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急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9447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温急救装置,包括真空包材和复温毯,复温毯包括复温毯本体和自发热功能片材,复温毯本体中间开设有若干个通孔,自发热功能片材嵌套在通孔内,自发热功能片材上下层边缘通过胶黏剂连接在复温毯本体的通孔的内部,自发热功能片材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多孔聚合物薄膜层,自发热材料层,支撑结构层,温度控制相转变层和皮肤接触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携带、运输,所用真空包装能够适用于海上高湿度的存储环境;使用简单,仅需打开包装袋,取出复温毯,覆盖或包裹待救治人员,可在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温急救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低温急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症多因人员意外坠落低温海水或海难等原因导致,属于急性体温过低症。目前随着各种海洋航运、海上作业、潜水等活动频繁,海难落水发生率不断增加。海水的主要特性是含盐量高,比热容约为空气的4倍,导热系数是空气的23倍,相同温度下,人体在海水中的散热量要比在空气中大得多。因此,人员落海后发生浸泡性体温过低症的几率非常高。体温过低症的救治是急救医学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研究方向。
[0003]复温是体温过低症患者首要和重要的救治措施。复温技术可概括分为体周复温和体心复温。体周复温法是指使用器械或物品由外至内对患者进行复温,主要有被动保暖法、热水浸泡复温法、循环水复温法和强制通风复温法等。体心复温法是由内至外对患者进行复温,主要有呼吸道复温、经心肺旁路复温、体外循环复温、体外静脉循环复温、血液透析复温、胸腔灌流复温、腹腔灌流复温、结肠灌流复温等。体心复温需要的现场保障条件较为复杂,难以在船上施展。因此,对于低温症人员给予及时体周复温是救治轻、中度伤员的重要方法,也是中、重度伤员进一步送往救护所和医院治疗前不可缺少的急救方式。
[0004]使用复温设备进行体周复温是舰船救护所中常用的方法,最简单和原始的被动保暖方法是使用衣物和毯子对患者进行保暖处理,使患者逐渐复温。国内成熟的复温装置主要有加热型复温毯、水浴复温装置(海军医学研究所研制)和体周热空气复温装置,均采用电加热方式为冷水浸泡伤员进行快速复温。现有的加热型复温毯,需要配备加热装置,运输不够方便,且舰船工作平台在海上作业时存在振动、冲击、摇摆等不平稳状态,对于设备的保存要求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低温急救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不方便和运输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0006]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温急救装置,包括:真空包材和复温毯;其中,所述复温毯包括复温毯本体和自发热功能片材;所述复温毯本体中间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自发热功能片材嵌套在所述多个通孔内;所述自发热功能片材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多孔聚合物薄膜层、自发热材料层、支撑结构层、温度控制相转变层和皮肤接触层。
[0007]进一步地,所述自发热功能片材的上下层边缘通过胶黏剂连接在所述复温毯本体的通孔的内部。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多孔聚合物薄膜层、所述支撑结构层和所述皮肤接触层边缘由胶黏剂连接,将所述自发热材料层和所述温度控制相转变层密封。
[0009]进一步地,所述复温毯本体由双层棉质织物组成;所述多孔聚合物薄膜层、所述支撑结构层和所述皮肤接触层边缘用胶黏剂粘合后,将边缘插入所述双层棉质织物的内部,
并通过胶黏剂将所述复温毯本体和所述自发热功能片材连接在一起。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多孔聚合物薄膜层、所述支撑结构层和所述皮肤接触层的尺寸相同;所述自发热材料层和所述温度控制相转变层的尺寸相同;所述自发热材料层和所述温度控制相转变层的尺寸大于所述多孔聚合物薄膜层、所述支撑结构层和所述皮肤接触层的尺寸。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多孔聚合物薄膜层的材料为医用聚氨酯膜。
[0012]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层为无纺布材质。
[0013]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控制相转变层的材料是由液体石蜡、固体石蜡和高密度聚乙烯复合而成。
[0014]进一步地,所述皮肤接触层为无纺布材质。
[0015]进一步地,所述真空包材是镀铝的聚乙烯材料。
[00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低温急救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0017]本技术所述的低温急救装置,便于携带、运输,所用真空包装能够适用于海上高湿度的存储环境;使用简单,对于操作人员要求低,在救治海上落水人员时,仅需打开包装袋,取出复温毯,覆盖或包裹待救治人员,此复温毯可在5

10分钟内自发热到恒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区间为40℃

45℃,用于轻、中度低温症人员的体周复温,中、重度伤员进一步送往救护所和医院治疗前的急救。
附图说明
[0018]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温急救装置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发热功能片材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
皮肤接触层;2

温度控制相转变层;3

支撑结构层;4

自发热材料层;5

多孔聚合物薄膜层;6

复温毯本体;7

通孔;8

自发热功能片材。
具体实施方式
[002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7]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温急救装置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真空包材和复温毯。如图1所示,复温毯包括复温毯本体6和自发热功能片材8,复温毯本体6由双层棉质织物组成,复温毯本体6中间间隔开设有多个通孔7,自发热功能片材8嵌套在多个通孔7内。
[0028]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发热功能片材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自发热功能片材8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多孔聚合物薄膜层5、自发热材料层4、支撑结构层3、温度控制相转变层2和皮肤接触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包材和复温毯;其中,所述复温毯包括复温毯本体和自发热功能片材;所述复温毯本体中间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自发热功能片材嵌套在所述多个通孔内;所述自发热功能片材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多孔聚合物薄膜层、自发热材料层、支撑结构层、温度控制相转变层和皮肤接触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发热功能片材的上下层边缘通过胶黏剂连接在所述复温毯本体的通孔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聚合物薄膜层、所述支撑结构层和所述皮肤接触层边缘由胶黏剂连接,将所述自发热材料层和所述温度控制相转变层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温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温毯本体由双层棉质织物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超王振国张娟徐振陈淑莲孙圣凯陈旭义苏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