和出气口,通过抽取环境空气对排气口进行热红外伪装”的伪装型排气口都应包括在本专利技术内。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明显,总体是解决了指挥通信设备、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等战场热源的热红外暴露问题。具体为:一是由于热源散发的热量主要被进入风机的热气流带走了,所以遮挡物A和遮挡物B都不会被明显加热,温度也就不会比环境温度明显升高,从
热源的上方和侧面消除了热源的暴露征候;二是风机抽吸走的热气流和柴油发动机或汽油发动机的排烟通过伪装型排风口消除热红外暴露征候;三是使用柔性材料,方便搬运和架设,适宜战场移动式热源使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0018]图1中,1是伪装型排气口,2是柴油发动机,3是伪装型排气口的环境空气进口,4是伪装型排气口的热气进口,5是伪装型排气口的出气口,6是风机,7是风机的进风口,8是风机的出风口,9是柴油发动机的排烟管,10是柴油发动机的排烟管的排烟口,11是柴油发动机的散热器,12是车架,13是车轮,14是发电机,15是管道,16是地面,17是遮挡物A,18是遮挡物B。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所示,一种热红外伪装系统,包括伪装型排气口1和柴油发动机2,即热源是柴油发动机,伪装型排气口1包括环境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红外伪装系统,包括伪装型排气口和热源,所述伪装型排气口包括环境空气进口、热气进口和出气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挡物A和风机,所述风机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机的出风口和伪装型排气口的热气进口连通,所述热源位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旁,所述遮挡物A位于所述热源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红外伪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包括柴油发动机和汽油发动机其中一者,所述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各自有排烟管,所述排烟管有排烟口,所述排烟管的排烟口也和伪装型排气口的热气进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红外伪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各自还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和伪装型排气口的热气进口之间或和风机的进风口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热红外伪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思晨陈良兵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变色龙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